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千虑一得 《史记。淮阴侯传》 楚汉之际,韩信奉命和裘耳率兵数万,北伐赵、代,要想攻下井陉口(在今河北省),再进攻赵国。 赵王和成安君听到消息,就陈兵井陉口,准备迎战。有一位谋士广武君李左君,告诉成安君说:「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当,但是军队远来,补给困难。井陉口形势...
千虑一得
《史记。淮阴侯传》
楚汉之际,韩信奉命和裘耳率兵数万,北伐赵、代,要想攻下井陉口(在今河北省),再进攻赵国。
赵王和成安君听到消息,就陈兵井陉口,准备迎战。有一位谋士广武君李左君,告诉成安君说:「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当,但是军队远来,补给困难。井陉口形势险要,车骑通过很难,粮食一定落在后面。」
他请求率兵三万,从小路抄到韩信后面,截其辎重,而前面大军守住,不和他交战,使他进不能战,退不能回,不到十天就可以把韩信的头取来了。但是成安君是位儒者,主张义兵而不用诈谋,所以不用李左君车之计,而愿与韩信正面决战。
韩信也知道他的处境危险,不便贸然进兵,后来打听到成安君不用李左车的计,才安排下他的计策,传令进兵。结果背水一战,大获全胜,杀了成安君,擒了赵王和李左车。
当韩信的部下,绑着李左车送到韩信面前的时候,韩信不但不杀他,反而亲自为他解开了绳子,请他上堂,向东坐下(古时待老师的礼节),把他当老师一样看待。同时,向他请教,准备北攻燕,东伐齐,要怎样才能成功。
李左君推辞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现在我战败被俘,还能谈什么呢?」
韩信说:「从前春秋时代,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www.lishirenzhi.com)后来到了秦国,而秦国成了霸主。并不是他在虞国时愚蠢,而到了秦国便变聪明了,而是当局能不能听他的话的缘故。如果这一次成安君听了你的话,那末被被擒的该是我了。所以我诚心向您请教,希望您能给我指教。」
李左君便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话虽然未必值得采用,但也不妨提出来供你参考。」
于是便分析当前形势,如果继续向燕国进兵,必然不利,不如暂时休养士卒,先以战胜之余威,劝告燕国投降,燕国投降了,齐国也就不敢抗拒了。
韩信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燕国果然投降了。而不久,也就平安了齐国。
这就是「千虑一得」的典故,是说愚人的各种考虑中,必有一点值得采纳的。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