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安徽合肥:解放初期仅一家电影院,到今天拥有近百家特色各异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仅有一家电影院及戏曲舞台,到如今已拥有近百家特色各异的电影院与多个戏剧院;从8mm、16mm胶片电影放映,到如今「 ”标配”的数字放映、3D体验;从仅限于古装戏单一形式,到如今拥有古装、现代、新编历史剧等种类繁多的戏剧种类呈现。多年来,伴随着合肥人成长的,不仅仅是更多的影剧院,更好的观看感受,那些光影之间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与「 ”追逐”,更成为一笔笔细数着合肥故事的精神财富。 合肥第一家电影院:肥光 今年7月,国产动画电影《哪吒》热映,「 ”圈粉”无数。走进合肥各大影院,更是一片片人潮涌动的火爆景象。虽同样都在放映《哪吒》,但各家影院以不同的特色,满足大家多样化的需求。而在70年前的合肥,仅有一家电影院。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彼时,合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电影院——肥光电影院已停映数月。其最早是在前大街永贞观巷(今益民街)王家大院放映,后来迁至县桥西边赵千户巷里已关闭的安徽大舞台。它曾三易其名,先后叫过「 ”安徽肥光电影院”「 ”安徽省立合肥社会服务处委托办理肥光电影院”「 ”新记肥光电影院”。 合肥解放后,党和人民 ... 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求,鼓励支持肥光电影院的重建事宜。经过努力,原先已破烂不堪的电影院进行了旧院整修,同时,新添置了旧罗拉放映机等基础设备。1949年9月9日,整修后的肥光电影院恢复放映,首映国产故事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此,肥光电影院也成为了合肥解放初期唯一一家电影放映单位。 虽经改造,但肥光电影院依然称不上「 ”大”,放映厅最多容纳800余人。影院主体采取了砖墙、木架、草顶结构。座位分正座和副座,在观影处中间是长条靠背椅,两边则是木桩长板凳,有的坐上去还「 ”嘎吱嘎吱”地响。 (来源 | 资料图片) 彼时的观众还保持着看戏的习惯,边看电影边抽烟、喝茶、嗑瓜子。由于电影院是自己供电,电力不稳,有时候影像声音十分模糊,甚至看着看着就突然「 ”断片”了。即便是这样,肥光电影院依然大受欢迎。那年头,合肥人的文化娱乐生活比较简单,看一场电影算是一家人平日生活里的重大活动了。因此,每到放映日,影院内外总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香烟、洋火、桂花糖!”那些拖着长音的叫卖声,更成为老合肥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当时,肥光电影院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 ”色彩”,那些胶片老电影更是带给老合肥人无尽欢乐。1950年,考虑到机器陈旧放映效果差等原因,肥光电影院再次更新了中西式放映机和发电机。1951年春,合肥市着手筹建新院,同年12月24日,肥光电影院停映,而这次,老肥光的人员和设备全部并入了1952年开幕的解放电影院。 解放电影院:见证放映技术发展 1952年初,合肥城市的兴建也逐步走上了轨道,解放电影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从名字来说便极具时代特色,解放,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庆祝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肥光电影院让「 ”看电影”这件事出现在了合肥人「 ”面前”,那解放电影院则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让「 ”看电影”真正走进了市民生活。 解放电影院(来源 | 资料图片) 那时候,没有如今众多先进的电子屏等设备,解放电影院把即将上映电影的画册张贴在楼外,影院门口常常是车水马龙,售票窗口也往往排着「 ”长龙”,这也一度成为合肥长江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一张张的电影票,更「 ”带着”无数老合肥人走进影院,留下欢声笑语、感动流泪。解放电影院,就在这一场场惊喜、一串串笑声中,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成为无数老合肥人对电影院最初的深刻记忆。 实际上,解放电影院的一次次发展历程,也见证着电影放映技术在合肥的不断更新。上世纪八十年代,解放电影院迎来了第一次大改造。在硬件上,电影院进行了大规模的装修整改,增添了先进的音响和放映技术;在「 ”软件”上,引进了一批批国产和进口影片。 解放电影院老电影票(来源 | 资料图片) 据1987年来到解放电影院的电影放映员李平介绍,刚来电影院工作的第一感觉是惊喜,「 ”这里的设备先进多了,用的是光源稳定的氙灯,双声道音响,与此前接触过的一些设备简直是天壤之别。”上世纪九十年代,《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时,解放电影院再次花高价引进了环绕立体声,「 ”一号厅”更是拥有了当时合肥最大的银幕和最先进的音响。「 ”那时花30块钱看一场电影还是相对较奢侈的事情,但有人来看了七八遍。”这一系列技术、场地上的转变,给当时的合肥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 时至今日,作为合肥最老牌的电影院之一,解放电影院已走过近七十载的风雨沧桑,绝对称得上合肥的老地标。据解放电影院的经理介绍,影院有一批忠实影迷,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来这里看电影,直到今天,哪怕合肥已有了众多特色各异的影院,解放电影院依旧是他们观影的不二之选。