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77年中国高考:冬季考试 570万考生参加

1977届新生开学典礼。 也许很多人对电影《高考1977年》还记忆犹新。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约而至。对于走上考场的莘莘学子来说,如果高考是煎熬、考验,那么对于那些高考离他们远去的人来说,高考则是记忆、感慨。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在同一时刻走进了高考殿堂——“文化大革命”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终于得到恢复。瞧,这些照片反映了考场答题、喜迎新生、开学典礼、认真听课……一个个永恒的瞬间,标示着一段历史的结束,同时也是一个崭新时代的起步。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但对于570万青年来说,那个冬日阳光灿烂。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他们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步入考场,仍是热泪盈腮、 ... 满怀……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春天。 文/图 刘善文 =============分页符=============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分页符=============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图为当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 =============分页符============= 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第一批新生、物理系一年级学生在老师辅导下做基础物理实验。 =============分页符============= 恢复高考后,清华大学首届大学生——77级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977年中国高考:冬季考试 570万考生参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本清朝的小学语文课本,美得不得了

    「”在这过分追逐英语的年代,人们对汉语冷落了许多。如果你翻开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学语文课本,你一定会感到惊艳,并且会对现在一些教育...产生质疑:难怪现在学生的语文成绩那么差……”先说明下,这本是其中的第二册,因为是四年制,相当于现在的一年级下或二年级初。虽然这仅是其中一册,但当时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无遗。知识之外,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做人的引导,对成为有用之人的

  2. 科举制「 ”高考”让唐朝强盛,让寒门学子努力读书,改变家庭命运

    如今,「”高考”成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算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是高考制度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历史的延续,带着历史的烙印。当下的「”高考制度”,其实,也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机制。而在过去强大的唐朝,也有着类似现在「”高考”模式。当然唐朝的选拔制度与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存在很大的区别,毕竟单是从知识层面来说,两者差异很大。但是这两种制度却也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过去和

  3. 「 ”那些年”的高考 | 科举的理想与现实

    科举的创制源于隋朝皇权制衡贵族权力的需要,由此使得中国逐步由贵族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型。在科举制度延续的一千三百余年间,它无疑曾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科举导致国家将教育的责任转嫁给民间,影响了中国教育的进步。早期中国地方上的贵族根深蒂固,形成了贵族联合政权的地方...,就连帝王权力也难以做出让步。中国历代王朝基本坚持文官治国政策的方针。

  4. 她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入清华,如今在美国当上了科学家

    高考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一场考试,每年都有万千学子在这一关卡上如上战场。

  5. 考600分以上有多难?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

    高考是每一个高中生的一道「”坎”,众人都在过这个「”独木桥”,学生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高考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我们从小就被身边的人教育着高考有多么的重要,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就为了最后高考那两天,那么考600分以上有多难呢?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每一个考生拼尽了全力就想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还记得小时候妈妈问我想考哪个学校的时候,我想都没有想就说

  6. 高考状元奖车奖房奖现金该不该?历届3300名高考状元今何在?

    就算是给各位高考状元奖车奖房奖现金屡见不鲜。2016年2月23日晚CCTV-10现场直播的《中国谜语大会》第三季决赛上,晋江市养正中学黄亦陈、唐沁兰、蔡彧3位学子不负众望,以遥遥领先的320分获得金牌。获得了2018年福建高考文科状元之后,黄亦陈这位当之无愧才女,先后获当地...、学校、商会和企业颁发奖金(慰问金)共计165万元。

  7.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武亦姝走红以来,关于她的争议与讨论都一直存在。

  8. 「 ”高考钉子户”:考了23年,就想上重点

    6月22日晚10点,四川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地考生通过各种方式查询自己的分数。

  9. 他是广西的高考状元,高考成绩打破省纪录,清华北大抢着要

    作为广西史上分数最高的理科状元,杨晨煜收到了很多高校的邀请,清华北大都争着抢他,这样的人才相信不管上哪个大学以后也会很有作为。

  10. 浙江高考状元再创奇迹,成绩720分,理综300分数学147分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以及一些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我国各省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而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因此各省之间的教育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例如每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从数据就可以看出,那些高分的考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发达的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的,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比较有限,因此教育会落后于发达地区。

随机推荐

  1. 家破身亡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āpòshēnwáng【解释】家庭毁灭,自身死亡。【出处】《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身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例子】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拏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相关】百度“家破身亡”

  2. 杨登瀛: ... 第一个“双面间谍”

    >杨登瀛,后人多称其为...第一个党外特工、国共“双面间谍”——实际上,他是...首个潜伏在...内部的高级特工,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名谍”、隐蔽战线的奇人。此时的杨登瀛已是...特工系统高级干部,被视为“难得人才”。>...第一个“双面间谍”,作用非比寻常>1928年5月,化名王庸的陈赓在霞飞路一家咖啡馆与杨秘密洽谈。这次与陈赓见面,杨登瀛正式确定了“双重间谍”的身份,从此成为...在敌人侦探机关中的第一个反间谍关系。

  3. 梦见媳妇怀孕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媳妇怀孕是什么意思(摄图网)打算出门的人梦见媳妇怀孕,建议遇风雨则止,延后再外出。怀有身孕的人梦见媳妇怀孕,预示生男,慎防难产。创业的人梦见媳妇怀孕,代表有波折有阻碍,内部重新整顿再开业。准备考试的人梦见媳妇怀孕,意味着未能如愿录取,理科稍差。女性梦见怀孕,预示著幸福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梦见别人给钱预示什么–周公解梦

  4. 没有和平的世界,只有稳定的国度

    同时还使得沙俄以合法的途径,获得了一个在晚清时期、再次侵略中国的战略要地,为中国的东北和蒙古地区进一步被蚕食埋下了祸根。......纵观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毛主席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们经历了...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才赢得今日的繁荣稳定,感谢无数的先驱。没有和平的世界,只有稳定的国家...幸甚,我们生在这么一个稳定的国度!

  5. 东汉末郎中令袁涣玄孙:袁乔的生平

    东汉末郎中令袁涣玄孙,东晋国子祭酒袁瑰之子。后袁乔曾获任命为司徒左西属,但袁乔不上任,后改拜尚书郎。不过,就在桓温打算攻伐成汉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提议以精兵一万,轻军速进,待敌方发现时已经通过了其赖以为守的天险,得以成功。桓温也同意其言,进攻时更命袁乔领二千兵作为前锋。袁乔又建议抛弃厨具,只留三日粮食全军进攻。桓温亲自攻伐邓定,又命袁乔进攻隗文,双双报捷。

  6.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洛克菲勒例外。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洛克菲勒断然决定离开这家商行,自闯天下。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办第一家公司。第二年年底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

  7. 关于描写家人的唯美句子有哪些? | 历史新知网

    2.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壹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壹切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壹点壹点的错开来也许错开了的东西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3.躲在某壹时刻,想念壹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壹地点,想念壹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8. 梦见敲锣打鼓

    周公解梦梦见敲锣打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敲锣打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江水干涸

    周公解梦梦见江水干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江水干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口壅若川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kǒuyōngruòchuān【解释】比喻禁舆论之害。【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例子】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相关】百度“口壅若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