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直到1962年,乐山市...组织进行修补大佛的工作,工作人员果真在佛像胸前,发现了一个封闭的暗门「藏臟洞」,由于位于佛像胸前而得名,洞约3.3公尺高、宽1公尺、深2公尺,但里面却没有传言中的宝藏,而是一堆废铁、砖块及旧铅皮,还有一块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的封门石,「乐山大佛宝藏」的谜团也因此被解开。
原标题:乐山大佛的胸前藏了什么宝藏?
世界上高度最高的石佛像「乐山大佛」,全名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岷江、青衣江及大渡河交匯处,且在凌云寺的南侧,从公元735年开始修建,歷经90年才完成,而传言佛像的胸口处,有一个名为「藏臟洞」的暗门,里面藏有宝藏,而这千年的谜团也被解开。
「乐山大佛」总高71公尺、头宽10公尺,位于三江交会处,因此每到夏季,河水就会泛滥,当地居民乘船时经常翻覆,大唐开元初年的海通和尚得知后,为了改善此状况,于是决定在山上刻出佛像,用来镇压河水,并减弱河流交匯处的水势,当时大家出钱出力,花了90年才完成。
而建造乐山大佛初期,由民间发起、集资,之后才转为官府工程,建造完成后,当地香火也变得鼎盛,日后就传出兴建时的集资未用尽,且每年香油钱进帐多,因此有人便在佛像上盖了「藏臟洞」,用来藏这些钱财,但好几年过去后,都未曾有人找到此暗门,也为这个暗门增添神秘色彩。
直到1962年,乐山市 ... 组织进行修补大佛的工作,工作人员果真在佛像胸前,发现了一个封闭的暗门「藏臟洞」,由于位于佛像胸前而得名,洞约3.3公尺高、宽1公尺、深2公尺,但里面却没有传言中的宝藏,而是一堆废铁、砖块及旧铅皮,还有一块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的封门石,「乐山大佛宝藏」的谜团也因此被解开。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