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死亡的迫近

死亡的迫近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兰陀竹园精舍。那时,有四位修得了五种神通的婆罗门修行人,聚在一起议论如何躲避死亡,最后,他们的结论是:「当死神来时,再强悍、再有权势的人也躲不过,我们应当各自以神通隐藏起来,让死神找不到。」第一位修行人飞翔在空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空中。第二位修行人潜入深海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海中。第三位修行人鉆入山腹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山中。第四位修行人鉆入地巖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巖中。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就藉此教导比丘们说:「比丘们!想要免死的人,应当思惟四个道理,哪四个呢?一切行无常,这是第一个道理,所以应当念念不忘修行;一切行是苦,这是第二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一切法无我,这是第三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灭尽为涅槃,这是第四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另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来见佛陀,身上穿的衣服还沾着灰尘,很像刚在外面忙完什么事,没回皇宫换衣服就过来的样子。佛陀因而招呼他说:「大王!您从哪里忙完过来的?」「世尊!我身为一国之王,为众人的首领,在众人当中自由自在,我得努力于统理国政,保有我的王位。一国之君,领有广大的土地,有国王必须做的事,我就是刚刚结束了今天的巡察过来的。」波斯匿王这样的回答,好像有「当国王是很忙的,不像你们出家人那么閑」的意味,所以佛陀响应他说:「大王!现在我来问你,请依你心中所想的照实回答。譬如,有一位你信得过的人,从东方来,告诉国王说:『我刚从东方过来,看见那边有一座既坚硬又广大石山,正朝着这里磨地而来,大石山所经之处,所有的众生、花草树木之类的东西,都全被压碎了。』不仅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同时都有你信得过的人来告诉你,说在他们来的方向,也有那样的大石山压过来,大王!你想想看,人身难得,面对这么恐怖、险恶的灾难,没有众生可以幸免,你应当怎么办呢?」「世尊!这样灭尽人类的死亡大灾难,要再得人身恐怕更难了!除了行正法、修善行、积功德,于佛法专心精进外,别无其它好的选择了。」「大王!怎么你不再说:身为众人的首领,自由自在的一国之君,有广大的领土与人民必须统理呢?」「唉,世尊!那只是没事时的高调罢了,一旦与他人发生语言、财宝、军事沖突时,即使贵为一国之王,也无法自由自在,因为沖突有输有赢,输赢是不一定的。更何况,当死亡压到头上来时,国王即使有再强猛的军队、再厉害的咒术大臣、再多的黄金财宝,也抵挡不了啊!所以我会说,当那险恶、恐怖的灾难突然发生时,众生都无法幸免,人身难得,除了行正法、修善行、积功德,专心归依于世尊所教导的外,是无计可施了。」「这就对了,大王!老、病、死经常折磨、逼迫众生,怎么办呢?只有在正法中好好地精进修学,才是办法。」佛陀曾经为比丘们说了一个比喻,来鼓励人们努力修学佛法。佛陀说:「譬如,有个时期,我们这个世间大地都被海水淹没了,海上有一头寿命难以计量的海龟,因为眼瞎了而在海里毫无目标地飘游,大约一百年才会将头伸出水面一次。同时,海面上有一块中间破个洞的木头,随者风浪任意漂浮。这样,那只盲龟每百年将头浮出水面时,能恰好鉆入那块浮木的破洞吗?」「太难了,世尊!盲龟漫无目标地游,浮木随浪任意地漂,要经过多少时间才遇得上啊!」尊者阿难回答。所以,佛陀勉励比丘们说:「盲龟与浮木很难相遇,但相较起来,愚癡凡夫在生死中漂流,能够生得为人,暂得人身的机会比这个更难。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缺乏正法与正见的指引,所以行为上缺乏正行与善行,多是弱肉强食, ... 来 ... 去,造了无量恶业的缘故。因此,比丘们!如果还未能现证四圣谛,应当想尽办法,努力修学以体证四圣谛。」按语:一、本则故事前段取材自《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四经》,中段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一四七经》、《相应部第三相应第二五经》,后段取材自《杂阿含第四○六经》、《相应部第五六相应第四七经》,另参考《中部第一二九贤愚经》。二、五种神通,原译文作「五通」,应是指「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种神通,这是第四禅定力所开发出来的超常能力。三、死神,原译文作「伺命」,意思是掌管人们命数的神,这是印度当时传统婆罗门教的信仰,不是佛陀的主张。佛法说「缘起」,说「生」是「生的因缘」具足了,「死」是「生的因缘」消散的结果。因缘是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每个因缘的背后,又是一连串的因缘,所以不存在独立的因缘,因此也不会有「主宰者」、「创造神」,「死神」当然也不存在了。此处的「死神」,应当以「死亡」来理解。四、《杂阿含第一二○五经》中说:「生者必有死,生则受诸苦。」《增壹阿含第三二品第六经》等更说:「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死亡,对任何众生来说,都是不能避免的巨大压迫,要彻底地解除这种压迫,只有在佛法中精进修学,以得解脱──灭,也就是不再流转生死。不再流转生死,才是不生;也只有不生,才能不死。五、故事的末段,佛陀以「盲龟与浮木」说明「人身难得」,目的还在于四圣谛──佛法的劝学。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死亡的迫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一美元与八颗牙

