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电影皇帝邵逸夫

在香港,邵逸夫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香港以至东南亚的居民,虽然不一定都认识他,但谁也不敢说没同他发生过"业务"上的往来。因为,邵氏电影 公司的电影 院遍布多处地方,总计达200家左右。每一天光顾这些电影 院的观众就大约有100万人!在过去半个世纪以至未来的岁月中,只要你看电影 ,免不了遇到邵氏电影 公司的影片!邵逸夫从事电影 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已无法精确统计,单说他设在香港的邵氏电影 制片厂,20多年来所摄制的影片就有1000余部。邵逸夫真是名副其实的"电影 皇帝"!邵逸夫名列香港十大超级富豪之中,曾有记者问他到底有多少财产,邵逸夫自己都说不清楚。不过据知情人 估计,他的财产总数当在90亿港元以上。>电影 皇帝邵逸夫的祖籍是浙江 镇海。他1907年出生在上海,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他的父亲邵玉轩是上海有名的染坊老板,生意经营得很好,家里很有钱。邵玉轩好像就和电影 有缘,有一次他与朋友出去游玩,一块看了场电影 ,立刻被电影 吸引住了。当时电影 刚刚进入中国,虽然还是无声电影 ,也被老百姓看成神奇的玩艺,谁都弄不懂那么一块白布上,怎么会凭空出现山水树木、活人畜牲!但邵玉轩与众不同,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去打听电影 的知识,把它当作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当别人还在为电影 作口头义务宣传的时候,邵玉轩已经捷足先登,打起了电影 的主意。1920年,上海"笑舞台"剧院的老板因为无力还债,只好把"笑舞台"抵押出卖。邵玉轩便派当律师的长子邵醉翁接收了"笑舞台",不久就经营起电影 片子的进出口生意,开创了邵氏家族电影 事业的先河,充分体现了他作为精明商人的心计。>邵逸夫兄弟后来纷纷投身电影 事业,无疑是父亲的影响。>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来就十分喜爱戏剧艺术,常常自己写个剧本,让家里养着的演员排演。接触到电影 之后,他就开始筹拍电影 。几个小弟弟邵屯人、邵仁枚和邵逸夫更是高兴地整天围着他转。后来邵醉翁创立"天一影片公司",几个弟弟也都加入进去。>天一影片公司所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邵醉翁自己编排的戏剧。这部影片花了邵家2000大洋,但就是这白花花的2000大洋,像雪球一样,滚出了邵家不可一世的电影 事业!>邵逸夫进入"天一",哥哥并没有让他当小老板,而是把他当成普通员工,分配他去干后勤。戏院的后勤很难搞,除了打扫卫生,管理演员的道具,还要随时打杂。摄影师和演员总是派头很大,把后勤人员支使得团 团 转。有时为了借一件道具,邵逸夫要跑几十里路。弄得不好就要挨 ... ,还不敢向哥哥诉苦,因为哥哥不但不会袒护他,还会责备他:"谁叫你那样笨?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还想干大事业?"邵逸夫是个好强的人,每次后勤出了问题,他总是自己承担责任,主动向演员、职员征求意见,取得演员的支持。半年以后,邵逸夫终于成了个好后勤!>后来,哥哥又把他派去放映组,专跑片源。两年以后,邵逸夫几乎于遍了天一公司的所有部门。正是这种全面的基本训练,使他后来主持电影 公司时,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天一影片公司属于小影片公司,这类公司当年过于追求商业利润,拍起影片来粗制滥造,弄得整个电影 业的名声都不好,生意一落千丈,引起了其它影片公司的不满。1927年,领导中国影业的"明星公司"老板周剑灵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友联"、"上海"和"华剧"6家大公司,联手组成"六合 影业公司",与南洋影片商集团 订合同,一致不买天一影片公司的影片。这就使邵家的天一公司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这时,邵逸夫的三哥邵仁枚接管了天一公司的营业经理职务。他比大哥更多些经营头脑,首先想到的是为公司的产品找到销路。他对着地图苦苦思索,究竟该向什么地方去谋求发展呢?邵逸夫在一边笑话他说:"你的手已经划到外国去了!"这句话反而提醒了邵仁枚。他说:"外国怎么啦?外国人也要看电影 的么!"他认真分析说,东南亚一带华人多,中华文化影响也大,久离祖国的华侨思念家乡,也许那里正是国产影片的好市场呢!大哥邵醉翁也动心了,当即一拍桌子,说:"去!我们就是要打到国外去!">邵仁枚带上几部天一公司的影片,乘船去了新加坡。可是,新加坡的各个电影 院却像约好了一样,都不接受他的影片,理由是从来没听说过这家公司。邵仁枚焦头烂额地回到旅馆,一筹莫展。幸亏后来有热心人把原因告诉了他,原来新加坡的华侨多数是广东、福建人,排斥其它地方的人。邵仁枚一听有了办法,他发现新加坡华英戏院老板孔先生是宁波口音,便与孔先生攀乡亲。孔先生终于答应把戏院租给邵仁枚放电影 。为了打响第一炮,邵仁枚煞费苦心,在影片上映之前大造舆论,使当地华侨都知道要放中国电影 了;同时票价特别低廉,这果然吸引了大量观众,电影 院所有座位爆满,还有人买"站票"进去。散场之后,这些人回去一宣传,使更多的观众拥来,情况比邵仁枚预想的还要好!>邵仁枚忙得不可开交 ,只得拍电报回国,要六弟邵逸夫来当帮手。>当时邵逸夫已中学毕业,见了电报,兴奋得立即赶到了新加坡。邵仁枚对弟弟抓得很紧,不是要他到报社去登演出广告,就是让他到街上去贴海报,尽量扩大天一公司的影响,招徕观众。最使邵逸夫终生难忘的,是和哥哥一起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搞流动放映。他们像苦力一样,扛着电影 机和影片,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众多的农场去放露天电影 。那时的放映设备还很落后,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 放下来,放映人都累得腰酸手痛。更要命的是蚊虫叮咬,奇痒难过。邵逸夫只好坚持一天两次冷水浴,又用胡 文虎的虎牌万金油涂抹全身,总算走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大小乡镇。>兄弟俩越干越有劲,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挂牌成立了邵氏机构,先后买下了美芝路的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 。