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将,堪比霸王项羽,最后惨死在干爹手里

堪比霸王的李存孝 说来李克用控制不了幽蓟地区,也不是没有自身原因的。首先,李克用时代的河东军阀集团仍然未脱沙陀部族野蛮旧惯,军纪涣散,残忍好 ... 。据《资治通鉴》记载:「 ”克用亲军皆沙陀杂虏,喜侵暴良民,河东甚苦之。” 他儿子李存勖劝他要约束军纪,他却说:「 ”此辈从吾攻战数十年,比者帑藏空虚,诸军卖马以自给;今四方诸侯皆重赏以募士,我若急之,由彼皆散去矣,吾安与同保此乎!俟天下稍平,当更清治之耳。” 身处乱世,枭雄争霸天下靠的是能否有效获取各种资源,也就是如何从民间社会攫取支撑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说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是得了江山之后的一种诠释,真实的情况是得天下者得民心,民心是可以被强力塑造的! 李克用 不过,从经济学视角考量,李存勖的话更有道理。让百姓保持一个能有效输出资源的生存空间,对于统治者而言是划算的。但是这个道理,李克用并不明白,他考虑的仅仅是用纵容来笼络军心。在竭泽而渔的掠夺之下,本为富饶之地的河东不久便穷困不济,晋军甚至因「 ”军乏食,脯尸肉而食之”。军需供应不济,河东大军远征幽州,本身就已经输了一局。 更为致命的是,李克用没有识人之明,一任己意,赏罚由私,甚至搞得部下离德,猛将怨叛,最典型的就是义子李存孝的惨死。 李存孝在各种野史演义中的形象非常鲜活,《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李存孝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正史中的李存孝也确实是一位难得一遇的将才,据《旧五代史·李存孝传》记载,「 ”存孝,本姓安,名敬思,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李存孝 李存孝几乎是战无不胜,《旧五代史》将其比作张辽、甘宁,说他「 ”足以冠三军而长万夫”,野史演义中更把他比作项羽,说「 ”将不过李、王不过项”。猛将的情商可能不是很高,李存勖多少有点居功自傲,而李克用又是一个容易听信谗言的人。 在河东集团攻取潞州的战役中,李存孝战功最大,但是李克用最终却任命康君立为潞州留后,而李存孝仅仅得了一个汾州刺史的职位,很明显是在防范李存孝。李存孝没有领会父王的意思,竟然「 ”负其功,不食者数日”,绝食耍性子,说明他真拿李克用当亲爹了。 李克用的另一养子李存信,也是一个「 ”聪敏多计,少善骑射,能四夷语,通六蕃书”的将才,但是与李存孝关系不睦。景福元年(892年)正月,李克用任命李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协同李存孝一同攻打成德节度使王镕。但是,李存孝、李存信二人相互不信任,彼此逗留观望,贻误战机。最后,李克用只有改派李嗣勋,大败幽州、成德的军队,斩 ... 擒获3万人。 港剧《十三太保》 平心而论,李存孝当时确实有保存实力,观望逡巡的问题,但并没有通敌。李存信却乘机向李克用进谗言,说「 ”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这里的赵,指的就是成德节帅王镕。李存信的进谗,加速了李存孝反叛。心中忧惧的李存孝真的暗中联结朱温和王镕,还向唐廷输诚,表示愿意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归顺朝廷,求赐旌旗与节钺。更有甚至,李存孝还主动请缨,表示愿意会同各道军队讨伐李克用。 唐昭宗接纳了李存孝的投诚,任命其为邢州、洺州、磁州节度使,但是并没有部署诸道一起讨伐李克用,仅命王镕策应李存孝。很明显,皇帝想坐山观虎斗。是年三月,李克用与义武节度使王处存联手攻打成德镇的王镕,结果竟然遭遇惨败,三万余人被斩 ... 擒获,李克用退驻栾城。 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亲率大军出井陉,逼迫真定,再度进攻王镕。此时的李存孝竟然还打算与王镕联手,并前去镇州,与王镕商议军机。李存孝明显的态度令李克用愤怒,是年七月,李克用先讨伐驻军邢州的李存孝。王镕立即出兵救援邢州,却被李克用大军击败于平山。 姜大卫版的李存孝 七月初六日,李克用大军打到王镕老巢镇州附近。此时幽州的李匡筹也被李克用解决,孤立无援的王镕只好向李克用投降,临阵易帜,「 ”乞盟,进币五十万,归粮二十万”,更过分的是,王镕竟然还向李克用提出「 ”请出兵助讨存孝”。于是,李克用与王镕兵合一处,三万大军驻扎于邢州东南的任县,而晋军另一支李存信则在邢州龙冈县的琉璃陂驻扎。 李存孝陷入了艰难保卫战之中,在晋军的沟堑战术下,邢州城已然是「 ”飞走不能及”的孤城。这一年年底,邢州城已经弹尽粮绝,李存孝决定投降。乾宁元年(894)三月,李存孝登上城墙,对城外的李克用哭诉:「 ”儿蒙王深恩,位至将帅,苟非谗慝离间,曷欲舍父子之深恩,附仇仇之党!儿虽褊狭设计,实存信构陷至此,若得生见王面,一言而死,诚所甘心。” 李存孝说父子情深,将如今分道扬镳、兵戎相见悲剧归结为他人谗言挑拨。李克用动了恻隐之心,派夫人刘氏入城慰劳。刘夫人将李存孝带到李克用大营请罪,李存孝当即跪下认罪说:「 ”儿立微劳,本无显过,但被人中伤,申明无路,迷昧至此!” 藩镇割据 李存孝说的「 ”被人中伤”,就是说李存信背后进谗言。李克用一听,又火了,大 ... 道:「 ”尔与王镕书状,罪我万端,亦存信教耶!”李存孝与王镕结盟,这是既成事实,也不能全部归咎于李存信打小报告。 于是,李克用将李存孝押回太原,以车裂处死。其实李克用「 ”深惜其才”,本不想下手诛 ... ,希望诸将为他求情,就此顺势免了他的罪。哪里知道,李存孝平日孤傲自负,引得诸将嫉妒,竟然没有一个人出面求情,这样一位「 ”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的猛将最后落得一个车裂的 下场。 李存孝死了,李克用也是痛惜的,对于手下诸将很是失望,「 ”不视事旬日,私憾诸将久之”。李存孝惨死,河东集团失去一员猛将,制衡幽蓟一带的刘仁恭又少了一个利器。对于李氏沙陀的霸业也是不小的损失,「 ”自是克用兵势浸弱,而朱全忠独盛矣。”

