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休,有些经济文化上封闭导致一些服饰上有明显的区别。当然服饰是文化发展的体现,那你知道战国时期有什么特点?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下面就跟随历史认知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战国时期的服装有什么特点?

  战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各种礼仪逐渐废除。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所见彩绘木俑,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

  所谓"绕衿谓裙"就是指这种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的式样,反映了古人设计思想的灵活巧妙,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制衣用料轻薄,为防止薄衣缠身,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饰云纹图案,这即是“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充分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

  战国时期的女子服饰

  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都穿深衣。贵族的冕服为礼服。平民的深衣为吉服。短褐为裳服,深衣连结钩边,穿时要拿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极际绅士。边带气语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的环相连接,叫代子钩络带。

  古时的深衣式样、规格、结构和缝制都有制度规定,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服制。自天子至庶民不分尊重都可穿着,只是颜色、服饰和衣料有所不同。后来演变成袍式的大袍宽衣。这种服式一直流行于以后各个封建朝代,是我国古代服装的典型服式。

  战国时期的男子服饰

  战国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吻合。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形式。战国时期的带钩比西周初时有很大进展,质地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贵重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崭新手工艺,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除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外,工艺也属上乘,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上雕刻有花纹,深受人们的喜爱,为它取名"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成份以装饰取代了实用。

  《史记》中记载,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桩有影响的事情。即赵武灵王实行的军服改革,后来人们称之为"胡服骑射"。其形制为身穿袴褶,短身广袖,形若袍式,腰带上以金玉为饰有带钩。后人评价这件服饰史上的创举是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战争的实践,如果赵国在当时不是处在弱小地位,就不会有军服改革。因此,有人说赵国后来由弱变强,这次果断革服是重要条件之一。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饐靴。窄袖利于驰,短衣长饐利于涉草。"此文说明革新后的服饰面貌,形象地描述了胡服的形式和它的功用。可见,历史上对这次大胆的胡服革新汉装的创举是肯定和赞许的。

  战国七雄之中,秦国由于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带,所以在服饰上和礼仪上与其他六国相差较多。从记载得知秦的斗士早期以旄头作首服(即耗牛尾的毛作装饰),武将用绛帕(红巾)包头,秦孝公用帻(古代一种头巾)。而其他六国较之秦国地理环境有利,而在服装上多有奢侈,另外服饰上也有差异。据记载,楚国有一种珠履(在鞋上缀宝石);齐国有千金白狐袭,而赵国则有数百婢妾服用绮縠襦裙和方履。此外楚制长冠、法冠、赵制高山冠等,均被后人延续传用。以上诸项仅从文字记载中得知,而形象记载只能从汉以后的画像中才能见之一二。

  以上是关于战国服饰文化的详情,如你想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历史认知网!

战国的服饰:战国时期的服装有什么特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2. 周天子和战国七雄的实力相比 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幸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改立褒姒之子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别说战国时代的东周有多么弱,和战国七雄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周天子已经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甚至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战国初期,三家分晋之后,东周王室已经势单力薄,几乎不能和任何诸侯国相提并论。

  3. 战国漫谈:蔺相如「 ”完璧归赵”壮举实为赵国灭亡的导火索

    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完璧归赵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知道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位于山西榆次的蔺相如祠堂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故,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4. 战国七雄先祖,皆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每个战国的追求

    仔细研究战国七雄的传承,会发现他们都是黄帝之后,因此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是争霸战争,而变成了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秦国、赵国的共同先祖是伯益,均为嬴姓。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国以黄帝后裔自傲,因此楚国尊土德,旗帜颜色是黄色的。魏国始祖毕公高跟乃周室宗亲,周武王封姬高于毕国,故称为毕高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战国七雄皆国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七兄弟的份内之事。

  5. 忠义无双战国智将真田安房守,上田之战击败德川

    失去主家的真田昌幸迫不得已在织田,北条,上杉,德川和丰臣势力之间游走,凭借自己的智慧保全真田家。真田安房守真田昌幸在北条家征服神流川之战中击败泷川一益之时,真田家立刻归顺北条家。对于这样的结果真田昌幸表示难以接受,予以拒绝。德川家康派遣大久保忠世,鸟居元忠,平岩亲吉的谱代家臣和信浓国的国人众,动员八千士兵逼近上田城。

  6. 赵边骑、齐技士、魏武卒、秦锐士,哪个才是战国争霸中的最强力量

    咱们先来说说赵国,赵国是当时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在刚刚的建国的实力很弱小,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且还有一个中山国在背后时不时的捅刀子,在和别的国家的对阵中也是屡屡失利。