他们把解放电影院当作「 ”精神家园”,解放电影院已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近百家电影院 丰富合肥人生活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合肥的电影院越来越多,1955年至1966年的10年时间,光明电影院、长淮电影院、曙光电影院、人民电影院等多家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到了1966年,彼时的合肥市区专业电影放映网点已经基本形成,影院分布在全市的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 除了在分布地区上,在影院特色上也开始呈现繁荣的景象。始建于1975年底的花冲影城,毗邻公园,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也让合肥人意识到,影院周边的配套设施对于选择电影院的重要性。同时,花冲影城依傍社区、服务儿童,每周都会放映独具特色的儿童影片,常吸引大批儿童前来观影。 1990年,安徽艺术影城刚从电影审片机构转型为对社会开放的电影院。2016年,中国首个艺术院线联盟成立。2017年,安徽艺术影城加入艺联,成为合肥第一批加盟的影院。在这里,原本很小众的艺术电影,如今有了市场空间,热爱艺术电影的合肥人在家门口的大银幕上看到此类作品不再是稀奇。冠以「 ”艺术”之名30年之久,安徽艺术影城也持续向市民推介着更多的「 ”艺术电影”,让艺术多元化的审美更加亲民。 安徽艺术影城中展出的老放映设备 从新中国成立时,合肥仅有一家电影院,大家需要在一个窗口排着长队「 ”抢票”,到2019年,合肥已拥有91家电影院,人们只需在手机上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电影院。看电影,早已成为合肥人文娱生活中的「 ”家常便饭”。据统计,2018年,合肥市的总票房达到了5.74亿元,观影人次达到1800多万,今年上半年,合肥总票房达3.1亿元,观影人次达到920多万。据相关人士介绍,无论是电影院数量,还是票房以及观影人次,近些年都是保持逐年上升的态势。 从胶卷放映到数字放映;从充斥着噪点的黑白电影,变成了色彩绚丽、题材多样的影片;从2D到3D、3DIMAX,甚至4D,合肥人已可以享受到越来越多随着时代发展而突飞猛进的电影技术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影片。与此同时,电影院也早已不再只是单纯播放电影的场所,「 ”看电影”的过程越来越舒适和享受,观众的选择也更加个性化、定制化。围绕不同电影,开展的文化活动也持续丰富着人们的「 ”影院生活”。 江淮大戏院:半世纪的文化传承 70年来,合肥不断掀起文化基础建设的 ... 。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等一系列文化基础设施在合肥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江淮大戏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以其雄伟的外观、现代化的内部设施,在合肥的文化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江淮大戏院在1953年破土动工,自1954年12月26日建成以来,「 ”合肥第一,安徽第一”「 ”华东地区最有名的戏院”「 ”咱们安徽人的骄傲”这些名号伴随着江淮大戏院在合肥戏曲界一路走来,也印证着其在合肥文化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作为合肥解放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安徽省第一座具民族古典建筑风格的大型剧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现存的徽派建筑大型剧院,这里逐渐成为几代合肥人心中文化生活的重要根据地。 作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淮大戏院极富民族传统特色的建筑外观,五光十色、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徽风脉脉、源远流长的表演内容吸引了无数男女老少。作为合肥市超半个世纪的地标性建筑,屹立于淮河路街头。逛完步行街,再去江淮大戏院坐坐,是老一辈合肥人习以为常的休闲生活。 远远望去,整个戏院是由6根雕刻精美的石柱支撑起的3层青瓦飞檐的徽派建筑,琉璃瓦屋顶与布满外墙的灯线,将「 ”戏楼子”风味展露无遗。正中间从右至左端正地写着5个大字「 ”江淮大戏院”,饱含着历史积淀,富有独特的徽州魅力。 359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给了戏院内演出厅极大的发展空间;近千平方米的演出大厅,可容纳近千名观众;400平方米的舞台面积,既可以演出整场戏剧,也可以举办歌舞综艺表演,既满足了合肥市民对传统戏曲文化的需求,也能通过现代化的演绎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戏院,走进合肥的文化传播中。 江淮大戏院(来源 | 资料图片) 提到江淮大戏院,老一辈的合肥人总能记起,五六十年代刚建成那会带给他们的冲击。「 ”全是软椅座位,屋顶挂了很多灯,高高大大的漂亮极了。”硬件设施往往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第一次吹空调、第一次用抽水马桶、第一次完整看场戏,合肥人许多的第一次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去江淮大戏院看场大戏,是当时无数合肥戏迷的梦想。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主演的《春香传》曾在此首演,该剧以其明快抒情的唱腔、质朴细致的表演见长,受到了合肥市民极大的追捧。在肥接连演出了40场,场场爆满,轰动一时。