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居正故居

  同学三清大清早来宾馆看我,问我有什么安排。想去荆州古城随便拍点照片的我就对三清说,那就去古城瞎转转,你把我撂在东门的任何地方都行。于是三清把我送至新东门城墙口。我下车抬头一看,屹立在我跟前的是一座巍峨的“江陵碑苑”的石牌楼,再往里面一看,远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院落,门口上有“张居正故居”几个金色大字。一直就踅摸着游览“张居正故居”的我,这时真正体会到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味道,如果做对联,我肯定再加上一幅横联“歪打正着”。

  张居正,何许人也,可能很多朋友不一定知道,因为他远没有“关公”那么有名。平时喜欢看点“帝王将相”之类书籍和历史连续剧的我,也只对张居正略知一二。张居正,湖北江陵人,字叔大,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如果大家去参观过北京十三陵“定陵”地宫,大家肯定知道那里埋的是明代第十三帝“万历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而张居正是那个“破”皇帝的老师和首辅,其官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另外,还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和张居正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叫“海瑞”,算起来, 张居正比海瑞几乎小一轮,尽管官位高于海瑞,但按照今天的称呼,张居正怎么也得称海瑞为“老哥”。

  张居正有两处官邸,一处在北京宣武区(对了,宣武区也没有了,刚合并进“西城区”了)的虎坊桥。俗话说“人走茶凉”,还别说张居正后来还被“学生皇帝”打成了“历史反革命”,“抄家”和“没收”是肯定的。其官邸几经易手,最后辗转到曾国藩手里成了“湖广会馆”。据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多次光临湖广会馆,在此主持召开了 *** 成立大会,最后被改成了“北京市戏曲博物馆”,也算“物尽其用”。

  有句俗语叫“天高皇帝远”,但别忘了还有一句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尽管荆州张居正故居远离北京皇城,但其命运和北京官邸大同小异。走进张居正故居的大门口,迎面的照壁上刻有《张居正故居重建碑记》,有碑文为证:“大明万历初年内阁首府大学士文忠公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垣内,史有明载,言之确凿。当其身后倾遭削籍之祸,家产罚没,儿孙远谪,故居楼台宅院俱废,据称曾改做付舍,成为过往官员居停暂歇的临时处所。入清之后,城垣东部均改为八旗驻防营区,历时近三百年,原址旧宅渐次沦为遗沼荒亭,废池残院。辛亥鼎革,旗营纷崩瓦解,房舍尽摧,屋宇全毁;旋踵日寇入侵,当地屡遭战火荼毒,旧宅荡然无存,原址一度平为机场,再变麦垄蔬畦,其间兴废交替,另人感叹,难以尽言。”

  还没有完,碑记接着记载:“解放后百废俱新,古城旧貌次第改观,人文胜迹均在保护建设的宏图规划之中。尤其是自进入新时期以来,故园父老及旅台乡党顾念桑梓情怀,特在原张居正故居南园旧址修建碑苑,用着珍藏名家法帖,以赞扬乡邦文化的绝世风情,迄今又逾时二十多年。”

  准确的说,荆州张居正故居是在2008年5月迎接奥运圣火之前竣工对游人开放的。故居的建筑为明清风格,南北向,前后四重院落,东房西园。

  我驻足故居大门下面时才发现“张居正故居”几个大字是曾经为新中国副“首辅”的 *** 所题。听说李总理为木匠出身,但书法一看还是很有功底。门口两边有一幅对联“状元榜眼二难登两第”“上相太师一德辅三朝”。读完第一句我立马对张太师肃然起敬,就别说第二句了。要知道我读了十几年的书才考中他老家的一所最“普通高等学校”里的一个“最差”的专业,“差”的连一个女生都不招。

  走进大门的第一个院落,迎面为“太岳堂”,左边为“太师居”。明万历六年,张居正作为首辅,因回乡葬父而离京,“太师居”为张居正回荆州时的居室。因朝政仰赖其主持,当时凡国家大事皆快马报送荆州,张居正正是在此处理朝政,长达四十七日。

  “太岳堂”从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张太岳纪念堂”。门口两边有一幅楹联“一人而为帝王师,双肩能担天下事”,门口上方有一幅匾额 “千古一相”,堂内有明朝大儒李贽对张居正的评价“宰相之杰”四个大字。四周墙上布有“荆州神童”“初涉政坛”“休假三年”“步步高升”“荣膺首辅”“锐意改革”等生平事迹板块。

