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宋金战争最后20年: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还要「 ”联蒙灭金”?

导读:「 ”唇亡齿寒”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成语。它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最早就是形容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 当年,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国,虞国一位大臣向国君劝谏说:虞、虢两国,就像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如唇亡,齿必寒。但虞国国君并未听从劝告,最终晋国在灭了虢国以后,也把虞国给灭了。 假途灭虢 在后来的历史上,「 ”唇亡齿寒”的故事,又不止一次的发生过。仅在宋朝时期,就发生过至少两次:一次是北宋的「 ”联金灭辽”,导致北宋也在随后被金所灭;另外一次则是南宋的「 ”联蒙灭金”,结果金亡后,南宋也重蹈了北宋的覆辙。 但是,如果我们还原宋金战争最后20年的历史就会发现:南宋的选择其实与北宋有本质区别,看似违背「 ”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实际上却是十分明智的。 一、宋朝历史上的两次「 ”唇亡齿寒” 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开封被金军攻破,徽钦二帝被俘,一个曾经锦绣繁华的王朝就此终结,史称「 ”靖康之变”。 北宋之所以被金国轻松所灭,除了其自身腐朽没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外部原因,那就是宋徽宗不顾「 ”唇亡齿寒”的道理,选择了「 ”联金灭辽” 的昏招。 宋辽对峙时期 在此以前,宋辽之间已近百年无战事,维持着和平友好关系,然而宋徽宗好大喜功,竟想通过金国的力量消灭辽国,以重金买收中原故土——「 ”燕云十六州”。 对金国来说,一个外强中干的辽国倒下了,暴露在他们眼前的却是更加臃肿无力的宋国。 丛林法则讲究弱肉强食,此时金国不撕毁合约南下攻宋,更待何时? 宋徽宗 而反之,如果宋徽宗当年明白「 ”唇亡齿寒”的道理,支持辽国抵御金国,或许不一定能阻止两国相继覆灭的悲剧发生,但起码能延缓整个历史进程。 历史没有假如,但却可以重演。在将近一百年后,作为北宋延续的南宋,一样面临着这样一个生死抉择: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以后,开始了南下灭金战争,并且如当年的女真人一样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蒙金宋对峙时期 南宋既可以选择「 ”联蒙灭金”,也可以选择「 ”联金抗蒙”。 对于第一种选择,有「 ”联金灭辽”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金国一旦灭亡,蒙古的下一步动作肯定是灭宋;如果「 ”联金抗蒙”,或许两国还有生存的可能。 而南宋的最终选择,仍然是「 ”联蒙灭金”。历史的走向也与上次几乎完全一样,在金国灭亡后,蒙古撕毁合约,南侵攻灭南宋。 虽然从结果上看,北宋和南宋的选择,都造成了「 ”唇亡齿寒”的局面,也最终演变出相似的历史结局。但从过程中看,北宋和南宋的选择,又是大不相同的。与北宋的昏招迭出相比,南宋的选择是明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回溯宋金战争的最后20年,并详细分析之。 金灭北宋前夕 二、金国的「 ”国土补偿”战略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以后,就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发起南下灭金的战争了。 而此时的中原,宋金之间也刚刚经历了一番血战的洗礼。 公元1206年,南宋发起了「 ”开禧北伐”,从四川、荆襄和江淮三路对金国发起了全面进攻。 结果,金国采取避其锋芒、后发制人的战略,在宋军进攻不利之时,发起了全线反攻。 最终,「 ”开禧北伐”以南宋的失败而告终,宋金之间签订和议: 「 ”南宋皇帝称金国皇帝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 ,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 应该说,这个时期的金国占据中原已近百年,女真族汉化程度也非常之高,他们的铁骑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在战力方面,金军依然能保持对宋军的优势。 金与南宋对峙时期 但这也造成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金国人一直将南宋视为自己的大敌,而对蒙军掉以轻心、疏于防范,导致了「 ”后院起火”。 当蒙古人真正大举南下后,女真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路溃败。 公元1211年,蒙古人在野狐岭、会河川大败金军,数十万女真精锐部队付之一炬,金国因此丧失了与蒙军野战争锋的能力。 慑于蒙古人的强大战力,金宣宗不得不迁都开封,放弃了金中都以及北方大片土地。 而随着蒙军进一步南下,原来金国占据的两河、山东等地也相继丢失。 女真人 到了1216年,金国皇帝的实际控制区仅剩下了河南一隅之地。