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吴越国第一任君主的父母亲用的白瓷是这样子晚唐时期日用瓷器能作为宝物供皇帝赏赐大臣的器物是怎样的存在?背景资料1978年11月、1980年7月临安相继发现了吴越国缔建人钱镠父母亲墓——钱宽墓、水丘氏墓,两墓出土多件精美白瓷,多数底刻“官”“新官”款这批器物从何而来?最有可能的一种猜测就是这些珍贵白瓷是中原皇室对于钱鏐的一种物质奖励。
吴越国第一任君主的父母亲用的白瓷是这样子
晚唐时期日用瓷器能作为宝物供皇帝赏赐大臣的器物是怎样的存在?
背景 资料1978年11月、1980年7月临安相继发现了吴越国缔建人钱镠父母亲墓——钱宽墓、水丘氏墓,两墓出土多件精美白瓷,多数底刻“官”“新官”款
这批器物从何而来?
自唐中期开始,瓷器的烧造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晚唐五代时期南方地区的越窑在钱氏一族的管辖范围内烧造了大量的“秘色瓷”以满足进贡的需求。
但是烧造白瓷却不是南方窑口擅长的,而且其他钱氏王族墓中也并没有发现此类白瓷,那么吴越国王钱鏐父母的墓中出土的这批高质量的白瓷从何而来呢?这似乎成为了一个谜团,可能性也有多种,它的来历也将作为“官”“新官”款器物用意的一种佐证。
最有可能的一种猜测就是这些珍贵白瓷是中原皇室对于钱鏐的一种物质奖励。钱鏐戎马一生,平定了两浙战乱,战功卓著,受到中原王室的器重和赏识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这批器物口沿等多有鎏金银扣,晚唐时期定窑烧造工艺并非覆烧而是匣钵仰烧,也并不存在“芒口”的现象阿?
所以这些白瓷鎏金银扣并非为了实用这么做的,而是钱氏王族得到这些精美白瓷后十分珍贵而采用鎏金银扣的方式加工表示对器物的尊重,同时期的“秘色瓷”也多有采用这种工艺,可见一斑。
1
2
3
官和新官款是官窑吗?
查了一下史料:
钱宽墓志铭有记载:“有唐乾宁二年,钱府君以寿薨于临安茅山衣锦……,年六十有一。光化三年庚申十一月己酉始卜吉于本县义成乡清风里之南原也。”此处说明钱宽卒于唐乾宁二年(895),下葬于光化三年(900)。
水丘氏墓志铭记载:“子镠今镇海镇东两军……九月四日薨于浙西府。”《钱氏家乘》记:“天复元年(901)辛酉九月四日王妣秦国夫人水丘氏薨于杭州大都督府。”“王父宽与夫人水丘氏合葬衣锦南乡清风里之南原。”
可见,水丘氏卒于唐天复元年(901),并于当年与钱宽共同葬于衣锦南乡清风里。这就明确了钱宽墓随葬的白瓷器下限是公元900年,水丘氏墓随葬白瓷器的下限是公元901年。
而钱宽墓出土的白瓷多为“官”字款,水丘式墓出土白瓷多为“新官”款,这就说明了两批白瓷可能不是同一批器物,而且新官款晚于官字款,“新官”如果顾名思义的话,可能是对“官”款器物的一个改良品种。
那么这类器物是不是官窑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也许是官家和皇家在用的,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唐代宫廷用瓷并没有单独设立官窑,多源于民窑,有派烧和供奉两种形式,供奉即各大窑口烧造的精品器物上贡给宫廷,派烧即官府指派某个窑口烧造制定器物,不计成本。故无论贡瓷还是派烧产品都是质量上乘之物。定窑“官”“新官”应该就是官府派烧的一批器物。除了定窑,其他各个窑口都曾经以这种方式烧造过宫廷用瓷。
4
5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