此外,梅兰芳、荀慧生、童祥龄、常香玉、红线女、侯宝林等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艺术大师们,都曾在这里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特别是1958年3月,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此连续出演了13场国粹精华,盛况空前。不少合肥市民从报纸上获悉这一消息后,千方百计托人购买演出票。据老一辈回忆,那几天场内外围满了观众,看戏得提前许久入场,甚至连戏院门口张贴的海报前也被人围得密不透风。 江淮大戏院为合肥市民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文化盛宴。如今,不仅更多地将历史文化植入《天仙配》《女驸马》等传统黄梅戏剧目中,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现代时尚元素,大型歌舞剧《印象巢湖》《包公传奇》以鲜活的艺术形象,将合肥本土人文景观再现于舞台。作为合肥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地标建筑,江淮大戏院的粉墙黛瓦、浮雕樟门后,是合肥市民进一步接触戏曲精粹,了解传统文化的宝贵途径,更是合肥人培养文化自信,孕育家国情怀的重要一站。 新民大戏院:土坯垒墙 满足合肥人民戏曲追求 解放初期,合肥的戏曲文化日益繁荣,不仅是京剧、「 ”小刀戏”、曲艺,就连各类新兴的群众戏剧也逐步登上戏曲舞台。人民群众在适应了翻身解放的生产生活后,迎来了对新文化前所未有的渴求。当时的合肥还是一个环城路以外都是农村荒野的小城市,民间对于搭台唱戏,也只局限于节日或是婚丧嫁娶,往往在路边搭个「 ”草台班子”就能开演。 但要论起合肥最古老的戏曲演出场所,新民大戏院便是其中之一,旧址在如今的老市 ... 西边,其历史甚至能追溯到清朝年间。早在那时,那里便是合肥古老的戏曲演出场所之一。最初由徽州人士方遇春在这修建戏院,组织京、徽两班唱戏,上演过一系列徽剧传统剧目。 到了1948年,董良臣等人又集资在那儿兴建了新民大戏院,专门演唱京剧。初建成的新民大戏院极为简陋,土坯垒墙、稻草苫顶,但这却是合肥人民满足戏曲追求,丰富娱乐生活的重要场地之一,每天总是观众盈门,络绎不绝。 关于新民大戏院的记忆,很多「 ”老合肥”印象最深的就是「 ”居家班”,这个民间职业剧团经常在新民大戏院演出,主要是演出京剧。据说,合肥解放后,「 ”居家班”由军管会接管,改名为「 ”新生平剧社”,社长由当年还在唱京剧的王少舫担任。1950年,王少舫正式改唱黄梅戏,新生平剧社也改名为「 ”新民京剧团”,逐渐归为国有,更名为「 ”国营合肥市京剧团”,但演出地点仍然在最初的新民大戏院那里。 据业内人士介绍,1954年,由于新民大戏院大厅倾斜,经市 ... 批准拆除并改建。同年11月,新戏院建成并命名为「 ”合肥剧场”,就这样,「 ”新民大戏院”这块牌匾退出了合肥戏剧舞台。但它确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光里,给了合肥人民最难以磨灭的乡土记忆。 合肥大剧院:高端剧院却有着「 ”亲民范” 为了不断适应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合肥又在市区中心、工厂区、戏剧院等多个地方,建立了长江剧院、花冲剧院、庐剧团小戏院等多个戏曲文化传播剧院,丰富了一代又一代合肥市民对戏曲文化的精神诉求。 2010年,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科技绿轴西侧的合肥大剧院正式开业,因其气势磅礴的独特造型,开业之初,这就被许多人视为未来合肥的一个「 ”准地标”。与其亮眼外形相匹配的,是它更加丰富且先进的「 ”内涵”,60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包含了歌剧厅、音乐厅、多功能厅等多个部分。 其中,歌剧院以演出大中型歌剧、舞剧为主,话剧为辅,拥有1515个座位;音乐厅按可以进行三管制大型交响乐及民乐演出的标准设计建设,可容纳975人;多功能厅拥有456个座位,以表演特色剧种和小型演出为主,附设电影放映、时装发布及会议功能;可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兼电影厅可进行多功能学术交流和小型数码电影播放。 同时,合肥大剧院的舞台科技含量十足,具备推、拉、升、降、转等功能,能满足大型歌剧、舞剧、芭蕾舞剧及大型歌舞演出的需要,可实现快速切换软、硬布景,整体技术功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2019年1月10日晚,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带来的《经典记忆》民族音乐会在肥如约奏响,拉开了2019年「 ”文化有礼、全民畅享”第五季合肥市高雅艺术文化惠民活动的帷幕。《月牙五更》《阳关三叠》《二泉映月》《赛马》《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丝绸之路》等经典荟萃的民乐让人沉醉。 观众席中,有人跟着乐曲不时用手指轻敲着节拍,有人偶尔闭目静静聆听,还有人在报幕间隙和同伴轻声交流……观众席中的「 ”亲子专席”成为音乐会现场的一大亮点。「 ”这些民族乐器是我今天第一次见到,以后还想来听这样的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一个孩子边走边对妈妈说道。 江淮大戏院内部剧场 为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2015年5月, ... 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 ”文化有礼、全民畅享”活动正式启动。每月推出两场惠民演出,合肥大剧院、安徽大剧院各一场,让广大市民走进大剧院,欣赏高品质精彩演出的同时,培育了市民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 2019年,合肥市「 ”文化有礼、全民畅享”高雅艺术文化惠民活动将继续坚持惠民原则,每场演出的票价定为50元、30元不等,同时推出套票,同一场演出买两张票再送一张。 在文化惠民的道路上,高端大剧院却保持着「 ”亲民范儿”,在一个个夜晚,扮靓着合肥人的美好生活。 来源:文艺合肥 运营:束文杰 编辑:束文杰 ... :町甽融媒体工作室

