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嫉妒之心蒙蔽了双眼,让他们辜负了武王的信任,走上叛乱不归路

周武王驾崩后,年幼的姬诵继承了王位,在这王朝刚刚初建,众多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对于这样一位少年天子来说可谓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幸好武王临终前的安排比较得当,在朝中安排了周公、召公辅佐,在外又有众多姬姓宗亲及灭商功臣的拱卫,让成王这个王位安稳了许多。然而一个大事件的发生让如此稳固体系也产生了裂痕,西周王朝迎来了立朝以来第一次大考验。 成王与辅佐他的周公 这个大事件各位应该都不陌生,正是发生在成王刚继位时的「 ”三监之乱”,历史上还称其为「 ”管蔡之乱”或「 ”武庚之乱”。并且,一看到「 ”三监”、「 ”管蔡”这些称呼,大家没准还能想起笔者之前多次特意留下的伏笔,今天就是要把这层面纱揭开,看看这场叛乱究竟怎么回事。 在说这场叛乱之前,咱们还要先搞清楚一个概念,这就是何为「 ”三监”。说起「 ”三监”,历史上为此一直争论不休,主要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武庚和霍叔处哪个才是三监。到底史书中是如何记载的,学者们又是怎么争论的呢?笔者这就给大家说明一下。 网上很有意趣的「 ”三监之乱”图 首先来看看不支持武庚为三监的史籍:《尚书大传·卷三》提到:「 ”管叔、蔡叔监禄父,武王死……禄父及三监叛”,虽然这里没有提到第三监是谁,但可以看出禄父并非三监之一(禄父即是武庚)。《逸周书·作雒》更是明确写到:「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这里把霍叔列入了三监而非武庚。《帝王世纪》记到:「 ”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这里不但把管、蔡、霍列为三监,还把他们所居位置一一说明了,看上去十分可信。 咱们再看看支持武庚为三监的史籍:《汉书·地理志》中提到:「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可见班固认为三监中并没有霍叔,而是武庚在其列。还有《尚书注疏·卷十二》写到:「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三监:管、蔡、商,淮夷:徐、奄之属,皆叛周”,可见同样是解读《尚书》,孔安国却认为三监其中就包括商的后裔武庚。 《尚书注疏》中所认为的三监 另外,除了上面双方各执一词以外,太史公在《史记》中还发表了自己特有的一种看法。这就是他认为武王并没有设置什么所谓的「 ”三监”,只是安排管叔和蔡叔在武庚身边一起管理殷地之民而已,原文为「 ”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可见一个「 ”相”字,连监视的意思都没有了。 就这三方面的观点,笔者认为「 ”三监”的设置还是有的,并且在下认为三监包括管叔、蔡叔和武庚。但在下并不完全同意《汉书》等说法,认为「 ”三监”是来监视殷地之民的,笔者认为「 ”三监”是以一种2+1的模式存在的。武庚之监,是监管殷都故地百姓,起到安抚的作用;而管、蔡的监,才是监视武庚,并协助安抚、管理殷都之民。所以,司马公才会有管、蔡相禄父之说,因为二人确实有辅助武庚的任务在里面。 至于笔者为何不认为霍叔处也是三监,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不认为武庚为三监的史籍中,也没有明确认可霍叔即是第三监(如前面提到的《尚书大传》)。第二,霍叔的封地比较确定是在山西的霍州,不仅与史书记载的殷商故地以北的邶地方位不同,且离殷都的距离与管、蔡相比要远很多,根本起不到监视的作用。第三,相比较管、蔡这两个明确的「 ”三监”以外,霍叔的处罚实在太轻了。如果霍叔同为「 ”三监”,即使没直接起兵反叛,只要是不明确站在朝廷一方抵抗叛军,就这连带责任和监管不力也够他消受的了,怎么可能既不被迁离原封地,又能在三年后恢复身份呢? 霍叔处像 依在下认为,霍叔很可能并不是「 ”三监”,所以管蔡也好、武庚也好的叛乱与他没有直接关系。而他所犯的就是传播流言,以及在叛军与朝廷对抗时,没有出兵支持朝廷,甚至故意让叛军路过自己封地而不予阻拦的罪过。因此,霍叔由于立场不坚定,导致罪魁祸首被施以重型之后,他也被小小的惩罚了一下。也很可能正是因为霍叔在「 ”三监之乱”后同时被处罚,才被众多学者将其归入了「 ”三监”之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三监之乱”的参与者就是身为「 ”三监”的管叔、蔡叔和武庚,而发起者正是家中排行老三的管叔。因为在武王过世后,管叔在众多兄弟中年纪最长,却没有被武王托孤,相反是四弟姬旦成为朝中的一把手,甚至替成王摄政。这嫉妒之心逐渐转变为愤怒之火,于是伙同蔡叔、武庚合谋反叛。蔡叔支持管叔是因为也不愿周公一手遮天,他也想掌权。而武庚支持管叔就甭说了,商人想借机恢复自己的政权是必然的。 管叔鲜像 经过三方商议之后,管叔、蔡叔去散播流言,引发姬姓宗族对周公的不满,而武庚则策动殷商旧势力徐、奄等诸夷加入了反叛大军。一场轰轰烈烈的叛乱即将开始了,管叔、蔡叔由于权力欲和嫉妒心,辜负了武王让他们监视殷商旧势力的信任,反而与殷人一块闹起事来,真是可悲可叹。既然,三监一方已经发难了,作为代表朝廷的周公又将如何应对呢?今天先到这里,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 ”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 ”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管蔡之乱、何为三监、三种说法、支持管蔡商、无霍原因、霍叔之过、嫉妒之心、管蔡商合谋、辜负武王、反叛朝廷。 关键词云图简史

