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怀柔蒙古”与「 ”中华卫藏”:五台山的历史作用

五台山自元代兴始喇嘛教之后,到了明清时期,便发展到了与汉地佛教等量齐观的地位。明清两代的皇帝,都非常崇信佛教,因此,明清时期,五台山汉地佛教一直常盛不衰,喇嘛教更发展到在全国占举足轻重和独占整头的地位。 一、五台山明代时期喇嘛寺的发展 明代诸帝对佛教的重视,使五台山的佛教又有了新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身僧侣,自然对佛教怀有特殊的感情;以后诸帝,因其先祖曾做过和尚,便也都笃信佛教。 明成祖朱棣尤其喜欢佛学, ... 万机之余,常恭楷抄写经卷,现在尚存他抄写的《文殊师利菩萨神咒》等佛经四十一种。为了笼络蒙藏少数民族,他又十分重视喇嘛教,因此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五台山,在明代又有了新的发展。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为了增进同蒙藏少数民族的友好联系,派人到 ... 迎请 ... 地区的名僧哈里麻到京。次年,封为 「 ”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 ”大宝法王”。 哈里麻以「 ”性喜林泉,朝廷之下,恐妨禅业”,不愿留住京城。于是,明成祖 「 ”乃赐銮舆旌幢伞盖之仪,遣使卫送于五台山大显通寺。”同时,又大兴土木,「 ”命太监杨升重修寺宇,并葺育王所置舍利塔(即今塔院寺的大白塔)以饰法王之居”。 哈里麻逝世后,明成想又敇命为哈里麻在显通寺法堂塑像奉祀。哈里麻大宝法王在五台山受到的优渥待遇,表明明代五台山喇嘛教的兴盛。同时,朝廷任命的五台山僧官称「 ”钦依提督五台山兼管番汉僧”。这说明明代五台山有「 ”汉僧寺”和「 ”番僧寺(喇嘛寺)”之分,喇嘛寺和汉僧寺同样并重。 二、明代时期五台山的汉寺的发展 明代五台山汉地佛教的情况,可以从明伏高僧憨山大师的一些事迹中瞥之。憨山太师(1546——1623年),与云栖、紫柏、藕益并称为「 ”明代四高僧”。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全椒(今属安徽)人。十九岁时,在金陵栖霞山庄出家。二十八岁, 「 ”春正月,往游五台山,先求《清凉传》,按迹游之。至北台,见有憨山,事甚佳,因问其山何在,僧指之。喜其秀,默取为号。” 从此,便居五台山钻研《华严经》近十年。万历十年(1582年),憨山已成为华严宗著名高僧。他在五台山显通寺登坛讲说《华严经》, 「 ”净百日之内,常住上牌一千众”,「 ”缁素每日不下万众”。 以上记叙不但记录了憨山讲经会的盛况,同时也说明明代五台山汉地佛教的兴旺。在明代,五台山的寺庙较宋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据万历年间五台山狮子窝寺镇澄法师编撰的《清凉志》记载, 「 ”台内(台怀地区)佛刹,凡六十四所,台外佛刹,凡三十六所”,共达百所之多。 三、绥柔蒙古 满族爱新觉罗氏建立的清王朝,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一样。也特别笃信佛教。清世宗(雍正皇帝):自号圆明居士,非常喜欢禅学,曾从章嘉国师参学,他辑古徳参禅语要,成《御选语录》十九卷,以禅门宗匠自居。乾隆皇帝也是虔诚的佛教徒,自号「 ”长春居士”。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之前,其国号称「 ”满洲”。在满语、藏语和蒙语中,「 ”满洲”与「 ”文殊”读音相同,都读作「 ”曼殊”。 「 ”竺兰宝号(文殊菩萨的称号)与清朝朝号相符,用微亿万年无量福祚也”。 因此清朝对五台山和文殊菩萨怀有非常的感情。从康熙皇帝开始, 「 ”国家绥柔蒙古,特兴黄教。宏启宗门,藉资控驭,是中外乂安,边民享升平之福者逾二百祀。而清凉五顶近邻郊圻,岁或再至。怀柔最先,所以迓休祥而带乐利者,典尤巨焉”。 有清一代,国家非常视利用黄教来加强蒙古地区和中央 ... 的联系。鉴于蒙古族非常尊崇文殊菩萨和崇仰五台山,因此清 ... 就用鼓励蒙古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的办法来融洽民族关系。这种做法,史称「 ”以黄教绥柔蒙古”。 同时,从康熙年间至清末,朝廷还让统辖内蒙古、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藏族)住在五台山镇海寺。这样,蒙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一方面是朝圣,同时也参拜了他们自己的宗教首领,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朝拜五台山的热情,很好地起到了「 ”怀柔”的目的。 朝圣图 四、中华卫藏 在清代,蒙藏佛教徒对五台山的崇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 ”内外蒙古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檀施云集”。「 ”内外蒙古王公台吉,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诚贡献者,不绝于道”。 在清代,由于朝廷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特别崇奉,加之国家利用五台山佛教「 ”怀柔蒙古”,因此,五台山佛教特别是喇嘛教达到了鼎盛。清圣祖时,为了便于皇帝临幸和蒙古王公贵族朝山拜佛,国家对五台山的大部分佛寺进行了修茸,并破格允许五台山寺庙覆蓋黄琉璃瓦。在清代,一般的寺庙建筑是不能随意覆蓋黄琉璃瓦的,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蓋。康熙二十三年三月,清圣祖敕命 「 ”于菩萨顶前后山门,设官永镇。把总(正七品武职)一员,马兵十名,步兵三十名,守护香火供器”。 金顶琉璃瓦图 ​这种情况在佛教四大名山中是绝无仅有的。清世宗雍正时,五台山已有规模宏大的黄庙(喇嘛寺)二十六所,「 ”黄衣僧(喇嘛和喇嘛尼)恒千余人”。嘉庆时,仅菩萨顶一寺就住有喇嘛五百六十ー人。菩萨顶寺最盛时,「 ”内住三千喇嘛”。在清代。五台山的黄教(喇嘛教),在促进汉民族和蒙、藏、满各民族的和陆相处方面。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 ”(五台山)黄教为诸藩部倾心信奉,进关朝山顶礼者,接踵不绝。诚中华卫藏也”。 国家把五台山佛教圣地当成了「 ”中华卫藏”,因此,五台山的佛教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有清一代,五台山的黄教声名煊赫,声震华夏,同时,五台山的汉地佛教也仍然非常兴盛。据光绪《山西通志》记载,清末,全山有青庙(汉地佛教寺庙)七十八所,僧侣人数亦在千人以上。 结语: 明、清两代在五台山大规模兴佛建寺的历史充分表明,五台山佛教的盛衰,是与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 主要参考资料: 《明成祖写经》 《新续高僧传四集》 《憨山老人年谱自叙实录》 乾隆丙午年(五十一年),五台山菩萨顶《乾隆御制碑》 清雍正:《山西通志》卷81《巡幸记》 〔清〕光绪:《五台新志》卷3 袁希涛:《游五台山记》,见《东方杂志》第17卷第23号 〔清〕光绪:《山西通志》卷171《寺观》 〔清〕董诰等:《西巡盛典》卷9