安徽合肥:解放初期仅一家电影院,到今天拥有近百家特色各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2. 涂山之会是华夏民族形成与华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华夏民族如何形成以及华夏文化如何成为中华全民族共同信仰?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历史之谜。众所周知,尧、舜、禹是华夏民族的三位圣人,在中华正统儒家思想中,尧舜禹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在民间,尧、舜、禹三位华夏民族先人化身为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圣灵,保佑着天下华夏百姓,是三官庙中的三位神仙。尧舜禹之间形成的禅让制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仁义思想的来源。

  3.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4. 收藏,到底是私人爱好还是文化使命?

    于是,收藏从一个个人兴趣爱好行为上升到一个于国于民有利的,可以宣传和鼓励的行为。宋代米芾就写到,收藏有两种人,一种是好事者,一种是鉴赏家。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都是收藏的爱好者。赵明诚死了之后,李清照二婚后很快又离婚,据说是第二任丈夫图谋她和前夫赵明诚的收藏。

  5. 砖家解读:天学真原独特的古代中国,古人的宇宙天文认知

    《天学真原》独特的古代中国在《天学真原》第一章「”绪论”中,第一句就说:「”‘天文’一词,今人常视为「”天文学”的同义语,以之对译西文astronomy一词,即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但在古代,‘天文’并无此义。”古籍中较早出现「”天文”一词者为《易经》。并根据《易经》明确古代中国之所谓「”天文”,「”既用以指天象,又引伸出第二义,用以指仰观天象以占知人事吉凶之学问。……‘天文’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其

  6. 中国饮食文化:在魏晋时期民族融合中的繁荣之路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饮食文化也是各民族在交流和融合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出来的。这种交流和融合起源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顶峰,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文化大碰撞中,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中华饮食文化。

  7. 山河地理 |「 ”辽西走廊”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

    人类是在既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活动并进行历史创造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活动和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8. 安徽合肥:肥东深藏明代大墓,主人开国功臣,一生征战沙场