嫉妒之心蒙蔽了双眼,让他们辜负了武王的信任,走上叛乱不归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历史上那些扶大厦之将倾的功臣,你最佩服哪位(一)

    约4000年的历史,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朝代兴衰更迭。

  2. 周朝列国初创记(十三):罪臣之子前途渺茫?看姬胡如何改写命运

    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说到的这个国家,其实大家早就已经熟知他的国名了,这就是在武王灭商后便分封了的,后来又参与了「”三监之乱”的蔡国。什么?蔡国?这个国家因为叛乱都被周公剿灭了,国君蔡叔度也被流放,怎么现在才讲蔡国的建国录呢?笔者莫非是在讲灭国录吧?各位别急、别着急,在下就是在讲建国录,至于为何此时才讲到蔡国,请听我慢慢道来。蔡国首封国君蔡叔度这个蔡国确实早在周武王时就已经获得分封,并且作为姬姓诸侯也是

  3. 嫉妒之心蒙蔽了双眼,让他们辜负了武王的信任,走上叛乱不归路

    周武王驾崩后,年幼的姬诵继承了王位,在这王朝刚刚初建,众多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对于这样一位少年天子来说可谓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幸好武王临终前的安排比较得当,在朝中安排了周公、召公辅佐,在外又有众多姬姓宗亲及灭商功臣的拱卫,让成王这个王位安稳了许多。然而一个大事件的发生让如此稳固体系也产生了裂痕,西周王朝迎来了立朝以来第一次大考验。

  4. 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他是如何做到的

    周武王——姬发周武王,名发,文王姬昌子。武是他死后的谥号。周文王有十个儿子,武王排行老二。武王同母弟八人,有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丹季载。兄弟十人中,武王和周公旦最有才干,经常帮助父亲处理政事。据《礼记·文王世子》说,武王只比父亲小十四岁。武王即位时,年已八十四。周文王生前的最后七年中,一年断虞、芮之讼,二年伐犬戎,三年伐密须,四年败耆国,五年伐邘,六年伐崇侯虎。

  5. 汤姓起源 汤姓的起源_姓名测试

    汤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为成汤。黎氏族谱_姓名测试成汤,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及,于是又改子姓为汤姓。

  6. 商纣王的儿子有多厉害?他为什么不出名?

