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名家名品]烟云供养——陆俨少行草书诗稿近现代陆俨少草书中堂近现代陆俨少钴鉧潭西小丘记近现代陆俨少行草诗稿近现代陆俨少行草轴近现代陆俨少行书册页近现代陆俨少行书联陆俨少先生在国画上的成就已被世人认知,挤身大师行列。从陆俨少大多数书迹来看,对这二帖的领悟最有心得,受益最大。读此文字、让人怀疑林散之正是评价陆俨少这件作品的。陆俨少学书的目的和许多老画家一样,最终是为了画好画。
[名家名品] 烟云供养——陆俨少行草书诗稿
近现代陆俨少 草书中堂
近现代陆俨少 钴鉧潭西小丘记
近现代陆俨少 行草诗稿
近现代陆俨少 行草轴
近现代陆俨少 行书册页
近现代陆俨少 行书联
陆俨少先生在国画上的成就已被世人认知,挤身大师行列。其书法成就也相当高,但影响远远低于他的绘画,不少人感叹其“书名被画名所掩,”更有人认为“陆先生虽是当代山水画大师,但他的书艺绝不在他的山水画之下,骎骎乎恐在其山水画之上”!(俞建华语)。陆俨少自己亦不无得意地说过:“予尝有志学书……书虽末艺,然能嶷然自喜,独立门户,无所依榜,而点画之间,提按转折,舒展恢廓无遗憾,盖旷二三百年而或无一人焉。予无书名,然每私自与今之善书者比,进而窃与古之大家相高下,则亦无甚憾焉。而为画名所掩,又不表襮于人,故知之者甚鲜。然知与不知,予之书固在焉,后之人可以考论,则庸有伤乎。”读陆翁语录,不禁让我想起当代书家林散之,林先生对自己的书法成就很自负,认为在功力上可以与祝枝山相颉颃。以陆、林两人书法水平衡量,两人所言皆非妄语,而是符合事实的真话。
陆俨少先生曾自述学书经历:“初学魏碑,继写汉碑,后来写《兰亭》,最初学杨凝式,旁参苏、米,以畅其气。”陆先生临 ... 魏碑范本是《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张猛龙》等,三、四十岁时曾写过一阵“似隶非隶的书体”,被乃师冯超然先生讥为“天书”。五十前后,开始认真学习《兰亭》,日以两过为日课,从此走上了书法正途。在陆俨少成熟以后的作品中,当年学魏碑大概给他带来了一些腕力训练之外,在字迹上已没有了任何痕迹存在。隶书作品中、晚期均写,题画、独幅都有,后者较少,但有自己的风格。陆书最被人称道的是行书和行草,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有时还能隐隐约约看到《兰亭》、杨凝式、米芾的影子。
现存杨凝式数帖面目不尽相同,《韭花帖》近《兰亭》,《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近颜鲁公。而《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则超迈唐人,直入晋人堂奥。从陆俨少大多数书迹来看,对这二帖的领悟最有心得,受益最大。
关于陆书之妙,我们不妨借助一件作品来进行赏析。行草书诗稿,纸本,28.5×39厘米,书于1982年,陆先生73岁。此作不大,因是诗稿,更接近于自然平和的书写状态,然此作是赠与行家的,自非敷衍之作。近读《林散之笔谈书法》,其中有谈草书的一段话:“草字要写得圆,不能有角。要大小搭配得好,要让得开。有的行写斜了,但仍然好看,蘸一次墨可以写好几个字,枯了还是润的,但不弱,仍然笔笔圆。笔一转,又有墨了,还能写几个字。”读此文字、让人怀疑林散之正是评价陆俨少这件作品的。陆俨少曾说:“做画用笔要毛,忌光。笔松乃见毛,然后有苍茫的感觉。”作画如此,写字也如此,陆俨少极少论书法,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画论当作书论来读的。当我们面对陆俨少这件作品,一时又很难条理明晰地分析出哪笔好、何处妙来,说陆书字字珠玑可能有点夸张,说其混然天成、意境深邃等,虽没什么错,但很难搔到痒处。或许能具体分析出好坏的作品本身就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故而老子感慨谓“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吧。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光务虚,比如这件作品最大的特点就在墨的干湿枯润运用上,真正是老手所为。并略有几分陆机《平复帖》的味道。章法自然随意,全篇如风吹柳叶,摇曳生姿。笔法松活,舒卷自如,神出鬼没。简单概括一下陆书,不外“活”、“韵”二字,“活”表现在随机应变、不主故常、新意不断。“韵”则格调高迈,近于晋人书格,便是“韵”的具体表现。
陆俨少学书,有自己的一套,他说“予之学书,不规矩于临摹,端在熟读古法书,以指划肚,记其点划结体,然后勤学背写。断行片纸,适兴弄翰,务使手指使转自如,而臻精熟,再运气以沉丹田,顺势而行,大小、虚实、枯湿相间,而行气自出”。可见陆俨少学书主要用心法,再辅以技巧的训练,最终功德圆满。
陆俨少学书的目的和许多老画家一样,最终是为了画好画。他谈作画用笔时说:“笔毫是柔物,但下笔要如刀切……用笔能‘ ... ’,才能沉着痛快,才能免去甜、赖、疲、瘟诸病……做到这点,不是想做就做,想能就能。全要靠平日不断的训练,而写字是最好的训练办法”。陆俨少曾提出“四三三”学习法,即“读书四分、写字三分、画三分”。可见陆俨少用在写字上的精力不比绘画少, 他在书法上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也就释然了。
陆俨少(1909—1993)字宛若,上海嘉定人。早年从王同愈学诗文、书法。从冯超然学国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曾任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画院院长。出版有《山水画刍议》、《陆俨少山水画集》、《陆俨少画集》、《陆俨少书法精品选选集》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