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汉中后期的五代皇帝:从汉宣帝到孺子婴

汉宣帝刘询,即位前名为刘病已,其曾祖父是汉武帝,祖父是太子刘据,父亲是史皇孙刘进。前91年,六十六岁的汉武帝,在位已经五十年,年老昏聩,太子刘据,被奸臣陷害,起兵造反。汉武帝派兵镇压,在一片混乱之中,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 ,刘据的三个儿子也都被 ... 。 刘据的孙子刘病已,此时还是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汉武帝下令将他关押,后来,汉武帝意识到错了,悔过,刘病已被释放,由祖母史家抚养。前87年,七十岁的汉武帝去世,其八岁的儿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而对于曾孙刘病已,汉武帝也留下遗命,将其收入宫廷抚养,算是承认了他的皇族身份,这一年,刘病已还只是个四岁的儿童。 汉武帝刘彻六个儿子,他去世后帝位在长子系和幼子系两系中传递,此时继位的是汉武帝八岁的幼子刘弗陵,汉武帝遗命霍去病之弟霍光辅政。霍光身为大司马大将军,尽忠臣本色,尽心尽力辅佐年幼的皇帝。 汉昭帝在位十余年,一改汉武帝的弊政,汉帝国政治清明,与民休息,国力渐渐恢复。 与此同时,刘病已也渐渐长大,此时,他的叔祖父汉昭帝在位,国泰民安,当时他看起来与皇位没有半毛钱关系,于是他得以经常出宫,在民间游走,因此颇知民间疾苦。 前74年,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去世,没有儿子,大权在握的霍光,先后扶立了两个皇帝,前面一个不成器,很快被霍光给废了,然后,霍光经过深思熟虑,扶立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宣帝。汉帝国皇位,由幼子系转入长子系。 这一年,刘病已十八岁,即位后,改名刘询。霍光在世时,汉宣帝战战兢兢,生怕哪点做不对也被霍光废掉,直到霍光去世,汉宣帝才渐渐扬眉吐气,逐步取得大权。 秦皇汉武在历史上的危害,就是创造并强化了皇帝这个角色,使得中国历史出现了专制,皇帝有几乎无限的权力,可以任意欺压众人,这是在皇帝出现以前所没有的现象。因为可以为所欲为,因此刘家皇帝都有狠毒刻薄寡恩的一面,汉武帝不用说了,汉景帝对晁错也颇为狠毒,而汉宣帝也是如此。霍光有两个儿子,他将其中的霍山过继给大哥霍去病为子,霍山生子霍云,霍光自己的儿子是霍禹。汉宣帝本可以保全对汉帝国有大功的霍氏家族,但是,他故意 ... 霍家,最后逼得霍家造反,然后他再出手镇压,结果,霍去病的儿子霍山、孙子霍云 ... ,霍光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家被满门抄斩。 在霍光活着的时候,汉宣帝虽然战战兢兢,但是,他还是做了一件他想做的事情,立他在民间所娶的妻子许平君为皇后,而没有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霍光的那个头发长见识短的老婆霍显,她心里只有她女儿,因此不顾一切地毒 ... 了皇后许平君,然后,霍成君立为皇后,但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霍光去世后,汉宣帝大权独揽,狠狠地报复了霍家,为许平君报了仇。 汉宣帝重用他自己的外戚许家和祖母史家,另外,汉宣帝虽然灭了令他恨之入骨的霍家,但对于他曾祖母卫子夫以及卫青的卫家,他则是封赏有加的。 汉宣帝性格刚强,颇有智慧,治国有方。在生活上,汉宣帝对于女色方面一般般,不甚爱好,汉宣帝身为皇帝,女人很多那是自然的,他先后三个皇后,许皇后,霍皇后、王皇后,后两个皇后无子,许皇后生一子,后来其他几个女人也生了儿子,汉宣帝一共五个儿子,但是,汉宣帝最爱的还是许皇后许平君,因此,他虽然看出了许皇后生的长子刘奭(音SHI,四声)性格懦弱,以后会毁了刘家江山,但还是没有忍心换掉他,仍然立他为太子。 