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清国“三农问题”总爆发:抗灾1876

1876年 作者:雪珥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席卷了北京乃至整个华北。 从1876年~1878年,整整三年,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遭遇200年未遇的旱灾,死亡人数超过1000万,震撼整个世界。 这场“三年自然灾害”,是大清国继太平天国运动之后,面临的又一次严峻挑战。而出人意料的是,从来大灾必生大乱,但这次,除了局部地区的治安事件之外,灾区显示了罕见的平静。 大清国这艘靠“裱糊”而艰难挣扎的航船,是如何渡过惊涛骇浪的? 人间地狱 这场大灾难实际上就是大清国“三农问题”的总爆发,是严厉的“天谴”…… 灾难开始于1876年,光绪二年。 这一年,南方各省遭遇了大暴雨,广东、福建两省损失尤重。而北方各省,从长江以北直到中朝边境,出现大面积干旱,部分区域颗粒无收。随后,蝗虫扫荡了整个华北,一片狼藉。 第二年,华北旱情毫无缓解,蝗虫继续光顾。脆弱的储备粮体系立即崩溃,大规模的死亡开始光临这片十年前遭受战争灾难(捻军之战)的区域。山西和陕西两省,因交通困难,受灾尤重。“在遭受灾难最为严重的一些县份中,百姓像野兽似地互相掠食;在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村落中,70%的居民已经死亡了。(英国外交报告)”吃人已非个别现象,人们组合成不同的团伙,集体外出“狩猎”,将猎获的俘虏 ... 死烹食。中央派往山西赈济的阎敬铭说:“往来二三千里,目之所见,皆系鹄面鸠形;耳之所闻,无非男啼女哭。枯骸塞途,绕车而过,残喘呼救,望地而僵。” 陕西“赤地千里,几不知禾稼为何物矣……饥民相率抢粮,甚而至于拦路纠抢,私立大纛,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 灾荒如此严重,其原因固然首在“天灾”,但“人祸”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自内战平息之后,虽然李鸿章等官员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但官场 ... ,导致不少水利设施形同虚设。更为致命的是,平时常设的“常平仓”“社仓”“义仓”,因战乱频仍和官员 ... ,出现了大面积的“亏短”,这导致千百年来最为关键的国家储备粮制度在灾难面前毫无作用。 “丁戊奇荒”发生后,河南巡抚兼东河河道总督李鹤年上报中央,请求从省外输送救济粮。而按照官方的统计资料,河南本地的“常平仓”里应该有95万余石谷,却几乎是空仓。各受灾省份情况大致相仿,尽管报表年年做,“卫星”年年放,粮仓中却空空如也。 滥种罂粟,也是人祸的主要成因。 ... 之毒,大清国但凡有识之士无不切齿,但吊诡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地方 ... 到农户,都大力种植这种“钱”途远大的“经济作物”。最好的田用于种 ... ,粮食生产则几乎完全被忽略,依赖从外地购买粮食。时人认定,这正是造成“丁戊奇荒”的重要原因,《申报》上的评论痛心疾首地说,正因为这些地方“贪眼前之厚利,不思久远之良谟,所以上天降此大灾,令彼饥黎饿殍载道。” “丁戊奇荒”,的确是大清国“三农问题”的大爆发,是一次严厉的天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大灾面前,灾区的干部们还算是正视困难,没有打肿脸充胖子,为了圆之前的谎言而拿百姓性命开玩笑。各地纷纷奏请中央,告急求援。 紧急应对 政权机器还是在惯性的驱使下,强行启动,勉力而行,在动员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灾难爆发之后,大清中央的行动相当迅速,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统筹抗灾事宜。 中国数千年的中央集权机制,往往被西方观察家评为“东方专制主义”,充满了反面评价。但是,在灾难面前,这种机制也有着强大、有效的动员能力。法国著名汉学家魏丕信,在研究了乾隆初年的直隶救荒及康乾时期的“常平仓”系统后,认为中国因此而具备了比欧洲更强的抗灾能力。他认为,明清时的中国,把农民的物质福利作为国家要解决的头等重大的问题,并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粮食供给系统,从粮价、气候和降雨资料的搜集(雪珥注:各地官员上报晴雨表是一项法定的日常工作),到数百万吨粮食仓储系统的维持,能够大大减轻自然灾害对普通人民的打击程度。 其实,魏丕信所未能参透的是,即使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这种机制在大清国也是必不可少的。“民为邦本,食为民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不仅是福利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和长治久安。民众相信饭碗,而不相信口号,让百姓有饭吃,自己才能有位子坐,这是中国数千年来不能不讲的绝大“政治”。 “丁戊奇荒”爆发时,大清 ... 早已被之前的内忧外患掏空了国力,“竭全国之力而不能救其十一”。但是,这台政权机器还是在惯性的驱使下,强行启动,勉力而行,在动员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央迅速下令,减免受灾地区的皇粮国税。根据美国汉学家、时在大清海关任职的马士(H.B.Morse)记载,中央免征的赋税总额高达1800万两以上; 在李鸿章的统筹下,中央运用国家权力,调集 ... 手中持有的大批粮食,从江南的漕粮到东北的库米,支援灾区; 李鸿章兴办的洋务实业,此时开始发挥巨大作用。轮船招商局调集大量人力和运力,开赴奉天、江苏、安徽、湖广等无灾区,对粮食进行大规模“ ... 采购”,并集中到天津; 李鸿章多方筹措经费,中央给一点、地方筹一点、民间捐一点,也开始接受境外慈善机构和西方在华教会的捐赠,甚至不惜挪用军费,甚至不惜加大“捐纳”力度——朝廷公开出售一些官职,与后世人们不假思索就痛加批判的不同,这并非“卖官”,而是“鬻爵”:所出售的其实只是干部身份和干部级别的荣誉头衔,而非实际掌握行政权力的官位。 在直接发放赈济粮之外,李鸿章还将重点放在了“平粜”上:以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向尚有余资的灾民们售粮。这一方面是为了平抑灾区粮价,抑制奸商囤积居奇;另一方面也是实现救灾的可持续发展。家有余资的灾民因此早得救命粮,他们的购粮款则可以转而救济更多的一无所有的灾民。李鸿章对此十分重视,认为“平粜同属救荒事无二致”。 比钱、粮更为棘手的问题,是运输。抗旱救灾大本营天津,积压了大量粮食,难以及时转运。李鸿章集中精力,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官方转运网络,仅为重灾区山西就设定了三条通道:北路在保定转运,天津的粮食从水路至此,换旱路经获鹿进入山西;中路在山东馆陶县转运,经南运河至此转至苏曹入晋;南路则从南运河至河南道口,转经清化镇入晋。 在救灾过程中,李鸿章大力整顿吏治,将 ... 腐化、 ... 的地方官员们,参的参,罢的罢,关的关,同时也大力提拔了一批在救灾当中表现得有能力、有操守的干部。这对稳定灾区的民心士气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当然,也趁机清洗了一遍干部队伍,换上了李鸿章的亲信人马。 救灾工作的推进、尤其是粮食转运网络的设计建设,对李鸿章手下的洋务人才们来说,是一次执政能力的考验和历练,也是内战结束以来,大清国在非战争状态下首次大规模地建设应急机制。 赈灾市场化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与别的赈灾官员不同,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了数年的盛宣怀,试图为赈灾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878年3月,34岁的国企干部盛宣怀,奉命赶回天津。李鸿章给他安排了一个新任务:作为新成立的直隶筹赈局的干部,立即前往重灾区直隶河间府(相当于现河北保定地区),负责当地的赈灾工作。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清国“三农问题”总爆发:抗灾1876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平凉老照片:宝塔公园,百货大楼,街心花园,影剧院,柳湖公园

