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黄侃黄侃师承章太炎、刘师培,为人放浪形骸、性格乖张、桀骜不驯又爱...,尽管在私生活上不检点,但老师章太炎还是对他喜爱有加。黄侃与章太炎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1906年5月章太炎到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民报》总编辑。时中国留学生聚居东京逾万人,竞趋章太炎门下请业。黄侃也随众往谒。刚到门
黄侃 黄侃师承章太炎、刘师培,为人放浪形骸、性格乖张、桀骜不驯又爱 ... ,尽管在私生活上不检点,但老师章太炎还是对他喜爱有加。 黄侃与章太炎 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 ... ,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1906年5月章太炎到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民报》总编辑。时中国留学生聚居东京逾万人,竞趋章太炎门下请业。
黄侃也随众往谒。刚到门前,见壁间大书四语,曰: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这本是引用东汉戴良的话,黄侃见后,觉得章太炎太狂妄,殊难接近。这一次黄侃见章太炎,并没有但愿一识韩荆州之想,想来两人都是孤傲之人,后来有人形容这一对师生为一对疯子。
黄侃经常看《民报》,对章太炎的文章极为钦佩。章太炎的文辞渊雅,立论以经史为根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为革命派的喉舌。因为刊有章太炎的文章,报纸在留学生中很受欢迎。
通过对《民报》的不断阅读,黄侃对章太炎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渐渐消除了误解,从此,他也不断为《民报》撰稿。千里马总会遇到伯乐的赏识。一天,章太炎看到黄侃写的一篇文章,大加赞赏,立即写信约见,许为天下奇才。章太炎与黄侃结识,或许也有宋教仁的引荐。
1907年秋,章太炎听说黄侃将归国省亲,对他说:务学莫如务求师。回顾国内,能为君师者少,君乡人杨惺吾(守敬)治舆地非不精,察君意似不欲务此。瑞安孙仲容(诒让)先生尚在,君归可往见之。黄侃未立即答应。
章太炎说道:君如不即归,必欲得师,如仆亦可。黄侃遽然起,即日执贽往,叩头称弟子。随即偕苏曼殊搬入小川町章太炎住所,日相追随,在学习音韵、说文的同时,积极为《民报》撰稿。章太炎亦感黄侃聪敏颖悟异于他人,尝叹曰:常言学问进展,如日行千里,今汝是一日万里也! 黄侃反讽陈独秀 1908年前后,陈独秀到东京民报社章氏寓所造访,钱玄同和黄侃二人到隔壁回避。
陈、章二人闲谈时,谈到清代汉学的发达,陈独秀列举戴、段、王诸人,多出于苏皖,颇为苏皖人自豪。后来话题转到了湖北,说湖北没有出什么大学者。正在隔壁屋子里的黄侃突然跳出来反诘道: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陈独秀听了默然而去。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