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明朝大臣于谦等人,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削弱皇帝被俘的影响,向皇太后提议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这样身在敌营的英宗就被退位了,虽然后来瓦剌送回来英宗,但是本来注定要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待到死的明英宗,却在景泰八年重新夺得了帝位。当时的孙太后是英宗的亲生母亲,因此,孙太后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可谓煞费苦心。

原标题:受俘后被迫退位的太上皇明英宗是如何再次登临帝位的?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桂强。 >明代宗朱祁钰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带着五十万大军北征瓦剌,本来以为瓦剌军会不战而退,谁知道,土木堡一战,明军惨败,连自己都被瓦剌俘虏。明朝大臣于谦等人,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削弱皇帝被俘的影响,向皇太后提议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这样身在敌营的英宗就被退位了,虽然后来瓦剌送回来英宗,但是本来注定要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待到死的明英宗,却在景泰八年重新夺得了帝位。这是一次意外,还是必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石亨 >首先,明英宗有十分强大的后族支持。当时的孙太后是英宗的亲生母亲,因此,孙太后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可谓煞费苦心。在土木之变之变的第六天,孙太后深知自己的儿子暂时是回不来了,于是当机立断立亲孙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企图把孙子扶上皇位。但是当时朱见深在两周岁,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如果幼主继位,那么国家的前途更加渺茫。于是,满朝大臣议论纷纷,以于谦为代表的一批大臣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来劝说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同意了大臣的意见。然而,她也时刻想着重新扶持自己的儿子登基。等到石亨、曹吉祥等人准备发动政变时,孙太后密下懿旨表示支持,懿旨说:“天子疾大渐,殆弗兴,天位久虚。上皇居南内,于今八年,圣德无亏,天意有在,以奸臣擅谋,閟而不闻,欲迎立藩王以承大统,将不利于国家。”有了太后的懿旨,石亨等人自然更加方便行事了。 >明英宗 >其次,郕王朱祁钰即位后的做法不仅令英宗朝的一些旧臣失望,也令一些忠臣大臣寒心。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祁钰即位后大肆提拔自己的亲信,打击英宗朝的旧臣,这种做法令这些旧臣心中一直存有迎英宗复辟的想法。另外,朱祁钰的有些做法确实有失大度。比如在易储问题上,当时的太子是英宗皇帝的儿子朱见深,但是哪有皇帝不想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却传给侄儿呢!然而满朝大臣明知皇帝心思,却没有一人主动提及这件事,朱祁钰为了获得大臣支持,分赐给内阁学士每人黄金五十两、白银百两。堂堂皇帝为了一己私欲,竟然行贿赂之事,以至于当时的老臣王臣说:“此何等事,吾辈愧死矣”。 >最后,朱祁钰的亲生儿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就一命呜呼,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驾崩是迟早的事,到时必然要选立新君。朱祁钰无后,到时新君很可能还落在英宗一脉上,因此,这也给了石亨等人发动政变的勇气。 >参考文献 >1.任中原编著:中国通史 2.《明英宗实录》 3.张廷玉:《明史》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王雪慧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明景帝明朝历史明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