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有无皆是有一位居士问西堂智藏禅师:「有无天堂地狱?有无佛法僧宝?……」不论他问什么,西堂皆答有。如果不相信有天堂地狱的因果观念,便不是佛教徒了。因此,若没有佛法僧三宝,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已经彻悟已得解脱的人,可以说一切皆无,一切皆空。
有无皆是有一位居士问西堂智藏禅师:「有无天堂地狱?有无佛法僧宝?……」不论他问什么,西堂皆答有。居士很困惑:「和尚你这么说是不是错了?我曾参径山和尚,他说一切皆无。」这则故事接下来还有几句问答,西堂问居士:「你有妻子吗?」答:「有。」西堂再问:「径山和尚有妻子吗?」答:「无。」西堂说:「这就对了,径山和尚道无没有错,对你而言,说有才正确。」这位居士明知开悟以后,便能超越天堂地狱,却故意试探智藏禅师的功夫,也可能是他怀疑径山和尚的见地,因此以常识上的问题来问智藏禅师,没想到智藏竟也做常识性的回答。从凡夫的角度讲佛法,因果是一定有的,修五戒十善者生天堂,造五逆十恶者下地狱;有天堂也有地狱。如果不相信有天堂地狱的因果观念,便不是佛教徒了。同时,佛教重视佛法僧三宝,以三宝做为佛教具体的存在。佛是修行福德智慧,已经圆满的人;法由佛说,是成佛的 ... 和道理;僧是清净生活的受持者,是少欲知足的实践者。因此,若没有佛法僧三宝,就不是正信的佛教。问题是,居士曾在径山和尚那儿听到他说一切都没有,当然也对。《金刚经》说:「无相」,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天堂、地狱、佛法僧三宝,都是对于凡夫的角度而说有,即是暂有虚设,而非恒有实有;故于彻悟者的立场来看,天堂、地狱、三宝,心有即有,心空即无。径山和尚为了破除弟子的心障,而以悟者的角度说一切皆无,这位居士认为智藏和尚也会跟径山一样这么说,没想到这两位大禅师,一人说无,一人说有,把他搞糊涂了。已经彻悟已得解脱的人,可以说一切皆无,一切皆空。未解脱开悟的普通人,一定要相信有因有果,样样都有,才会认真努力来改善自己,使自己不断成长。如果认为一切皆无,那就没有着力点;一旦开了智慧,自然而然会发现「有」是假的,「无」才是真的。不过,未开悟之前固然不要说一切皆无、一切是假,但可从理论上接受它,试着用这种空与无的观念,消融自我折磨的烦恼执着,也是满好的。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