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邵逸夫明显地成熟了。于是,邵仁枚就把新加坡的事业完全交 给了邵逸夫,自己又到马来西亚去开辟新市场了!>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受到冲击,许多工厂、商店相继破产倒闭,失业工人布满街头。人们连生活下去都感到困难,看电影 的人自然大大减少了。有些电影 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机构同样面临着停业还是维持的问题。在这重大的抉择面前,目光远大的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他们认为,不管经济怎样困难,总还是有人要看电影 的。他们一边让华英等戏院降低票价,吸引观众,一边努力拍摄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也就在这时,知难而进的邵逸夫,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 的建议。当时,西方已经有了有声电影 ,但中国和东南亚还停留在"哑巴电影 "的时代。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 ,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三哥邵仁枚沉吟了片刻,鼓励弟弟说:"那你就动手干吧,我们会支持你的!">然而真正动手干,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有声电影 究竟是怎么回事,邵逸夫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他要的演员没有,机器没有,音响设备没有,连资料都没有,他所知道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些东西在欧洲有、美国有。>邵逸夫决定去美国考察。没有飞机可乘,他只好坐轮船去,上了船就晕,吐得死去活来,差一点把命丢在太平洋上。到达旧金山时,他已经虚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进了一家黑人医院。可是他第二天就从医院里溜走了。>美国之行使邵逸夫大开眼界。他亲身体会到,美国确确实实是个富有的国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物资是美国生产出来的!这里不但有有声电影 ,还有富丽堂皇的电影 院。想想东南亚那些一块白布当银幕、几排板凳坐观众的简陋影院,邵逸夫真是感慨万千!他发狂似地买了大批器材设备,又是一个月的远洋海轮,又是吐得昏天黑地。邵逸夫回到了新加坡,在他的电影 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放映设备是有了,可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一写半个月,可是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两只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遇到了难题,连个请教的人都没有,这方面中国专家还不曾出现,"吃螃蟹"的他是第一个;外国专家身边又没有,要专门从西方请一个专家养起来,他又负担不起!他只好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训练人员,包括他自己。>多年之后,邵逸夫谈到他当时的心境时说,如果有声电影 最后搞不出来,他就要去跳太平洋了!>后来,邵逸夫回到祖国,与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生合作,终于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白金龙》。有声电影 放映出来,声情并茂,已经轰动一方;同时又能使许多买不起戏票的人能领略粤剧表演艺术家的风采,更是大受欢迎!观众对电影 中的人说话都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据说有一次在泰国(时称逞罗)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 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这部影片让邵逸夫赚了大钱,仅在广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是它全部拍摄成本的60倍。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而且也开创了中国电影 史上有声电影 的新纪元。>3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电影 业的状况也同样有所好转。邵氏兄弟趁机放手大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电影 院。同时,他们又向娱乐业发展,先后买下了新世界娱乐场、大世界娱乐场、快乐世界娱乐场等,而且越办越红火。邵氏三兄弟,大哥邵醉翁坐镇上海,三哥邵仁枚坐镇新加坡,六弟邵逸夫坐镇香港,呼风唤雨,相互配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邵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 院和9家娱乐场,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然而,残酷的战争彻底毁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经营20多年创立的庞大产业。邵仁枚躲在一座古屋里,还是被日本侵略军找到,逼迫他到日军把持的新加坡戏院去服务,使他倍受屈辱。邵逸夫被扣上了"拍摄反日电影 "的罪名,抓进了日本宪兵队,差点被 ... 害,幸亏他过去的几个职员设法把他保了出来。>战争终于结束了。然而邵逸夫的两位哥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恢复旧业的重担几乎全落到了邵逸夫的肩上。邵逸夫考察了澳洲和美国,迫切地感到,世界电影 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邵氏的电影 事业不应该只是恢复旧业,而是要重新创立一个全新事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转眼10年过去了。