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圣恩寺埭季市镇石榴村有个圣恩寺埭。那辰光,和尚庙位于水网地区,百姓常以舟代步,有几座木桥是用树棍搭成,摇摇晃晃,破破烂烂。知县来到和尚庙附近查看灾情,听到这个舍己救人的事迹后,立即具文上报,送往京城。宰相接下圣旨,怎敢怠慢,立即传达。方丈不忘皇恩,取“圣旨”“恩泽”之意,改“和尚庙”为“圣恩寺”。知县特地书写了《圣恩寺》匾额,红底金字,庄重严肃,悬挂正殿。此寺,毁于民国初期,但埭名一直传至今日。
圣恩寺埭季市镇石榴村有个圣恩寺埭。传说在明朝晚期,有个因劫富济贫的“要犯”被江南官府查缉,他闻风而逃隐名埋姓来到界河南岸的和尚庙内,皈依佛门,削发为僧,苦行修炼,持斋布施,以求来世有个好报应。那辰光,和尚庙位于水网地区,百姓常以舟代步,有几座木桥是用树棍搭成,摇摇晃晃,破破烂烂。这和尚除参与坐禅诵经外,还担负挑水、种菜、购物等杂工。正因他常在庙外劳作,在五年多中,就救活落水儿童和老年人七八名。和尚见义勇为的功德,不胫而走,名声鹊起。有年夏天,接连下了两天大雨,屋倒田淹。知县来到和尚庙附近查看灾情,听到这个舍己救人的事迹后,立即具文上报,送往京城。那时明朝已亡,清朝皇帝见他为民做事,提起御笔批道:“拨庙银一千两,予以重赏。”宰相接下圣旨,怎敢怠慢,立即传达。知县也划出五十亩作香火田,以租养庙。方丈收到一千两银子后,与地方绅士磋商,拆除旧庙,前建山门,后遗正殿,左右砌厢房,四周打围墙,重塑了阿弥陀佛像,僧侣再增添两名。庙内香烟袅袅,经声不绝。方丈不忘皇恩,取“圣旨”“恩泽”之意,改“和尚庙”为“圣恩寺”。知县特地书写了《圣恩寺》匾额,红底金字,庄重严肃,悬挂正殿。此寺,毁于民国初期,但埭名一直传至今日。(徐汝明)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