  7. 鄢郢之战,楚王经历战国最坑的励志,热血抗秦却招来白起、司马错

    「”励志”一词出自汉朝班固的《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而在现在励志渐渐成为了一门学问,旨在唤醒人们对成功的渴望,激活人们生命中的能量,激发人们努力创造的热情,为人们成就一番大事业提供必要的内在能量,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所谓的「”打鸡血”。而励志故事则是为励志而服务的,充满哲理性的小故事。一般来说,励志故事的初衷总是好的,能让浑浑噩噩的人,迅速找回自己,努力向上,进而取得成功,但并非

  8. 战国一太子眼看父王被活活饿死,不屑一顾,后来却将该国推向第一

    战国时期,赵国赵雍即位时,国力早已虽弱,并备受中原大国的欺凌。

  9. 郭物:马家塬墓地所见秦霸西戎的文化表象及其内因

    马家塬墓地葬俗和随葬品包含了欧亚草原文化、西方文化、秦文化、西戎文化和楚文化等因素。本文结合马家塬墓地的考古发现,从秦霸西戎的角度,探讨马家塬墓葬文化值得注意的几个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同周围文化的关系以及蕴含的历史意义。

  10. 服饰中的历史:从清朝官服上看到的森严的尊卑等级制度

    文/历史我知道声明:本文共2019个字,由@历史我知道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称号。公元前11世纪的周王朝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官服制度。要求人们的服侍必须与其身份相适应。周天子与诸侯以「”以华衮大裘博袍鲜冠为服”,卿大夫以「”高等裘皮为服”士阶层以下一般以布衣、低等裘皮和短衣紧身袴为服。以后历代王朝建立都要改革服装制度,这一改革就使得服饰礼仪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官服又叫

随机推荐

  1. 盘点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14具尸体,列宁容貌94年未改变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盘点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14具尸体,列宁容貌94年未改变”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世界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在他们死后会将遗体保存下来,比如列宁,他在1924年逝世,经过了94年,遗体没有腐烂,容貌依旧没有发生变化,据称这是精心的防腐处理,并注射了某种神秘的“香脂”的结果。

  2. 斯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斯”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斯”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豁然确斯——指明白透彻。 极口项斯——指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

  3. 事过境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ìguòjìngqiān【解释】境:境况;迁:改变。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例子】【相关】百度“事过境迁”

  4. 古人也加班,他们如何看待「 ”996”?

    长期996,必进ICU。01作为蜀国开国丞相,诸葛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经常自己一个人校对奏折到深夜,而且奏折就像路边健身广告单,一张接着一张,导致他经常加班,长期996。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要拉着秘书陪自己加班。不过,想要说服面对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这场谈心的的难度不可谓不大。但神奇的是,杨径成功了。杨径以鱼比喻自己,靠卖惨获得了诸葛亮的同情,从此就不用加班了。

  5.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刘恒是个怎么样的人?

    刘恒是个怎么样的人?但是汉文帝刘恒是一个例外,他做的比说的多,同时他也完完全全的做到了孝。他和刘邦相识相爱,后来又生下了儿子刘恒。刘恒的母亲非常有教养,并且是一个很贤德的人。她从小教育刘恒教育的非常好,并且刘恒的学识和知识大部分都是受母亲的影响。刘恒在刚成为皇帝后就下了几个圣旨,这些圣旨都是关于爱护百姓的。刘恒规定所有的官员们都要爱护百姓,并且关心百姓中的每一位老人。

  6. 梦见自己身上掉肉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身上掉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身上掉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量给】的意思是什么?【量给】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量给」在《汉语大词典》第14386页第10卷419量给liànggěi酌量给予。

  8. 1945年 ... 出于何种考虑 安排陈毅与粟裕搭档

    陈毅、粟裕是一对好搭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10月1日,陈毅给...发电报说:“华野、三野统一指挥”,“在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1946年10月15日,...看了陈毅10月1日的电报后回电说:“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负责,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做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根据陈毅的建议。我想,...主要是要利用陈、粟俩人各自的优势。

  9. 他发签证拯救6千犹太人,却承受污名半世纪、到死后才被 ... !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他发签证拯救6千犹太人,却承受污名半世纪、到死后才被...!”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他总共发了2000多份的签证,一份签证可以让一个家庭离开,算起来他可能拯救了超过6000名的犹太人,几乎占了立陶宛犹太人的1/3。二战前后,纳粹对于犹太人的不人道迫害让人气愤难耐,但即使在战争的混乱中,仍有许多人愿意为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犹太人伸出援手,辛德勒虽然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但绝不是仅此一个。

  10. 为什么面试不成功

    结果有4个应聘者离开了会场。会议室的空调停止了运转,室内闷热起来,这8个人又不能离开会场,只能坐在那儿。主持人出现了,对这8个人说:“因为停电原因不明,副总上工地检查线路去了,你们明天再来。”这8个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