晚唐五代最猛的猛将,堪比霸王项羽,最后惨死在干爹手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代历史上5猛将终极排名,吕布最后、项羽仅第二

    古代历史上5猛将终极排名,吕布最后、项羽仅第二五、吕布吕布,三国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作为中华历史中最为璀璨的三国时代,吕布能够在猛将如云的那时脱颖而出他的武力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李存孝被给出了将不过李的美誉,而项羽更是超过他被给出了王不过项的超级评价。

  2. 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霸王,西楚霸王、西秦霸王、南楚霸王详解

    说起霸王,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西楚霸王项羽,霸王几乎成为项羽的专属词语,是对项羽个人的尊称。说起霸王这一称号,还要从春秋时期的王霸之业说起。春秋诸侯的梦想是称霸诸侯,做众诸侯之上,周天子一人之下的诸侯长。到了后代的霸王,基本上就是万王之王,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

  3. 唐朝围剿李克用失败是几近亡国之战,令唐昭宗成为藩镇戏耍的猴子

    唐昭宗继位的时机其实就注定了他是无力平定藩镇的,甚至连削弱都很难,他的前任唐僖宗时期,发生的黄巢攻入长安事件,让经历安史之乱,在几代帝王的努力下,唐王朝总算是稳住了局面,形成了藩镇之间相互掣肘的局面。

  4. 邓艾偷渡阴平,如果刘禅坚守待援,姜维随后夹击结局会如何

    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前进到剑门关外时被回援的蜀军阻拦,僵持不下。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如果当时刘禅不投降,成都守军和姜维前后夹击邓艾,蜀国是不是就能得救了呢?单从邓艾偷渡阴平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这年十月,邓艾率军三万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300多公里,一路凿山通道,造作桥阁。

  5. 误解千年三国名将系列之邓艾:偷渡阴平旨在牵制,却误成灭蜀传奇

    题记:本着「”成功不可复制,但可借鉴,更可超越”的意愿,一分为二对那段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典——「”偷渡阴平”进行浅析,但并无「”抹黑”历史名将的想法,实则只求还原历史真相,以为后世更好借鉴。世人常说:「”成功背后人多赞,失败背后人多踩。”邓艾成功偷渡阴平,灭亡蜀汉,人多称奇迹,人多传经典。对于这样的「”传奇经典”,谁又愿意去质疑与细纠,谁又敢于去质疑与细纠?然而,当历史的画面再次回放,则不难发现,偷

  6. 唐末的狡诈阴险,王重荣成强藩和权宦间唯一赢家,手段层出的博弈

    李唐的危机不曾一次的出现,可这次是致命一击,是由一个功利的骑墙派转守为攻的奋力一击,他是谋划的主角,却从中协调,游刃于强藩和权宦之间,导演了成功的反...,过程精彩,代价是李唐的国运。

  7. 李轨有十万大军,李渊想打又怕打不过,一小卒说:我一人就能灭他

    李轨有十万大军,李渊想打又怕打不过,一小卒说:我一人就能灭他文|武品文史人生在世千万不要随意的取笑别人,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更何况有些人看似没有本事,其实深藏不露,一鸣惊人,往往可以做出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8. 将不过李:猛人李存孝打遍天下无敌手

    大家都听说过「”王不过霸,将不过李”,其中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李就是五代时的十三太保李存孝。李存孝,后唐武皇李克用的义子之一,也就是「”十三太保”。这是一位一等一的猛将,战斗力在五代排行榜上独占鳌头。李存孝天生神力,十几岁时就能徒手打死猛虎,这份战绩比景阳冈的武松可是强出好多了。后世有诗云:马踏黄河三昼夜,连破敌寨七百里。一十八骑赶长安,...尽黄巢百万兵。野史中记载,李存孝武器是八百斤的禹王槊

  9. 陈赓大将去世,此上将把酒杯往地上一摔:「 ”喝酒都没味道了!”