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南宋也趁金国势微,中断了「 ”岁币”,金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此时,金国内部就如何处理与南宋的关系,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结果,主战派一方战胜了主和派,而他们的主张是:被蒙古人夺走的土地,要从南宋身上抢回来,以此来增加金国的战略纵深。 金国不思抵御蒙古人,收复失地,反而整军备武,南下侵宋。不得不说,正因为几十年以来南宋备受金国欺负,金国人才会有这种「 ”神逻辑”。 公元1217年,金国以南宋断绝了岁币为由,大举进攻南宋荆襄地区。 南宋军人时刻 他们的用意也非常明显:攻取荆襄,一方面可以化解南宋对开封的威胁,另一方面则割裂南宋川蜀、两淮战区之间的联系,方便下一步逐个击破。 可是,自认为南宋软弱可欺的金国人,这回碰到了一个硬钉子,他就是负责荆襄战区防务的京湖制置使赵方。 赵方一方面根据荆襄地区的地理特点,依山恃水,打造了具有战略纵深的立体防御体系;另一方面,他还提拔重用了扈再兴、孟宗政、孟珙等将领,他们在随后的抗金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珙,这位被誉为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 ”机动防御大师”的 ... 家,其功绩可与岳飞比肩,不仅亲手攻灭金国,还在后来以一己之力独抗蒙古,是为南宋续命几十年的擎天一柱。 岳飞雕塑 在赵方等人的积极防御下,金军两次侵宋均告失败。而与此同时,蒙军也在多路南下,开封岌岌可危。 在此情况下,金国决定与南宋议和,专心于蒙古的战事。 然而,南宋在经历了两次胜利后,决定与金国斗争到底,史载:「 ”开封治中吕子羽等以国书议和于宋,宋人不受。”(《金史》) 一直将南宋视为附庸的金宣宗大怒,于是再次下诏攻宋。公元1219年,20万金军再次南下,进攻荆襄地区。而南宋凭借着赵方、扈再兴、孟宗政等人出色发挥,再次战而胜之。 眼看荆襄这块「 ”硬骨头”实在难以下咽,公元1220年,金军又进攻淮西,结果在多路宋军的围攻下,又以败北收场。 金国本来想把被蒙古人夺走的土地,从南宋人手里抢回来,没想到却多次损兵折将,一无所得。 蒙古灭金路线 三、金国的「 ”借道入蜀”战略 金军不断在南宋折戟沉沙的同时,蒙古人也在北方不断深入金国腹地,金宣宗采取的策略是:将所有精锐主力集中于河南地区,依靠着一些关隘、天险作为屏障,做困兽之斗。 这个时期的蒙军,虽然野战水平一流,却缺乏攻坚能力。于是,铁木真在去世以前,就制定出了从南宋「 ”借道”,迂回包抄开封的策略: 「 ”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元史》) 铁木真想利用宋金之间的世仇,从南宋借道,攻取唐州、邓州等地,然后直捣开封。如此,金国就会从潼关撤离主力去防守开封,因而顾此失彼,人马疲惫,则金军可破。 铁木真 不过,铁木真显然是低估了南宋的气节,南宋对此提议断然拒绝。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蒙军强行借道,他们攻占南宋在川北的重镇沔州,顺利东进,成功绕过了金军重兵把手的潼关,进入河南地区。 在随后的「 ”三峰山之战”中,蒙军将前来迎战的金军主力全歼。 眼看大势已去的金哀宗,不得不遣使向南宋求救: 「 ”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金史》) 金哀宗这段话说得十分清楚:蒙古灭国40,攻灭西夏以后再攻金国,而如果金国亡了,下一个就是宋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南宋还不明白? 宋理宗 然而,这个时候的情势,与北宋末年已大不相同: 第一,宋金乃世仇,南宋皇帝面临国仇家恨,很难背离天理民意,与金国合作; 第二,此时金军已经丧失了全部主力和绝大部分国土,已是大势已去,南宋与之合作已无必要; 第三,在面临蒙古南侵的情况下,金国不思全力防御,反而进攻南宋,这也让南宋再无可能与金国联合。 于是,南宋断然拒绝了金哀宗的请求。 公元1232年,蒙军围攻开封。第二年,金哀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弃城逃往最后的根据地蔡州。 蔡州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为了不坐以待毙,金哀宗又想出了另一个版本的「 ”国土补偿”战略,即攻取南宋的川蜀地区,依托当地的天险,继续抵抗蒙古。 因为目标在川蜀,这也叫「 ”借道入蜀”战略,而金哀宗所倚重的,是金将武仙七拼八揍起来的十余万残兵败将。 宋蒙灭金 结果,孟珙率军将武仙击溃,金军还没踏入川蜀就已经全军覆没。 金哀宗「 ”借道入蜀”战略的失败,不仅标志着金国再也无法组织起像样的野战力量,只能选择在蔡州坐以待毙,而且,宋蒙两家也开始联手,合力攻击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 公元1233年十月,孟珙率兵两万,与蒙军合围蔡州。公元1234年正月,在宋蒙联军围城三个月之后,蔡州陷落。金哀宗自尽,其遗骨被宋蒙两家平分,金国灭亡。 南宋参与了灭金最后一战,洗刷了百年「 ”靖康之耻”,也实现了南宋历代君王灭金的夙愿。 然而,取代金国的,是更具威胁的蒙古人。宋蒙之战,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结语:南宋选择拒绝「 ”联金抗蒙”,是在金国首先发动不义战争的情况下做出的正义选择。 而且,当时金国灭亡已成定局,南宋选择「 ”联蒙灭金”,还能瓜分一部分胜利果实,为接下来的宋蒙之战拓宽战略纵深。 另外,从情感上讲,南宋坚决选择灭金,也是抱国耻家仇,提升国内士气的需要。 所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南宋这个不顾「 ”唇亡齿寒”而做出的选择,是明智的。 参考资料:《宋史》、《金史》、《元史》