    作者:束文杰看到这张照片,想必很多人就要问了:是不是快到万圣节了,小编想整一些「”惊(jing)喜(xia)”?严肃点!这可是中国古代的将军,他已在这里六百多年,静立守卫着一位传奇人物。那么,他是谁?有什么传奇故事?这座石像生在什么地方?在揭开谜团之前,想和大家说个事儿。不知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新闻?第八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合肥有四处入选,其中就包括了这位「”吴复墓”。其他的无论是姥山塔也好,还

  9. 简谈近代 ... 战争以来中国到底哪里落后西方

    近代以来,...战争后一系列的战争把中国人的自信心打没了,然后有一批中国文化没学通,西方文化学的皮毛的人出来把自己国家的文化推倒,后来一大批人就跟风,以为中国从经济,政治,...,文化个个领域都不如西方。近代以来清朝一直到建国初期,落后西方的的东西主要是科技,工业方面。清...打不过洋人主要是打不过洋枪洋炮,因为西方通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使得中国在技术上大大落后西方。

  10. 被误读的钱穆史学: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通史?| 文化纵横

    但本文指出,钱穆对于历史教育问题的强烈关切,却为今人所忽视。这无异于对钱穆史学的背离。作为国家建设的历史教育:钱穆史学的启示钱穆的历史著作在当代十分流行。在钱穆看来,现代中国的历史学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历史教育问题,即用怎样的历史知识塑造中国人的情感、认同与智慧,让国人热爱国家与民族。

随机推荐

  1. 富贵骄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ùguìjiāorén【解释】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出处】《南史·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例子】而不可以富贵骄人,亦不可以礼义见隔。(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相关】百度“富贵骄人”

  2. 江北大营驻扎了多少军队,太子胤礽,为何必须控制的王牌?

    按照太子胤礽的说法,江北大营似乎属于清朝重要的作战力量,自己掌握了江北大营,等于拥有了一张王牌。那么,江北大营到底驻扎了多少军队呢?在影视剧中,丰台大营驻扎了2万多精锐力量。影视剧中屡屡提高了西山锐建营,总计驻扎了1万多军队,这个驻军在康熙、雍正在位时期根本不存在。至于城内的驻军,则是货真价实的部队。

  3. 罗宾·赖特简介

    s戋bukley/Shutterstock职业:女演员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在Netflix系列电影《纸牌屋》(HouseofCards)中被称为克莱尔·安德伍德(ClaireUnderwood),她凭借该片获得了2015年金球奖(GoldenGlobeawards)电视剧(戏剧)最佳女演员。出生日期:1966年4月8日出生地: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美国年龄:53岁一代:第十代中国生肖:马星星座:白

  4. 精神运动:关于精神胜过物质的事实

    关于移动物体或弯曲勺子的灵媒能力的科学证据仍然难以捉摸。

  5. 医生说,更多的肥胖儿童应该接受减肥手术

    阿姆斯特朗说,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表明,在高质量的中心进行减肥手术对儿童和青少年是安全有效的。相比之下,那些只改变生活方式的重度肥胖儿童在长期内体重增加。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严重肥胖的儿童并没有接受减肥手术,因为这通常不在公共或私人健康保险范围内,阿姆斯特朗对美联社说,这可能要花费2万美元。AAP在其政策声明中说,保险应涵盖手术和后续护理,以便让更多的严重肥胖儿童接受手术。

  6. 阴阳五行说与膳食科学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内涵极为丰富,有的颇具科学道理与哲理。我国很早就把阴阳五行说引用到饮食文化中来,为“养食”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说的内容为:以臊、焦、香、腥、腐“五气”为阳;以甘、酸、辛、苦、咸“五味”为阴。现代科学指出,要想膳食结构科学,必须做到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人们的膳食呈现新的不平衡,高脂肪摄入过多,而钙、锌、维生素A等营养明显不足。

  7. 劫后余生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éhòuyúshēng【解释】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寄怀许仙屏中丞四首》:“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例子】【近义词】九死一生,死里逃生【反义词】吉人天相,洪福齐天【相关】百度“劫后余生”

  8.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关于清明节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到一年安放思念的日子。 今天22时17分,清明至。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在仲春、暮春之交,这一天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清明习俗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这...

  9. 梦见家里被盗不见贼

    周公解梦梦见家里被盗不见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里被盗不见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有宝宝了

    周公解梦梦见有宝宝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宝宝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