前49年,汉宣帝去世,他活了四十二岁,在位二十四年,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活了四十一岁,二十五岁继位,在位十六年。 汉元帝的女人中,最著名的就是王政君和王昭君。王政君立为皇后。汉元帝的各位女人,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形成三系皇帝。 1、太子系:汉元帝的太子刘骜,即后来的汉成帝,汉成帝的女人中最有名的是赵飞燕姐妹花,也就是说,王政君王昭君是赵飞燕姐妹花的婆婆一辈。汉成帝生于前51年,活到前7年,活了四十四岁,十九岁继位,在位二十五年,他耽于酒色,荒淫无道,他的母亲、太后王政君,乘机大力提拔王姓外戚,王政君的侄子、也就是汉成帝的表弟王莽,初步展露头角。汉成帝有四子,皆夭折,在他之后是两个侄子先后继位。汉成帝时期,西汉走下坡路的趋势愈加明显。 2、次子系:汉元帝的次子定陶恭王刘康,他的儿子刘欣,继承了汉成帝的皇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是个彻底的同性恋,当然无子了。刘欣生于前25年,去世于前1年,活了二十四岁,十七岁继位,在位七年。他与男宠董贤的断袖故事,广为流传。 3、三子系:汉元帝的三子中山孝王刘兴,他的儿子刘衎(音KAN,四声),继承汉哀帝之位,是为汉平帝。汉平帝九岁即位,十四岁病故。汉平帝在位期间,太皇太后王政君大力扶持王莽,王莽大权在握。 王莽将女儿嫁给汉平帝,完全仿效霍光。汉平帝与当年霍光辅政的汉昭帝一样,活得不长,当年霍光另立成年明君,结果招致被满门抄斩,王莽吸取了霍光的教训,立了一个婴儿刘婴为皇太子,称为孺子婴,但这也还是不够安全,最后王莽干脆篡位,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 刘婴是汉宣帝第三子楚孝王刘嚣的曾孙,也就是汉宣帝的五世孙。西汉中后期,从汉宣帝到孺子婴,五个皇帝一个皇太子,共传了五代,即: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堂兄弟、孺子婴。 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立新莽政权,本来形势对于王家来说一片大好,可惜王莽即位后,连续倒行逆施,很快局势大乱,各地纷纷起兵反抗。公元23年,绿林军攻进长安,王莽被 ... 。 25年,二十岁的刘婴在凉州一带被一伙人拥立,已经攻占长安的绿林军更始帝刘玄派出丞相李松,将刘婴斩 ... 。就在这一年,绿林军的另一部刘秀,兵强马壮,在河北一带宣布独立,建立东汉。 西汉中后期的皇帝,皆为汉宣帝及其子孙,都是汉宣帝系统的,而东汉光武帝刘秀,则另起炉灶,是另一系统的,刘秀生于公元前5年,活到公元57年,活了六十二岁,他二十八岁时,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在位三十三年。汉光武帝刘秀和更始帝刘玄,都是汉武帝的哥哥长沙定王刘发的六世孙,而宠爱赵飞燕姐妹花的汉成帝,则是汉武帝的六世孙,从辈分上来说,刘秀与汉成帝同辈,只是年龄小了近五十年。刘秀对汉成帝颇为不屑,刘秀出身农家,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平定战乱,他常说,当时的乱局,即使汉成帝复生也无办法,言下之意,只有他才有能力平定。 也就是说,西汉中后期,汉宣帝刘询及其子孙,共传了五代,但是,后几代不成器,被王莽篡位,结果,另一系统的刘秀,恢复了汉帝国,从辈分上说,刘秀相当于汉宣帝刘询的孙辈,当然,实际上从年龄上说他比汉宣帝的孙子汉成帝年龄要小很多,差了几十年。刘秀不是汉武帝汉宣帝一系,他是汉武帝哥哥长沙王那一系的,两个系统,年龄上差一些,也是常见的。

