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梁武帝造寺度僧为何无功德 其实原因很简单

图片来源:资料图 梁武帝笃信佛教,修了不少寺庙,供养了大批僧尼。那时,印度的达摩大师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梁武帝立即请他进宫,与他讨论佛学。武帝首先就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即,佛法的真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几乎所有学佛的人都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人的觉悟必先从人生意义的追问开始。在以后的禅宗公案中,不少徒弟问过这样的问题,而每个师父均有不同的回答。 达摩的回答是“廓然无圣”。廓然无圣的意思是空空寂寂,并无佛圣。 武帝有点奇怪,就问:“对朕者谁?”既然空寂无圣,那么,在我面前的是谁呢? 达摩平静地说:“不识。”武帝无法继续对话,因为达摩的思路与他完全不同,那好像是来自另一世界的声音。 武帝岔开话题,说:“朕自登九五以来,度人选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武帝这样问的时候,心中一定觉得自己功德圆满,他为佛门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难道没有功德吗? 但是,达摩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没有功德。” 武帝不太服气,问为什么。 达摩就解释说:“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在达摩看来,梁武帝的行为,还是世间的因果,做点善事,就有了善的果报,所以说是人天小果,但不够究竟,不够彻底,并不是最终的解脱。 那么,真正的功德是什么呢? 达摩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觉得达摩所说,离自己太过遥远,变了脸色,再没有兴趣谈下去。 达摩也知道与武帝之间没有默契,就在那年的10月19日,悄然渡过长江,进入中国的北方。 韦刺史不能明白达摩的说法。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为什么达摩还要说他没有功德? 惠能解释说:达摩讲的并没有错。武帝心中有邪念,他想凭借这些行为求得福报,先有了一份私心,而功德只能在自己心中求取,那么何谓功德?又怎么在他人心中求取呢?见到自性叫作功,有平等心就叫作德;心念行云般舒展、自然,毫无挂碍,又恒常地显现本性的真实妙用,就叫作功德。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思绪,从不间断,又从不偏离自性,这就是功;每一种持心,每一种行为,都率性而为,平和正直,这就是德。 梁武帝不明白福报与功德之间的区别,达摩不断点拨他,他却不能省悟,终究无法走上解脱之路。他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许多人帮助别人,捐出自己的钱物,确实是在做好事,问题在于,梁武帝与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做好事时起心寻求回报,所以,仍不是最终的觉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梁武帝造寺度僧为何无功德 其实原因很简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计安汉朝,为大汉延长至少五十年的时间,最后却下场悲惨

    主父偃的推恩令这条建议,武帝只用了一封诏书,就直接的削弱了藩国的势力,完成了诸侯制到郡县制的过度,可以说让汉朝延长了至少五十年的时间,而建立朔方郡,使得汉朝边疆有人把守,扩大了汉朝的边界,为匈奴进犯中原提供了障碍,也为出击匈奴提供了保障,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却落得了身死族灭的下场,可悲可叹,也验证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司马才人代代出,汉赋风流传今古

    都知道司马相如最擅长作赋,他所作的辞赋在当时可谓一鸣惊人,还一度成为汉代辞赋创作的范式。司马相如是富有传奇性的才子。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司马相如是一个俊雅脱俗的风流才子。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奖基人。

  4.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5. 汉武帝刘彻为何封女奴卫子夫为皇后,最后又诛卫家九族?

    约公元前139三月,汉武帝刘彻离开皇宫,按例到渭水畔举行开春祭典。酒到酣处的武帝荷尔蒙和肾上腺素飙升,一眼相中了那个一头长黑发的歌女。姐姐心领神会制造了机会,于是这个平阳公主府的家奴卫子夫被及时送上了回皇宫的武帝车队。被遗忘的卫子夫意外怀孕,成为卫家荣耀的开端。遣散宫女这天武帝突发神经要去看看,这一看就看到了梨花带雨的卫子夫。

  6.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7.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8.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9.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10. 鲜为人知的晋灭吴战略总设计师,毛主席晚年爱读其传记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二十多万晋军兵分六路南征东吴,开启了一场气势浩荡地统一战争。吴国主孙皓残暴昏庸,大失人心,吴军全线崩溃。