  看过的几本书都说张居正是个美男,“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可惜那个时候没有照相机,画的那些白描像像不像他还是个问号,但有句话叫“字如其人”,看完石碑上的张居正手迹,我确实相信,他一定是个很帅很帅的“帅哥”。

  据说,张居正在老家荆州修府是有缘由的,小万历皇帝即位不久,首辅高拱遭逐,高仪去世,内阁中没有干活的人了,仅剩张居正和新入阁的吕调阳。小皇帝朱翊钧还挺有招,给两位老师颁发个“奖状”“以示鼓励”,便赠御笔大字于张居正为:“元辅”,“良臣”,赠吕调阳为“辅政”。

  张居正还为此给小皇帝就“御笔大书”写了份报告“谨各摹临入梓,悬匾居第”“当什袭珍藏,永为世宝”,准备“恭建楼堂,尊藏宸翰”,并请小皇帝给其新修楼堂题赐额名。小皇帝一高兴,不仅为他拟写楼名“捧日”和堂名“纯忠”的御题匾额,还为他特颁御笔大字两幅,对句一联“尔唯盐梅,汝作舟楫”,此外,又“特赐御前银一千两,少给工费”。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师的“老奸巨猾”和学生的“年少无知”,应了一句话:姜还是老的辣。

  张居正故居内有好几个园,最前面的一个是“西花园”。花园内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还有一个现在已经难得一见的水车。虽然没有紫禁城内御花园的规模,但确实幽静舒适。

  穿过西花园的北门,这里是“张文忠公祠”。张居正在世时候,建有“世德庆源祠”,祀其先祖。后由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改为“张文忠公祠”。门口刻有一幅对联“隆万年间千载遇,伊周而后一人难”,据说这是多少年后康熙皇帝对张居正的评价和肯定。

  祠堂里面,端着着张居正的塑像。正好这时,有几个游客到此,他们点香磕头。工作人员的装饰更像道观的道士,香客每磕一次头,他就敲一下那写有“佛”字的缸,并说一句祝福语,又有佛堂的味道。

  祠堂的后面是“文昌阁”,院内有一颗长势茂盛的树,叫“祈福许愿树”。树下的牌子上是这么记载的:“此树名女贞树,为张居正幼时亲手所栽。相传生张居正前夕,张居正的爷爷梦见一只白龟迎着月亮而来,张居正出生后,他爷爷在文昌阁修了座神龟池,然后让张居正亲手栽下了这棵树,庇佑神龟。后张居正屡屡高升,当地人称之为神树。当人们有什么心愿之时,都会来到神树前挂上祈福带,到文昌阁拜文曲星。”

  我看看那树,再看看“张居正幼时亲手所栽”几个字,总觉的有造假之嫌。正好这时祠堂里面的那工作人员出来,他的解释倒还是合理:张居正亲手栽的树已经倒了,这是从那老树上长出来的嫩苗。到底是儿子辈孙子辈还是冒领, 以待“张学家”们考究。

  这就是张居正爷爷梦见的白神龟,《神龟池》却是这么记载的:“曾祖怀葛公诚,于太师诞世夜,梦有月坠入水瓮中,流光发色,化为白龟,浮水上曳。有顷,太师生,因名太师白圭,应月精之瑞。”一步之遥,故事情节出入较大,孰是孰非?但好像张居正确实有个少号叫“白圭”。

  有一点肯定是真的,就是当地的人们把他敬为“文曲星”。这一点连不迷信的我都相信,因为在太岳堂我刚看过张太师的介绍:两岁入学,五岁识字,十岁通六经大义,十六岁通过乡试成为最年轻的举人,二十三岁中二甲进士。要知道范进中举“三进三处”胡子都白了。蒲松龄学问大不大?大到能写出《聊斋志异》,但考到72岁都快牺牲了,才考了个“贡生”,比“举人”还低半级。

  张居正故居实际上是在“江陵碑苑”上基础改建的,所以院落周围的墙上有很多碑刻,可以称得上是碑刻艺术之瑰宝,有很多名人手迹。拍下这幅照片是因为每幅碑刻的下面摆着一张茶馆闲置的竹椅,让我想起了《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将排的座椅位置。

  喜欢这幅“楚魂”,苍劲有力。我一面琢磨这两个字一面想着刚才从导游那偷听来的故事: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这九人都是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其实正是古往今来像张居正一样的“湖北佬”铸就了“楚魂”。

