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朗州中邑洪恩禅师。仰山初领新戒到谢戒。于禅床上拍手云:“和和。”又于中心立然后谢戒了。
朗州中邑洪恩禅师。仰山初领新戒到谢戒。师见来。于禅床上拍手云:“和和。”仰山即东边立又西边立。又于中心立然后谢戒了。却退后立。师云:“什么处得此三昧。”仰云:“于曹溪脱印子学来。”师云:“汝道曹溪用此三昧接什么人。”仰云:“接一宿觉用此三昧。”仰云:“和尚什么处得此三昧来。”师云:“某甲于马大师处学此三昧。” 问:“如何得见性。”师云:“譬如有屋屋有六窗。内有一猕猴东边唤山山。山山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仰山礼谢起云:“所蒙和尚譬喻无不了知。更有一事。只如内猕猴困睡。外猕猴欲与相见如何。”师下绳床。执仰山手作舞云:“山山与汝相见了。譬如桀螟虫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唤云:土旷人稀相逢者少。”云居锡云:“中邑当时。若不得仰山这一句语。何处有中邑也。”崇寿稠云:“还有人定得此道理么。若定不得。只是个弄精魂脚手。佛性义在什么处。玄觉云:“若不是仰山争得见中邑。且道什么处是仰山得见中邑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