    在2000年《财富》500强排名中,沃马特以1668亿美元的营业额名列第二。沃马特创下了一个商业奇迹。为了不愚蠢地浪费一美元,沃尔顿亲身垂范。为了赢得这一美元的价值,沃马特实行了全球采购战略,“低价买入,大量进货,廉价卖出”。价格与服务是沃马特赢得竞争的两个轮子。经营节约一美元与微笑露出8颗牙,抓好每一件这样的小事,企业方能砌就通向成功的阶梯。

  2. 清净的布施才能得到真正的福报

    否则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利益,也是一种痛苦,一种压力,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福报,也不可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自然来的福报才是真正修来的福报,才是有益的,才是无漏的,很多人认为自己连生存都有困难,所以没有办法做财布施。发一个清净心、慈悲心,布施给众生,众生就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东西。要经常这样做清净的布施,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生生世世都可以富贵,而且不会被财物或者贪心染污。

  3. 引商刻羽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ǐnshāngkèyǔ【解释】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例子】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相关】百度“引商刻羽”

  4. 活着真好 即使一无所有的语句 | 历史新知网

    恩恩啊,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嘛因为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啊不然人没了,就真的什么也没了形容很累的经典句子1.我们微笑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2闭上眼睛才能看见最干净的世界。3拉着你的手,无论是在哪里,我都感觉是在朝天堂奔跑。

  5. 梦见去拜山_周公解梦梦到去拜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去拜山好不好

    梦见去拜山是什么意思梦见辛苦爬上高山,将大忙特忙。男人梦见去拜山,四周似乎隐藏着意外事故、临时状况发生的迹象。历史新知关于"去拜山"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去拜山的梦境分析梦见大狗追_周公解梦梦到大狗追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大狗追好不好梦见大狗追_周公解梦梦到大狗追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大狗追好不好梦见去拜山的吉凶:得部下拥载,及长辈引进,而得成功发展,易得财利、名誉、事业隆昌,长寿少病之兆。

  6. 梦见鹏鸟_周公解梦梦到鹏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鹏鸟好不好

    历史新知梦见鹏鸟梦见骑大鹏飞上天空,预示你将声名远播。梦见大鹏鸟下蛋了,但是蛋确实破损的,将要受穷,过艰苦的生活。梦见鸳鸯_周公解梦梦到鸳鸯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鸳鸯好不好梦见大鹏鸟关在自己的鸟笼中,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会取得成功,并有所获。梦见用大鹏鸟在捕食,是你将可能收到什么受损的预兆。梦见大鹏鸟蛋,小雏尚未出壳,预示著会打输官司。

  7. 梦见胃部不适梦到胃部不适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胃部不适好不好

    做梦梦见胃部不适好不好?梦见胃部不适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胃部不适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的胃部不适,说明必须宣泄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梦见胃疼,会发意外之财。梦见被蜜蜂蛰梦到被蜜蜂蛰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被蜜蜂蛰好不好梦里的胃,通常体现人的情绪。梦见胃胀,预示梦者会生病,要注意调整饮食。

  8. 商纣王真的那么荒唐无道吗?

    在说明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中对纣王罪行的描述,大致说来包括以下两点:>>商纣王被史书描绘成荒唐无道的昏君>宠信妖女,荒唐无度。纣王的横征暴敛、荒唐无度导致民间怨声载道,而为了压制百姓们的反抗情绪,他便设置各种严刑酷法来威吓百姓,其中最残忍的,莫过于炮烙之刑(“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9. 蚩尤简介 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传说

    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蚩尤遂终以战神形象,载入史册。>古籍中提及蚩尤最多的,是其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展开的激战,具体情况有三说。>蚩尤的结局,传说多称兵败被杀,或者臣服于黄帝,并主军事!>轩辕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传说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

  10. ... 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 公告(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公告自蒋介石...反动派...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