  说起导游,参观故居确实可以请导游,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在参观“太岳堂”的时候有一个女导游在讲解,我以为是免费的,就紧紧跟着她,还主动问了好多问题。她开始也把我当成她的客人,很热情也很认真地回答。她的客人走的很慢,当走到祠堂门口的时候,就剩下她和我两个人。我还接着提问,她觉得有点不对劲,反问:“你的朋友呢?”我一愣没有反应过来就实话实说:“我一个人来的,没有朋友!”她立马脸上乌云笼罩,走了。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拍着自己脑袋骂自己。怎么就没有长一个张居正的脑袋告诉她:“我的朋友在后面,马上就到呢?!”

张居正故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一代高僧玄高法师: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

    愿生恶世中度人出苦海前秦弘始三年,冯翊万年一个姓魏的人家。世高满足了愿望,一高兴连名字也改成了玄高,表示彻底背弃世俗,断绝尘缘。秦地高僧昙弘也恰在此地隐居,与玄高十分友善。世子听信谗言,当下便要对玄高动手,河南王不答应,他便将玄高赶到河北的林杨堂山。河南王一时面红耳赤,便立即派使者恭请玄高。

  2. 儿子本想等老子传位,结果儿子死完了,老子还活得好好的!

    秦始皇在位时期,赵佗是秦国的次要将领。楚国灭亡之后,征服百越之战正式打响。第二次,秦始皇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攻打百越,成功。此后,百越之地被纳入秦国版图,设置为三个郡。>赵佗死时,他的所有儿子早已死了。赵佗只能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赵胡。赵佗的传奇,不仅是他奇迹般的活了103岁,还有他的陵墓。

  3. 人生漫漫 需要座右铭相伴

    3、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4. 小年祝福语100条

    小年祝福语100条1、小年到,乐淘淘,家家户户都热闹。人民生活水平高,小年聚会大宴餐。

  5. 济公活佛传奇录七 色不迷情心愈定 酒难醉性道偏醒

    第七回色不迷情心愈定酒难醉性道偏醒却说济颠一直走到小脚儿王鸨头家来,见一娘子正站在门口,济颠问道:「娘子,沈提点在你家里么」娘子道:「沉相公昨夜来的,方才起来,去洗浴了。你要会他,可到里面去坐一会儿等他。」济颠道:「既是有来,我便进去等他一等。」遂一直的上了楼,到王鸨头房里一看,静悄悄的,王鸨头尚未起床,济颠走到床前,轻轻地揭开了暖帐,见那王鸨头仰睡着,正昏昏沉沉的梦魇。

  6. 有眼如盲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ǒuyǎnrúmáng【解释】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出处】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师父,弟子有眼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例子】【相关】百度“有眼如盲”

  7. 生日祝福语_温馨生日祝福语送同学_生日语录

    生日里,最主要的就是开心,怎样用祝福语让过生日的人开心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温馨生日祝福语送同学”,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温馨生日祝福语送同学11.送你一块生日蛋糕:底层附上一生平安,中间放进祝福无限,四周注满吉祥如愿,上面铺满真诚思念,再加上幸福永远,祝你快乐美满!温馨生日祝福语送同学21.一年一年,是岁月流过的痕迹。生日离不开短信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吉祥!

  8. 元元本本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uányuánběnběn【解释】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例子】他把这件事情元元本本地陈述了一遍。【相关】百度“元元本本”

  9. 梦见芦荟开花梦到芦荟开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芦荟开花好不好

    梦见芦荟开花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芦荟开花的详细解说吧。孕妇梦见芦荟开花,预示梦者可能生的是女孩儿。梦见芦荟的案例分析梦见绣球花梦到绣球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绣球花好不好梦境描述:做梦梦见很多芦荟,大的小的很多,但是芦荟的芯都是观音莲的样子。

  10. 《一代宗师》:王家卫的佛教情结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一代宗师》已经是非常好懂的一部电影了。想真正看懂《一代宗师》,需要占有大量的背景知识,需要恶补民国史尤其是民国武林史。毫不夸张地说,花在解读《一代宗师》的时间,将远远超过看电影本身的时间。王家卫解释,电影取景的地方是辽宁义县奉国寺的大雄殿,建于1020年,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在《一代宗师》里徐皓峰解释,这一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死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