    平凉----西北重镇,为陕、甘、宁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曾承担过重要的作用。我们亲眼所见陇东旱码头的每一次变迁,大街小巷一次次变脸,潜移默化中,我们心中的老城模糊不清了,渐渐的,平凉新城旧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宝塔公园80年代广场主席台上世纪80年代的商店。原平凉百货大楼。黑白照片上的这幢建筑物,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平凉百货大楼,它就座落在新民路上,大楼共有五层高,是当时平凉城最高的建筑,也是标志性建筑之一。

  2. 平阳公主怎么死的_历史上平阳公主怎么死的

    平阳公主最后死于何种原因,史书上没有说。平阳公主招募的这七万人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平阳公主纪律严明、军事才能不凡,连续攻破了数个关中城市,并数次击败了长安守备派来讨伐的隋军,为李渊占领关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于是,平阳公主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也是第一位有谥号的公主,谥号为“昭”,这就是平阳昭公主的来由。

  3. 忍辱含羞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ěnrǔhánxiū【解释】忍、含:忍受。忍受耻辱。【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例子】他都忍辱含羞,不敢出头,蹲在水中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相关】百度“忍辱含羞”

  4. 揭秘历史上唯一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

     揭秘历史上唯一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  历史上有一个叫宇文护的人,居然杀了三个皇帝,真够牛的!  老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是凌迟碎剐之罪了,况且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利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难以幻想,莫非...

  5. 骨密度低,补钙就可以,不用看医生;补钙5大误区

    较高的饮食钙摄入可减少5%至28%的肾结石发生风险,多补充水分可减少肾结石13%至31%的发生风险。误区4:我有骨质疏松,补钙就可以了,不用吃药吧?当成骨细胞能力下降或破骨细胞过度活跃时,会造成骨代谢的异常,而影响骨骼结构,最终发生为骨质疏松症。故女性65岁及男性70岁以后,无论是否有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建议每年一次骨密度测定。同时建议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配合运动及居家环境改善,以预防跌倒及骨折的发生。

  6. 梦见与死了的人进餐_周公解梦梦到与死了的人进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与死了的人进餐好不好

    做梦梦见与死了的人进餐好不好?梦见与死了的人进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与死了的人进餐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与死人吃饭,表示寿命会很长。梦见死人吃饭,是生病的征兆,要注意休息,保养身体。梦见别人吃饭,梦见和别人一块儿进餐,家里或邻居要办婚事。梦见与很多人一起吃宴席,是吉兆。梦见与几个人一同进餐,但是他们却不吃,灾祸会降临,可能身边有人会遇上麻烦。

  7. 道家法术奇妙道士竟是酒桶

      道家指物化物的法术,应用非常广。比如当年吕洞宾考验何仙姑的美男子就是吕洞宾的拂尘。一件普通之物,在道家的手里可以变作任何东西。道士叶静能与汝阳王是好友,汝阳王逼其喝酒,他便将一酒桶变作道士,陪其喝酒。  唐朝汝阳王喜好饮酒,喝一整天也不醉,有到王府来的客人,无不从早...

  8. 成语【忧患余生】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忧患余生的意思解释成语忧患余生发音:yōuhuànyúshēng释义: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9. 带有隋字的成语

    包含有“隋”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隋珠弹雀——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弹鸟雀。隋侯之珠——隋:古国名。和璧隋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隋珠荆璧——即隋珠和璧。楚璧隋珍——指和氏璧与隋侯珠。比喻杰出的人才。

  10. 梦见旅行箱着火

    周公解梦梦见旅行箱着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旅行箱着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