邵逸夫也已年过半百。邵氏机构虽然早已重整旗鼓,但邵逸夫并不满意,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 事业的理想。>他最后选中了香港。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为了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推进他的事业,他决定先在香港建立自己的电影 王国。他乘着汽车在香港转了一整天,看中了清水湾附近一座半荒的山岗,于是投入巨资,将整个山岗买下来。紧接着,成队的机械开到了山下,将整座山岗削成平地,在这平地上筑起了一座电影 城——邵氏兄弟电影 制片厂。>拍电影 少不了导演和演员。再好的设施,没有好导演、好演员也是空的。邵逸夫深感自己最缺的还是人才。他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广告中说:"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 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引进新技术,发掘制片人。本公司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化妆、剪辑、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尽管当时这类广告并不少见,但是邵氏公司的广告却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东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怀当他的《电影 周刊》主编。《电影 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特别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国际影坛消息"等栏目,使影迷们如醉如痴,紧紧盯住邵氏公司的新影片先睹为快。>就在这座电影 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 ,其中不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 山美人》,因为他预测古装片会受观众欢迎。然而财务人员一做预算,便劝邵逸夫放弃这部片子,因为至少要花100万港币!财务人员想的是,万一这部片子拍得不成功,邵氏公司就有瘫痪的可能。但邵逸夫想的却是,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果然没有辜负邵逸夫的厚爱,《江 山美人》一炮打响,创当时香港电影 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 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 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省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湾省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当时各种报刊争相发表文章评论邵氏出品的电影 ,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到70年代初,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家邵氏影片的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用邵逸夫的话说,邵氏公司挂起了"太平洋银幕"!>60年代,是邵逸夫开创电影 王国的黄金时代,邵氏公司网罗了大量编、导、演人才,每年都能拍40多部故事片。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 节 ... 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了中国电影 史上的高纪录。>有人说,邵逸夫是世界上拍电影 最多的中国人,也是世界上看电影 最多的中国人。他每天都要看几个小时的电影 ,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一天看9部影片。他投身电影 事业长达60年,谁也没法计算他一共看过多少影片。他不但看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也看别人的影片作为借鉴。有时他晚上有空,还会自己开了车到街头的电影 院去买票看电影 ,其实他不光为了看电影 ,还注意看观众的反应。好的电影 和差的电影 ,他同样注意看,因为他要了解,好电影 究竟是怎样好法,而差电影 又差在哪里。所以,他看每一部影片都是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瞪大眼睛注意银幕上的每一个细节。他在样片室中看样片时,不喜欢有人坐在他的前面,也不喜欢有人来打搅。据说有一次他正在看样片,有人从新加坡打长途 ... 来报告一说他的大儿子被绑架了,他也只是问了一句:"有没有受伤?能不能用钱解决?"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就挂了 ... ,继续看他心爱的电影 了!>作为亿万富翁的邵逸夫,早已不把赚钱放在心上,但他对怎样花钱却很注意。有人说他是"不为赚钱为花钱",他每年捐出的款都很惊人。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创立了香港"邵氏基金",用于提高社会福利,援助需要援助的人。据统计,邵氏基金历年来捐出的款项已超过8亿港元。1985年以来,邵逸夫又多次捐款支援中国大陆 兴办教育事业,到1992年初,他捐资兴办的教育项目已达84个,总额达5亿多港元。>为了表彰邵逸夫多年来对中国内地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1990年6月,中国 ... 在香港举行了"邵逸夫星"命名颁授仪式,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冠名为"邵逸夫星"。这位电影 皇帝,将随着这颗行星的运转名扬千古!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电影皇帝邵逸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小丑》只是"超级英雄"的另类版本

