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金刚经持验录:施《金刚经》千卷获神丸、瘰疠痊愈

一、施经千卷获神丸 宋承信,宋朝秀州华亭县人。绍兴二年,他罹患翻胃的疾病,虽服药多年,仍不见效。 >有一天夜里,承信梦见一位梵僧告诉他说:「你所患的疾病,乃是宿世业障,以致今生受苦。世间的男女,染患风瘫痨跛,盲聋瘖哑,种种恶疾缠身,经年累月枕卧床席,世上的医药是无法治愈的。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苦,乃是魂魄被摄于阴司受到拷打,须知因果报应是无差的。我和你有宿缘,特来向你报知,你要是能够持诵《金刚经》或书写奉施,劝人持念,只要刚一举心动念,即可感动冥官,考核你的善功。等到放回你的魂魄,然后再遇良医,你的病就可痊愈了。」 >宋承信醒来以后,就在佛像前焚香祝祷,忏悔往昔所造的罪业,愿奉施《金刚经》千卷,并且终身持诵。 >不久,宋承信梦见金刚神赐他一粒丸药,服下后,次日醒来立见好转。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静养,身体恢复如初,精神比往昔更好。凡是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合掌称叹《金刚经》有起死回生之功。 >二、瘰疠痊愈 >王昌言,唐朝京兆万年县人。久视元年时,他在表兄杨希言的崇仁坊当铺中管理帐务,因罹患瘰疠并延及胸前,疼痛不已,于是发心读诵《金刚经》,从此精勤不辍,然而身上的疠疮却使他痛得说不出话来。 >有天晚上梦见一位和尚手持锡杖,按住他身上的伤口,对他说:「因为你持《金刚经》的功德,所以特地来替你治疗。」 >王昌言惊醒起床,不觉大声叫唤。家人听到他呼叫的声音,赶紧过来探望,看到他的疮口流出浓汁,大约有一升左右,他所患的瘰疠竟因此痊愈了。 >昌言从此专心受持《金刚经》,常诵不辍,活到了六十九岁,在长安元年时寿终。 >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亦名《金刚经》,经文全文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终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刚经持验录:施《金刚经》千卷获神丸、瘰疠痊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国宝之殇: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大英博物馆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的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流入英国的国宝级文物。

  2. 一千年前的雕版印刷《金刚经》,背后藏着一段丝绸之路科技交流史

    「”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就是这18个字,第一次明确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份雕版印刷物的确切日期,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一行字刻在敦煌《金刚经》的卷尾。研究者认为,这部雕版《金刚经》应该是在四川...。而在这部雕版《金刚经》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四川发达的雕版印刷活动。作为中国雕版印刷业的起源地(或者说起源地之一),四川的雕版印刷术和印刷作品,通过蜀道走出四川,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

  3. 照片中:古湖泊点缀着“绿色 ... ”

    科学家们挖掘了其中一些湖泊的沉积物,以确定它们的年龄,并重建环境随时间的变化。[阅读关于“绿色...”的完整报道]测量沙漠,正在对内福德沙漠西部的一个部分进行调查。他们还在古湖遗址附近发现了石器(右);其中一些石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从180万到250万,000年前,动物化石研究人员在古湖遗址附近发现了各种化石。这张照片显示了其中一个被记录在案的古老湖泊。在这张照片中,沙丘之间可以看到一个古老湖泊的沉积物。

  4. 动物毒液如何帮助治疗多种疾病

    毒液中的成分可以治疗癫痫、糖尿病和慢性疼痛等多种疾病,文章的合著者曼德霍尔福德说,他是纽约大学亨特学院和研究生中心的化学教授。因此,毒液含有多种作用于多个目标的成分。因此,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肽可用于治疗中风、癫痫和慢性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源自锥蜗牛毒液,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卡托普利,作为卡波坦出售,治疗高血压,并来自致命的毒蛇博斯贾拉拉卡毒液。

  5. 七種殊勝功德

    最後,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道路附近建造房舍,使過往行人得以休憩住宿,這能夠成就第七種不可算計的福德。就如同大海之水不能以勺子去測量,無法說盡大海的水有多少,這七種功德也是如此,所成就的福德不可...。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應當勤求方便,成就興辦這七件功德。布施,則能將此不牢靠法,轉成殊勝的功德法財。

  6. 五種福德之施

    布施是善行,善行之因必有福佑之果。相反地,沒有正知見的布施,反而助長殺、盜、淫等惡行;沒有智慧的布施,不但無法利益他人,自己也不能獲得布施之福。因此布施要以正知正見為前導,明善惡、識因果,方能利樂有情,布施者因修福修慧,去除我執,心量增長,人生也因此愈來愈光明。