宋金战争最后20年: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还要「 ”联蒙灭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8.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随机推荐

  1. 春节祝福愉快短信

    春节新年到,乌纱帽往你头上掉,老婆看你笑,美眉要你抱,钞票朝你飘,乐得你直喊:要,要,要……新春到来喜事多,合家团圆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体健康快乐多;一切顺利福气多,新年吉祥生意多;祝您好事多!当旧年离去的时候,同时离去的也是所有的不快;当迎来新春的时候,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希望。团聚家人万事福,恩恩怨怨总是情。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温馨甜蜜的时刻,祝你春节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2. 东汉末年第一武将,曾让群臣拜服,皇帝下跪,连董卓都忌惮不已

    三国...名将传,以游戏的视角为您解读真实的历史。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爆发,一时间朝廷上下人人自危,百姓也饱受战乱之苦。就在这种危急之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凭借着一己之力剿灭了三十万黄巾军,延缓了东汉的倾覆。一时之间,天下无人不为之侧目,一个名字也从此响彻了整个华夏大地,他就是——皇甫嵩。将门虎子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叔叔皇甫规是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父亲皇甫节也曾经当过雁门郡的太守

  3. 明成祖和清圣祖的功绩对比,到底是永乐皇帝厉害还是康熙皇帝?

    明朝的永乐皇帝成祖朱棣和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都是属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二代”(康熙也是名副其实的皇二代,毕竟清朝入关的始皇帝是顺治皇帝而不是皇太极。二人也常被明粉和清粉拿来比较,那么二者到底哪个功绩更加突出呢?...大侠为读者老爷们侃一侃,侃的不好大家可以补充,侃错了得罪了明家或是清家,请轻点喷。疆域面积对比明朝:997万平方公里(永乐年间),清朝:1316万平方公里(1759年)。才

  4. 梦见在泥浆里奇自行车是怎么回事?|周公解梦

    做梦是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现象,那么梦见在泥浆里奇自行车是怎么回事?根据原版周公解梦对梦见在泥浆里奇自行车的相关解释进行整理,希望能帮助你尽早走出迷途。

  5. 陶朱公生意经十六字诀 《陶朱公生意经》与大家共勉

    根据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陶朱公生意经》~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至今仍在定陶一带流传。01-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02-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03-价格要证明,含糊争执多。04-赊欠要证人,滥欠血本亏。05-货物要面验,...

  6. 梦见看话剧

    周公解梦梦见看话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看话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负才傲物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ùcáiàowù【解释】指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出处】清·许洽《眉叟年谱·康熙五十八年》:“王凤池彦章殂于龙游官署,貌癯猥琐;陈思洛殂于湖广学院署;张自服于徽州馆,皆负才傲物者也。”【例子】无【相关】百度“负才傲物”

  8. 带有综字的成语

    包含有“综”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研机综微——研究综合事理的深奥精微之处。发综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参伍错综——指交互错杂。综核名实——综:综合;核:考核;名:名声;实:实绩。全面考核事物的称说是不是与实际相符。错综复杂——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9. 怅然自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àngránzìshī【解释】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例子】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自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相关】百度“怅然自失”

  10. 彭玉麟故居资料 彭玉麟的后人都是谁?

    “退省庵”是同治八年(1869)为清朝 “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彭玉麟的故居。整个建筑宏伟大气,分为门厅、南厢房和北厢房三个部分,建筑用材古朴庄重,与彭玉麟身上的人格魅力一脉相承。彭玉麟,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是今天湖南衡阳人氏。作为一介书生,彭玉麟却走上了为将为帅的沙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