    对于喜欢电影的观众来说,近期关于电影《小丑》的种种讨论可谓是一桩重要文化事件,让近期比较平静的舆论场再度掀起讨论的热潮。在IMDb网站上,《小丑》的评分是8.8,而国内的豆瓣网,《小丑》评分一度高达9.1,标注想看的人已经达到几十万。

  2. 《小丑》反好莱坞吗?它只是「 ”超级英雄”的另类版本

    对于喜欢电影的观众来说,近期关于电影《小丑》的种种讨论可谓是一桩重要文化事件,让近期比较平静的舆论场再度掀起讨论的热潮。在IMDb网站上,《小丑》的评分是8.8,而国内的豆瓣网,《小丑》评分一度高达9.1,标注想看的人已经达到几十万。

  3.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中国有一奇人,他24岁时乘船遇海难,差点葬身鱼腹,他大难不死,后来活了107岁。他还被封为爵士,成了大富翁,为国捐款100亿!欲知此人如何传奇,且看本期详细分解。

  4. 《我和我的祖国》黄渤角色为何口音奇怪:出生在天津,祖籍在广东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第一个小故事是由管虎执导的《前夜》,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黄渤饰演的林治远等人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开国大典上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的故事。

  5. 经典电影《渡江侦察记》:历史上的「 ”渡江侦察记”是怎样的

    电影《渡江侦察记》于1955年在全国上映,并引起轰动。电影《渡江侦察记》剧照和电影里...小分队过江不同,历史上开展渡江侦察的是一支上千人的部队。历史上这支为我军渡江侦查敌情的是华东野战军二十七军组建的一只先遣队,先遣渡江大队由军侦察营一、二连和三连六跂炮班,加上七十九师、八十一师的三个侦察班组成,总计300余人,其中大多数是北方人。电影《渡江侦察记》剧照这无疑是对这些北方战士的挑战。

  6. 「 ”彩色4K”开国大典!《决胜时刻》修复珍贵影像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由黄建新监制导演,宁海强共同导演的电影《决胜时刻》将会还原这段紧张,又让人难忘的历史。更让人激动的是,电影特地修复了开国大典的彩色画面,届时国内观众走进影院便能首次在大银幕上感受高清4K开国大典这一珍贵的历史影像。

  7. 纵横百年,世纪末最后的大亨传奇

    第一次听到逸夫这个名字,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的图书馆叫逸夫图书馆,当时还以为是我们学校的特色。

  8. 尘封近七十年后修复,这部国宝级纪录片终于重映

    19日晚,国宝级珍贵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重映礼,观众有幸通过这部刚刚修复完成的纪录片,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氛围。展现百姓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为记录新中国成立的历史,1949年到1950年,前苏联派出两个摄制组,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一起联合拍摄了三部彩色纪录片,其中包括《解放了的中国》,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

  9. 安徽合肥:解放初期仅一家电影院,到今天拥有近百家特色各异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仅有一家电影院及戏曲舞台,到如今已拥有近百家特色各异的电影院与多个戏剧院;从8mm、16mm胶片电影放映,到如今「”标配”的数字放映、3D体验;从仅限于古装戏单一形式,到如今拥有古装、现代、新编历史剧等种类繁多的戏剧种类呈现。多年来,伴随着合肥人成长的,不仅仅是更多的影剧院,更好的观看感受,那些光影之间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与「”追逐”,更成为一笔笔细数着合肥故事的精神财富。合肥