  7. 佛经故事:须菩提向维摩诘乞食挨训

    须菩提遵循佛陀的教诲,随缘乞食。佛陀想派一位大弟子去维摩诘家探病,就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说:“你到维摩诘那里去探病吧。”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境界已经非常高明,为何让他去维摩诘那里探病,他都有些畏惧?须菩提随后讲述了一件往事,说明了不能去维摩诘那里探病的原因。

  8. 佛陀故事:摩耶夫人育佛来人间

    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迦毗罗卫的净饭王要求,准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

  9. 高僧故事:倓虚法师智斗阎王 死而复生

    《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私下记录而成,记录倓虚法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因此本书命名为《影尘回忆录》,书中记录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比如下面这则故事,就是倓虚法师自述早年经历。

  10. 佛祖统记

    佛祖统记(宋)志磐荆王夫人王氏荆王楫。她每天早上一定拜佛,并诵经念佛号,这样过了二十几年。持斋诵佛逾十年。冯少师的女儿,嫁给承宣使陈思恭为妻。晚年时,对净土法门特别精进,礼佛拜忏一次,就诵一万声佛号。正在说法的当儿,她忽然见到佛菩萨在眼前出现,她就端坐而往生了。临终见化佛来迎。临终的时候,她见到化身佛来迎接。临终时她口称佛名,手结印信,在地上慢慢的行走。

随机推荐

  1. 【罗天大醮】的意思是什么?【罗天大醮】是什么意思?

    ★「罗天大醮」在《汉语大词典》第12203页第8卷1047参见:罗天大醮

  2. 设个圈套治恶人

    小鲁,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他嫉恶如仇,惯会打抱不平。他甚至怀疑那个被人追赶、后来失足掉落桥下又被小陆救起送进医院的小玉姑娘的遭遇,就是他所为。那些年轻貌美的姑娘...被他欺凌了,还没有谁敢申诉过,一个寒碜人家的小女子张玉芹当然更不在话下。

  3. 祝福语_小学开学家长寄语

    8、你的作业是那么认真、专心,从作业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每堂上,你总是举起小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每当你是值日生时,总是拿起拖把,认真地拖地,你干得非常起劲,虽然你写得字比以前好多了,但还要努力。

  4. 4句简单又能哄女孩开心的话

    哄女孩开心的话1、"想你"很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着无限深意。听过那首充满男人气息的《当我想你的时候》吧?汪峰歇斯底里地唱道:至少有十年不曾流泪,至少有十首歌给我安慰,可现在我会莫名的哭泣,当我想你的时候。哄女孩开心的话2、"昨天梦到你了"哪个女人不希望:对方的心里眼里都是她,日思夜想都是她?这些都是极可能产生的后果。哄女孩开心的话4、"快去睡!

  5. 旁观袖手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成语出处: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6. 梦见刚出生的小燕子_梦见刚出生的小燕子怎么回事

    历史认知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梦见刚出生的小燕子,向对手学习,你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怀孕的人梦见刚出生的小燕子,预示生男,八月占生女。做生意的人梦见刚出生的小燕子,代表内部人事调整可望顺利,否则损失更大。恋爱中的人梦见刚出生的小燕子,说明互相发掘缺点,若能包容对方婚可成。梦见打死虫子_梦见打死虫子什么意思本命年的人梦见刚出生的小燕子,意味着喜事临门、有财利,外出小心、口舌...。

  7. 赵朔与赵衰 赵庄子赵朔

    赵朔(生卒年不详):即赵庄子。嬴姓,赵氏,名朔,谥号为“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之孙、赵盾之子。其妻为晋成公之女赵庄姬(赵庄姬的称谓构成:夫氏+夫谥+姓。《史记·赵世家》记载其为晋成公之姊,并非事实,属司马迁之误)。 前601年,赵盾卒。赵盾死后,将赵氏公族大夫之位...

  8. 昂首天外造句_昂首天外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昂首天外ángshǒutiānwài昂首天外的意思和解释:抬起头望着天边。昂首天外的出处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昂首天外的例子某些人做事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昂首天外造句整个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伟,昂首天外,四周地形极为险峻,气象瞬息万变。

  9. 剖腹观音

    石钟寺区7号窟,当地人称为“挖心观音”“剖腹观音”。观音是剖腹观音救苦救难、普济众生的象征。此造像胸部开一方形孔,具有“掏心”之义,寓意观音为把众生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不惜剖腹掏心,当地人因而称此造像为“剖腹观音”。佛教初传洱海地区时,人们对佛法的广大往往不太相信,观音为使这些民众信仰佛教、顶礼佛陀,常显示灵异。经过许多事情,见证了不少灵异,渐渐地,有些人开始相信观音,信仰佛祖。

  10. 梦见写名字

    周公解梦梦见写名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写名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