    陈赓马上报告周恩来,众人马上转移,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病世,终年58岁。获悉陈赓的噩耗,他无限悲哀,一定要去向陈赓遗体告别。陈赓的去世对李克农的影响很大。李克农端起酒杯,喝了一点点酒,突然把酒杯往地上一摔,大怒地说:「”陈赓死了,酒也没有味了!”不到一年,1962年2月9日,李克农也去世,终年63岁。在共和国将军中,陈赓和李克农是过世最早的几个人之一。来源:陶小艳说三农

  10. 雍熙北伐,若非此人的无能,幽云十六州可提前400年回归

    幽云十六州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大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契丹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战略要地,自此幽云十六州脱离...管辖达到455年之久,直到1367年,徐达,常遇春收回。然而在徐达之前的公元986年,幽云十六州几乎就可以回到...手中了,但却因为一人的无能,致使功败垂成!!

随机推荐

  1. 史说隋唐器乐史——"华夏正声"与"四夷乐"的融合发展

    隋唐七部乐、九部乐中的器乐合奏隋文帝为巩固政权,推进统一,推崇汉以来的清商乐为"华夏正声",于太常寺中专设清商署主管。其次,又扩充七部乐为九部乐,将"康国"、"疏勒"两部伎乐列入正式乐部,加大西域乐舞在四方乐中的比例。晋永嘉之乱后流落江左,被称为"九代之遗声",是汉晋及南朝所保存的汉民族传统音乐。隋文帝平陈得此乐,赞之为"华夏正声"。

  2. 假设历史•没奥斯曼阻隔 欧洲会迎来大航海时代吗?

    所以,很多人会把目光放远,研究真正让欧洲强大的“大航海”。因此,奥斯曼帝国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和对欧洲商路的阻隔,开启了大航海之说经久不衰,时至今日很多人依旧信以为真。1241年,两城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汉萨同盟的贸易路线汉萨同盟的势力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鼎盛,由于其以德意志北部诸侯和斯堪迪维纳亚国家为主,所以其航线也被称为北方航线。

  3. 带有洞字的成语

    包含有“洞”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漏洞百出——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通幽洞微——通晓、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另有洞天——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洞房花烛——形容结婚的景象。洞察其奸——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洞中肯綮——观察敏锐,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同“洞若观火”。

  4. 入竟问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ùjìngwènjìn【解释】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例子】无【近义词】入境问俗【相关】百度“入竟问禁”

  5. 什么是科学定律?

    定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通常是数学描述;例如牛顿引力定律或孟德尔独立分类定律。直到一个世纪后,科学家才发现了DNA和染色体——孟德尔定律的生化解释。但时至今日,这仍然是普遍接受的孟德尔定律的解释(理论),科宾格说,科学定律和科学事实之间的区别有点难以定义,尽管定义很重要。

  6. 多吃栗子有助增强抵抗力

    众所周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提高抵抗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而且,秋天气候变得很干燥,容易使人口舌生疮,这个时候每天吃几颗秋栗,在维生素C与核黄素的共同作用下,还能够防治口腔溃疡。此外,常吃栗子,还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的正常功能,防治骨质疏松、筋骨疼痛等,延缓衰老,是理想的保健果品。这是因为栗子含淀粉较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

  7. 宋词

    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创了先例。宋词的第一位变革者是柳永。北宋后期,周邦彦兼各家之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了词体的成熟。但在词坛日趋衰落的局面下,终成最后的余响,宋词的时代至此已告终结。宋以后,词体虽未亡,但已是尾声余韵。选本中以黄昇《花庵词选》、周密《绝妙好词》、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影响较大。

  8. 它是失眠的天然「 ”良药”,睡前喝一杯,安神助眠,好梦自然来

    失眠多梦,心烦意乱,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也有很多人靠着吃一些安神的药品来帮助睡眠,但是我们都知道毕竟是药,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所以今天就告诉大家几个有助于睡眠的食物。

  9. 为了自己能顺利当上皇帝,竟然如此算计弟弟,果然是亲哥哥

    >>刘劭同父异母兄弟刘濬xun长得一表人才,文帝对他另眼相看,再加上刘濬的母亲潘淑妃受恩宠,刘濬继位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袁皇后因此妒恨而死。袁皇后一死,刘劭记恨在心,伺机对刘濬母子报复。但刘劭担心刘濬即位后对他下手,千方百计讨好刘濬,保住性命。潘淑妃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死于毫无母子之情的逆子刘濬之手,刘劭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10. 无常观

    >这个故事显示了如理作意和心态的关系,证明作意无常确实能伏住烦恼。一休的师父见到心爱的瓷器打碎了,不仅不生气,反而一笑了之,推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他的心正缘在无常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