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恼羞成怒的日军决定放火烧山,采取火攻击溃教导总队第3旅。不过从日方资料的来看,紫金山上的中国军人确实坚守到最后一刻。日本兵彻底被中国军人这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折服。而攻打紫金山的日军把紫金山上的中国士兵比喻为白虎队,那么就意味着在日军士兵眼里,死守紫金山的中国军人是值得敬佩一辈子的军人。

原创文章,禁止抄袭!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打响,日军第16师团在攻破国军汤山防线后,命令第33联队主攻紫金山。12月10日,日军先以75毫米野战炮、150毫米加农炮对紫金山一带猛烈轰炸、日本海军第二联合航空队也以攻击机、轰炸机轮番轰炸紫金山上的教导总队第3旅官兵。 因中国军队的顽强反击,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要求第9师团调一部兵力协助第33联队作战。在中山门外正在激战的日军第9师团第35联队,突然接到旅团司令部发来的“第十六师团正在紫金山苦战,立刻前去支援”的命令。第35联队联队长富士井末吉没有半点犹豫,命令预备队第3大队(菅原梅吉少佐)900多人立即动身,前往紫金山增援第16师团第33联队。 但这并没有改变战况,日军第35联队第3大队长菅原梅吉少佐、第9中队长野田耕夫大尉先后战死。恼羞成怒的日军决定放火烧山,采取火攻击溃教导总队第3旅。 图1:教导总队 关于放火烧山的事情,日军第33联队战报以及部队史都没有提及过这一带,但日军随军记者却记录了日军这一残忍的做法。而且还不止一家新闻报道,其中《东京朝日新闻》1937年12月13日的报道(如下)。 《火攻紫金山》 占领了紫金山的我军确认,在山顶及山腰的阵地内还有相当多的败兵,因此于12日下午5时30分钟在紫金山东麓一带放火,试图火攻敌兵。大火借东北风之势,转眼间燃遍了整个山坡,并进一步向西面的山坡蔓延。作为敌军炮兵观测阵地的天文台也被大火包围,其景象十分凄惨。 图2:南京紫金山 除日军新闻报道外,原日军第16师团第9联队第3中队长赤尾纯藏大尉在自己的传记中记录到,12日晚上,在紫金山下进攻中山陵的第9联队第3中队官兵亲眼看见友军(第33联队)放火烧山,火势如同一个“大”字一样迅速蔓延到主峰、天文台一带。 由于很多资料没有提过此事,因此我们无法得知被大火包围的中国士兵到底如何,是逃跑?还是死守?不过从日方资料的来看,紫金山上的中国军人确实坚守到最后一刻。 关于紫金山战斗,日军部队史《第九师团战史》写道:“据守紫金山的敌军虽然是敌人,但的确很勇猛,他们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明知结果肯定是死,但还是顽强抵抗,一直奋勇地阻挡我军的进攻。” 图3:进攻南京紫金山的日军 按照《步兵第三十历史认知网队史》和《东京朝日新闻》的报道,日军第33联队是于12月13日上午10时攻占天文台,10时30分进军到太平门下。也就是说从唐生智12日17时30分左右下达突围命令后,紫金山上的中国守军一直坚守到了第二天上午10时30分,整整18个小时。 之后,笔者又发现一份关于紫金山战斗的日方战地记者的报道。当时笔者看完这篇报道后,感触很深。《东京朝日新闻》1937年12月14日的报道(如下)。 《英姿在中山陵逝去中国军队的勇猛令我军将士落泪》 在我军精锐对南京实施大包围作战及完全占领南京的战斗中,在紫金山顽强抵抗到最后的教导总队,其悲壮的奋战令人不近想起与津若松城一起逝去的白虎队那悲壮的场面。南京白虎队的临终场面也令我勇士在其战斗过的地方黯然泪下。 可以想象,当日本兵看见机枪掩体工事里,早已烧焦的中国士兵仍握着机枪,摆出拼死一战的姿态。当日本兵看见,即将被大火吞噬的中国军人高喊着:“紫金山是紫金山,不是日本的富士山”“中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等口号后,手握着钢枪冲了过来。日本兵彻底被中国军人这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折服。 对于从小受到武士道熏陶的日军士兵来说,会津战争中在饭盛山顶全部 ... 20名白虎队成员们(由16、17岁日本少年组成,其中有一人被救活),被他们视为日本武士道精神之魂。而攻打紫金山的日军把紫金山上的中国士兵比喻为白虎队,那么就意味着在日军士兵眼里,死守紫金山的中国军人是值得敬佩一辈子的军人。 可惜的是,教导总队第3旅官兵这一英勇悲壮的事迹,一直不被世人所了解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紫金山抗日战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