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片诚心 三支清香

香炉中大把大把的香燃得烟雾缭绕,慢慢升腾在寺院上空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动的扫把分开晨雾,卷动着山门石径上的落叶,不时口里呢喃着:“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池中有鱼钩不钓,笼中有鸟常放生......”香炉中大把大把的香燃得烟雾缭绕,慢慢升腾在寺院上空,又渐渐化散在充满水分的空气中。大殿里磬声悠扬,香客们虔诚礼拜,拜罢,便跪在蒲团上合十,念念有词。亭边的茶炉上,铁壶里的水开了,滚着热气。老和尚冲了一杯茶给小和尚。小和尚端起茶碗,不怕烫一样地喝了起来。远远看见香客们,争先恐后地在香炉边,焚香祷告,小和尚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一脸的疑惑,他看看老和尚却欲言又止。老和尚品了一口茶道:“足下有什么为难吗?”小和尚:“师父,我在想,这么多人在求菩萨,求佛祖,那么到底谁能有求必应啊?”老和尚爽朗地笑了,“原来,你是替菩萨操心啊!”小和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笑了。“我来问你,烧香多好呢,还是烧香少些好?”老和尚望着。小和尚想想道:“师父,不以分别想,烧香多少自然都一样。”“那好我再问你,是懂得惜福好些呐,还是不惜福好些呐?”小和尚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惜福好了。”“是啊。”老和尚再为小和尚满上一杯茶。“一个懂得惜福的人,不会拿着大把大把的香去殿堂前与佛菩萨做生意,不会推敲求什么与如何还愿,本来烧香是通过这个形式来摄受心念,如今反而助长了贪念,这不是佛教的本怀。”“师父,那么烧香祈愿,不会有感应吗?”小和尚诧异地问。“我问你这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老和尚不紧不慢地说道。“哀大莫于死心。”“是不是心的迷失?”老和尚笑着点点头,“当人迷失心念时,只有依仗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来面对困难,树立信心,改造当下。只是佛菩萨无时无刻不在给予众生的关怀,许多人因此走上了正信的修行道路,从而利益了周边的许多人。佛前的祈愿,不仅是对未来的一种寄托,更是对之前行为的检视与反思,从心开始觉知,这便是最好的感应,终其究竟,不昧因果。”小和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师父,我想明白了,寺院早晚功课都是三支清香,从来不曾见什么高香、大香,这些巨大的香,其实都是内心贪欲和好胜心的变现。”老和尚爽朗地笑着道:“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亭中,老和尚与小和尚泡茶依旧;亭下,香客如织,喧嚣一如往常。世间的道理,往往就这样不经意间,随意流转到自己的身边,触手可及。风来,竹叶摇动,日光穿透竹林,投下许多光斑,投影在老和尚粗布的衲衣上,投影在老和尚盘剥着念珠的手中,也投影在小沙弥仰望老和尚的脸上,他眯着眼,听着老和尚的字字珠玑。当然,这光斑也投影在青瓷的茶杯里,茶汤清澈而明净,日光洋洋洒洒地遍布山林、古刹,撩动着风中的青青翠竹,注目着古塔旁的叶叶黄花。依稀又听到老和尚说:“三支,便是三支。”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片诚心 三支清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谁是野蛮人?

    野蛮人——这个词今天常指不文明的人或邪恶的人及其罪恶行为——起源于古希腊,最初只指来自外地或不讲希腊语的人。今天,这个词的意思与它最初的希腊词根相去甚远。

  2. 形容痴情的诗词 | 历史新知网

    形容痴情的诗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3. 家人的感应

    下面说说我家人的一些情况。而且家人学佛之后,家运也日渐兴隆,几件大事情都顺利解决了。而妈妈还出现了几次的感应梦。用她的话说是无法形容那种感受,是从没有过的一种快乐。后面目睹和经历了家中的这些事,她们也开始有了向佛之心,我就劝导她们念观音。诸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庇护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4. 洞房之夜,纪晓岚随口说出一句诗,就让围观群众一哄而散

    >曾经有人在沧州挖开了一座古墓,整个墓室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墓室里面发现了七具女尸,对此,有人认为,这就是纪晓岚的墓地,而里面的女子就是当年纪晓岚的小妾。>>众人一听,就立即明白了纪晓岚的用意,于是识趣的纷纷离开了纪晓岚的洞房,给纪晓岚腾地方了!

  5. 我想未来去爱一个能给我正能量的人

    和ta在一起,有足够安全感,不会担心下一秒就失去;和ta在一起,我变得积极乐观,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爱;和ta在一起,我不用小心翼翼生怕说错做错换来争吵和冷战;关键是,和ta在一起,我终于又笑容常挂脸上了。这样的ta,让我很知足安心。

  6. 郝鹏举是谁?背信弃义的 ... 将领,最后兵败被俘

    蒋介石亲自下令,羁押严惩。就这样,在日军投降后,郝鹏举摇身一变成为国民...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1月15日,郝鹏举以开会为由,逮捕了几名亲共的高级军官,并下令抓捕新四军联络处的十几名代表。但郝鹏举在苏联的老同学,新四军秘书长朱克靖同志却被其抓获,送到徐州邀功。

  7. 梦见自己是蛇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是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是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过生日是什么意思梦境解析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破解,梦见过生日是什么意思梦境解析:生日就是寻找自我存在的意思,如果生活中感觉自己受到冷落,就可能梦见生日。梦见生日,意味着希望得到观注、关怀,过生日的时候,朋友亲人都围着。或暗示著确定自我,生日是自己的节日。梦见母亲过生日,意味着著自己非常关心母亲。周公解梦梦见...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燎如观火是什么意思?

    【拼音】liǎorúguānhuǒ【解释】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例子】无【近义词】燎若观火【相关】百度“燎如观火”

  10. 中國之一善書《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爲“中國歷史上的之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爲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中國人的骨子裏,始終存在一個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袁了凡認爲,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財得財,求子得子,萬事如意。在這本書中,袁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