「 ”怀柔蒙古”与「 ”中华卫藏”:五台山的历史作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黄晓明表妹不进演艺圈,今成国乒黑马,人称第一青春美少女!

    提到我国的国球,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乒乓球,我国可是有着「”乒乓球王国”的称号,在乒乓球赛场上夺得的荣誉更是有目共睹。优秀的国乒选手们在乒乓球赛场上留下了不少传奇,不过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乒乓球界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实力强劲新生代运动员,而陈梦就是新生代中...出的一匹黑马。一直关注乒乓球比赛的朋友想必对这名小将并不陌生,陈梦有着国乒第一青春美少女的称号,青春活力的她在赛场上更是大显身手,

  2. 梦见送杜鹃花给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送杜鹃花给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送杜鹃花给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大火烧鬼

    周公解梦梦见大火烧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火烧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女性膳食七建议

    据此,他们推荐一种具有特色的、适合都市女性健美的膳食最佳模式——“一至七”饮食模式,即每天一个水果,两盘蔬菜,三勺素油,四碗粗饭,五份蛋白质食物,六种调味品,七杯汤水。这种以低脂肪的植物蛋白质配膳非高脂肪的动物蛋白质,或用植物性蛋白质配膳少量的动物性蛋白质的...,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相对减少,被公认是一种健美烹饪模式。

  5. 别来无恙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成语造句:(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6. 阴错阳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ncuòyángchā【解释】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例子】他们阴错阳差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近义词】一差二错【反义词】千真万确【相关】百度“阴错阳差”

  7. 梦见辩解梦到辩解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辩解好不好

    做梦梦见辩解好不好?梦见辩解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辩解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辩解,意味着会增薪提职。成年人梦见辩解,则你的健康精神状态开始出现好转,身体状况也较为稳定,小心感冒等小麻烦就可以了。梦见自己辛苦辩解、不断说谎,表示计画将会意外地顺利进行。梦见吃蛋炒饭梦到吃蛋炒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吃蛋炒饭好不好梦见辩论失败,预示树敌太多。

  8. 念念有词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旧指有法术的人掐诀念咒;或指和尚念经以及说祈祷的话等。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9. 尺壁寸阴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ǐbìcùnyīn【解释】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例子】无【相关】百度“尺壁寸阴”

  10. 为什么这位14世纪的中国艺术家要重生

    2011年6月,保利拍卖行在北京举行的古代书画春季拍卖会上,一幅悬挂画卷以621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新世界纪录和14世纪艺术家的绘画纪录,王蒙。可以说是同一位艺术家更重要的作品,可以在“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元代遗产”中看到,这是目前在史密森尼更自由的艺术画廊展出的作品。本次展览以元代为重点,因为当时出现了几种新的主要风格,这是蒙古人在中国掌权的动荡时代,也是外国人首次占领中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