随机推荐

  1. 遭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究竟属于哪个民族,籍贯又是哪里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发生在诸葛亮「”三擒孟获”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孟获和孟优。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诸葛亮第二次生擒孟获,孟获依然不服。孟获认为自己的失利仅仅是因为部下的出卖,认为只要能进行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一定能击败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了孟获的要求,第二次将其释放。在释放孟获前,诸葛亮特意带着孟获参观自己的军营,向孟获展示了自己的粮草、兵器。诸葛亮告诉孟获,自己不

  2.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顾太清,又名西林春,顾春,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清代第一女小说家”,还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女子「”秋红吟社”的发起者和代表诗人之一。她是乾隆曾孙、宗室才子、风流倜傥的贝勒奕绘的侧妃,他们之间拥有热烈的童话般的爱情,幸福美满的婚姻。她和奕绘两人生有二子四女,奕绘中年早逝后,她悉心教养儿女,使他们长大成人,最终有所作为。她工书善画,因诗歌活动与许多著名女性诗人有美好的友谊。她寿享79岁,在清代女

  3. 最可悲的明末皇帝,朱由检,一人之力难挽灭朝颓势,最终煤山殉国

    朱由检,即明思宗,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统治全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天启七年登基,改元崇祯,后世称他为崇祯帝。崇祯帝勤于政事,生活节俭,胸怀宏图伟业,想干一番大事业,挽救风雨飘摇的明王朝,但是崇祯帝生性多疑且识人不明,最终断送了明朝基业。

  4. 揭秘项羽失败原因 韩信的十面埋伏到底有多厉害

    项羽失败原因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这是项羽率领楚和刘邦率领汉军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大规模正面作战,也是最后一次,成王败寇,在此一举。>1、大汉集团这边奠出的战术是:十面埋伏。该是韩信一展军事才能的时候了。韩信见时机成熟,率军发起反击,他精心布置的十面埋伏开始发威了。

  5. 绝对不冻

    学生:“那是开水,老师。”

  6. 多少人,多少人,看完真的好心疼

    多少人以友情的名义,拒绝一个人。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在分离。多少人败给了一个“等”字。多少人见证了很多爱情,却没有见证他们的婚礼。多少人挽留过你,可终究没挽留得住,你挽留过多少人,也是如此。多少人买的双人票,去看的却是单座电影。多少人珍藏着一个小物件,那是你送的;多少人持有一个小物件,为将来送给某个人。多少人分手了,一个去流浪,另一个还在原地傻傻等你回来。多少人在寻觅,多少人在等待奇迹。

  7. 空腹七忌

    空腹饮酒会...胃粘膜,久而久之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病变;空腹饮酒还容易造成急性酒精中毒。空腹吸烟会促进胃酸增加,增加饥饿感,还容易引起烟醉。还容易引起头晕、发力、心悸,头痛等不适症状。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空腹吃糖易引起蛋白质聚糖作用,有损于对各种蛋白质的吸收,导致动脉粥硬化症,影响肾与血液的正常机能。牛奶和豆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只有在摄入一定量淀粉后引用,才能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

  8. 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一心想要退官还乡却提前抱病而终

    >>朱升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刚开始就是一个谋士,皇帝当时在攻打徽州的时候,他一人在城墙下面让他们投降,让徽州的百姓免受战乱。>>后来在明朝建立之后,皇帝一心想要给他加官,但是他早就看出了皇帝不会善待这些开国功臣,就不肯接受,一心想要退官还乡,皇帝看他这么想要回家,就同意了,最后他问皇帝要了一个免死金牌,想着万一哪一天儿子犯错了,希望可以挽救一命。

  9. 蚕豆的营养价值与与历史

    蚕豆是营养极其丰富的蔬菜,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糖。煮五香蚕豆还是家庭常吃的菜。慈溪种豆历史悠久,明成化《四明郡志》已有种植记载。蚕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张写的《广雅》中有胡豆一词。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则蚕豆在中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蚕豆的栽培范围广泛,而以四川省最多,其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10. 尔朱世隆是怎么死的 尔朱世隆的故事

    尔朱世隆是怎么死的>斛斯椿过了桥之后...入城中,将尔朱世隆的党羽全部诛...殆尽,令行台长孙稚去宫内上奏情势,又派都督贾智、张劝率人去抓住了尔朱世隆与他的兄长尔朱彦伯,将他们全部斩...,尔朱世隆时年三十三岁。尔朱世隆又曾昼寝,他妻子奚氏忽然看见有一个人拿着尔朱世隆的脑袋离开了,奚氏惊恐地到世隆那里察看,而他依然安睡。他仍把这些都告诉了尔朱世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