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是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但未获唐太宗批准。隋大业十二年,玄奘随其兄长赴长安居留,后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武德五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602-664年)原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高僧>通称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600-664年)是 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弥勒论师之要典《瑜伽师地论》作为依据,发扬法相唯识宗之根本理论。贞观元年(627) 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 决心已定,乃「冒越 ... ,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3岁,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玄奘随其兄长赴长安居留,后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武德五年(622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