  10. 老照片风采,72岁的程晓英,曾是第一位主持央视春晚的女明星

    图为程晓英的老照片。程晓英在《子夜》中饰演林佩瑶。1981年,程晓英又主演了一部歌舞故事片《舞恋》,饰演女主角曲木阿芝。在《舞恋》中,与程晓英合作的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张纪中。今天仍活跃在娱乐圈的刘晓庆,就曾经多次主持过央视春晚。但是,第一位主持央视春晚的电影明星便是程晓英。1982年的晚会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主持人就是程晓英和当时非常有人气的男明星达式常。能主持央视的春节晚会,可见程晓英在当年有多大的魅力了。

随机推荐

  1. 梦见吃煎饼是什么意思 梦见煎饼是好事吗 – 周公解梦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是用面粉和玉米粉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也有细面...。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那么,梦见煎饼是好事吗?煎饼,象征成果。梦见吃煎饼,或是自己...煎饼,预示工作将取得进展,或社交能力提高,让人满意。梦见餐桌可能是坏事梦见餐桌将发生什么–周公解梦

  2. 纪晓岚因果故事(10)

    她们见到了周氏,惨绝哀号不已,一个求快死,一个求救命。周氏看到后,既惊惧又痛惜,顿生怜悯恻隐之心,当即出资赎下了这两名妇女。那名被砍掉胳膊的妇女流血满地,看来已经没有救活的希望了,周氏便请人刺其心脏令她速死。另一名妇女则带回家中。一年之后,她果然为周氏生了个儿子。有人说,周氏本来命中无子,这三代子嗣是因为他做了这件善事才传下来的。有一次,这位赛商鞅路经一座表彰节妇的牌坊。

  3. 桀骜自恃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éàozìshì【解释】指强横自负。【出处】《十月》1981年第3期:“他在业务上有时固执,却不像沈巧说的那样桀骜自恃。”【例子】无【相关】百度“桀骜自恃”

  4. 佛陀故事会:改变贪心 种下善根 证得果位

    婆罗门子迫不及待地照说后就得到了世尊慈悲赐予的“拉达”。贪心的婆罗门子闻言喜出望外,马上将“拉达”还于世尊,高高兴兴地到长者家取得了五百嘎夏巴涅。

  5. 门铃

    一位老先生沿街缓慢地行走,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够一个门铃,但门铃太高,怎么也够不到,心地善良的老先生停下来对小孩子说:“我来帮助你打铃吧。”于是他使劲儿打响铃儿,整个房子里的人都听到了...。小孩这时却对老先生说:“现在咱们逃走吧,快!”

  6. 钻木取火和燧皇火神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三皇之首,风姓,简称燧人,尊称燧皇。由于钻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于是人们便把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人尊之为“燧”,称为“燧人氏”。中华民族素有崇拜“鼻祖”的传统,对火的发现者并教会人类使用取火技术的人尊之为“燧皇”与“火神”或“火祖”。

  7. 梦见捕鼠夹

    周公解梦梦见捕鼠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捕鼠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吕四死后堕蛇

    吕四妻子所穿的衣服,已给吕四及恶少们...时...。这时吕四急欲寻找妻子的衣裤,可是已给狂风吹走,飘入河流。吕四急得彷徨不知所措,只得背负著全身...的妻子回家。吕四虽是恶人,也有羞耻心,觉得无脸见人,竟投河...。原来吕妻已回娘家,说明要在娘家住上一个月,再回夫家,岂料娘家发生火灾,无法居住,所以提早回来,这是吕四万万料想不到的,因此发生这样的笑话祸事。

  9. 卫慕双羊儿子_卫慕双羊与德明王_卫慕双羊的小儿子

    同年,卫慕氏生下一子李元昊。卫慕氏一向与夫君夫唱妇随,从无异议。其子李元昊继承王位。1034年,因卫慕山喜,也就是李元昊的亲舅舅,以皇太后卫慕氏为靠山,争夺最高统治权,密谋杀害李元昊。卫慕氏死后,元昊以其不幸病逝为名,予以重葬。

  10. 严限儿童糖果铅含量7岁以下儿童铅中毒风险大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表示,将对儿童糖果中的铅含量做更严格限制,以减少糖果中铅对儿童的危害。根据新规定,FDA为糖果中铅含量所设的新标准为百万分之零点一,比10年前百万分之一点五下降了80%。由于从进口糖果取样检测和其他方面的信息发现辣味粉、罗望子果肉和盐类等可使某些糖果中的铅含量超标,FDA决定重新对糖果的含铅量设限。7岁以下儿童铅中毒风险最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