西汉中后期的五代皇帝:从汉宣帝到孺子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在泰晤士河上划船300年

    泰晤士河几乎三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赛艇的代名词。1715年8月,在伦敦桥下召集了六名“水人”——在河上运送乘客的划手,参加英国的第一次划船比赛。近200年后,在190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上,当英国划船运动员与来自加拿大、匈牙利和荷兰等7个国家的船员进行比赛时,观众挤满了泰晤士河上的亨利河岸,泰晤士河是一年一度皇家赛船会的举办地。英格兰队在四场比赛中都获得了金牌,并获得了三枚银牌和一枚铜牌。据英国《泰晤士

  2.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ānbùyīqiāng,qiānrényīmiàn【解释】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出处】【例子】【近义词】千篇一律【相关】百度“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3. 唐锦恒居士往生纪实

    12月21日上午,根据唐老师生前愿望,她的亲属和她的皈依师父诚信法师把她护送到江浦县狮子岭兜率寺準备火化。没想到第二天唐老师就往生了。在北京工作的妹妹唐文,12月20日接到妈妈去世的消息,21日上午乘飞机抵宁。唐锦恒的亲属和同修佛友们,既为她的匆匆离去而深深怀念,更为她能往生极乐世界而庆贺。唐锦恒的往生实例,也使大家更加增添了深信切愿念佛求生净土的信心。

  4. 辽篮拿后卫换周琦?可能性微乎其微

    )文/非专业球迷小李今天,网络上关于周琦的讨论又热了起来。

  5. 历史上的慎夫人:汉文帝刘恒的慎夫人怎么死的?

    由于慎夫人是的宠妾,在宫中常与皇后并起并坐,上林郎官按照惯例,把慎夫人的座位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中郎将袁盎见了,令内侍把慎夫人的座位撤至下席,慎夫人大怒,不肯入下席就坐。他把袁盎的话告诉慎夫人,慎夫人也息怒,并赐给袁盎金五十斤。>慎夫人无子>历史上的慎夫人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她在汉文帝之前已经病逝,随葬文帝霸陵。慎夫人动起思乡之情,文帝令慎夫人鼓瑟,文帝引吭高歌凄婉哀恻。

  6. 鞌之战以晋国的巨大胜利而告终,周王室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如何

    公元前589,齐国讨伐鲁国,卫国再前去帮助无果之后请求晋国出兵相助,于是郤克就带着八百乘晋军前去救援,晋国完胜,并且让齐国归还了之前霸占晋国的土地,。由于出于礼法的限制,诸侯在取得...胜利之后都还是会觐见周王室,以获得王室的承认,从而为自己的...行动正名,因此晋国在这时候也是向周王室觐见,那么周王室给出的回答是怎么样的呢?鞌之战的的开始郤克等于在这时候带着晋国、鲁国和卫国、三国联军攻打齐国,齐

  7. 梦见桃树枝

    周公解梦梦见桃树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桃树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李斯狗枷】的意思是什么?【李斯狗枷】是什么意思?

    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我又想道:单是士大夫的敬重,弄钱毕竟有限。因而把饮食衣服器皿,各件东西,设法改造新样,骗那市井小人,遂致财源滚滚。所以……古有李斯狗枷,今有眉公马桶。」李斯狗枷的拼音lǐsīgǒujiā李斯狗枷是什么意思李斯狗枷lǐsīgǒujiā秦李斯锁犬用过的枷。

  9. 梦见去偷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去偷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去偷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和珅的靠山不只有乾隆,他背后还有谁?

    >和珅并不只有乾隆这一个靠山,他在军中颇有权力的弟弟和琳,也是他的大靠山。生活艰难下,和琳与哥哥和珅相依为命,兄弟二人感情十分深厚。但和珅兄弟二人却想借这件事,帮助乾隆打击朝中颇有势力的福康安。和珅知道自己弟弟上位的机会来了,便立即向乾隆上书,让自己弟弟和琳暂代军务。和琳也没有辜负乾隆及兄长期望,行军打仗极为勇猛,未尝败绩。知晓兄弟身亡的和珅悲痛不已,做《悼亡诗》十五首缅怀胞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