    由于这三个国家设立的作用就是监督,所以在周朝他们又被称为“三监”。与此同时享国六百余年的殷商根基深厚,它的政治影响力并未因国家灭亡而迅速消失,在朝歌和其它地方还有一大批心怀故国的百姓,他们仇恨周王朝,无时不刻都在希望复国。在周公旦的扶持下,武王之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由于成王年幼,所以由周公旦代行王事。姬姓子孙和纣王的儿子谋划颠覆大周天下,真是荒谬至极,但在利益面前可没有永远的敌人。

  7. 侄儿的叛乱,导致在家休养的叔父you2再担重任

    他本是帝乙的长子,却因出生时母亲名分尚为妾室,因此以庶子之名不能继承王位。可偏偏侄儿武庚野心不死,和管、蔡等人搞出个叛乱来,使得微子启不得不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的幕前来。这个就目前已知的结果来看,显然微子并没有参加,而且据在下理解,不仅微子没有参与叛乱,武庚叛乱时也根本没有联系过自己的伯父微子。

  8. 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记载不多 但他差点推翻周朝重建商朝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商纣王究竟是不是昏君,周文王是不是虚有其表的问题,主要说的是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历史上对商纣王的这个儿子记载其实并不多,但就是这么个人物,却在周武王死后,差点推翻周朝,重建了商朝。

  9. 蔡叔度陵园 蔡叔的历史评价

    蔡叔度>蔡叔度陵园>蔡侯叔度公陵园是西周时期蔡国第一任国君蔡叔度的陵墓,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城西部,总面积314平方米。>蔡叔的历史评价>司马迁《史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厓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10. 蔡叔度简介 蔡叔的子女后人

    蔡叔本名姬度,世人也称之为蔡叔度,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和周公旦等人的亲弟弟,也是蔡国始封君,蔡姓的始祖。那么,蔡叔度的子女后代是谁呢?蔡叔度>蔡叔度简介>蔡叔,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与管叔鲜、霍叔处挟持武庚作乱,蔡叔度被流放。

随机推荐

  1. 吕布身高是多少?

    吕布身高是多少?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r...

  2. 八面见光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āmiànjiànguāng【解释】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出处】【例子】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见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近义词】八面玲珑【相关】百度“八面见光”

  3. 梦见神指点

    周公解梦梦见神指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神指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生死冤家,双方眼中的对手到底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三国中诸葛亮和司马懿是生死大敌,一个是蜀汉丞相,主管蜀国军政,一个是曹魏太尉,后来篡魏立晋,都是“智近乎妖”的巅峰智者。>>诸葛亮眼中的司马懿:>1.《汉晋春秋》:亮自至,数挑战。两人画风应该是这样的“诸葛亮说,是男人就出来;司马懿回道,我就是喜欢你看不起我,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5. 蚕食鲸吞是什么意思?

    【拼音】cánshíjīngtūn【解释】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出处】《韩非子·存韩》:“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例子】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相关】百度“蚕食鲸吞”

  6. 梦见风湿病

    周公解梦梦见风湿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风湿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喝羊肉汤

    周公解梦梦见喝羊肉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喝羊肉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一位让我感动落泪的古人

    南北朝时代有个沈道虔,从小就很仁爱。有人到沈道虔的菜园里来偷菜,他就避开了躲藏起来,等人走了他才出来。沈道虔曾经到田野去拾荒来贴补自家的生活。一次,一同拾荒的人为了抢一条容易拾到稻穗的路线而争吵起来,沈道虔劝不住他们,就把自己拾到东西全部送给他们。争吵的人感到很难为情。沈道虔在冬天的时候穿的衣服很单薄,有个叫戴禺的就替他做了衣服,连同一万个铜钱送给他。沈道虔祖孙几代人都是恭敬三宝的。

  9. 梦见盗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盗墓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提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梦见盗墓挖出了东西,预示着你最近不适合出门,途中可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发生,要内心有准备。男人梦见墓园,还预示健康长寿。梦见盗墓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10. 二战兵器全集|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苏联76.2毫米00/02野炮

    俄国00/02系列野战炮就属此列。该系列火炮中最早诞生的是76.2毫米00型野战炮,普提洛夫军械厂1900年开始生产,00型火炮的设计可能源于克虏伯公司,当时俄罗斯许多武器都有克虏伯基因。随着苏联武装部队开始实施...现代化,红军希望对其规模庞大的老式炮兵进行现代化升级,00/02型野炮首当其冲。无论如何,这些更新升级过的野炮统一编号为02/30型,这两种火炮都是当时红军制式野战炮,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数量仍很大,德国人缴获了很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