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战国“百家争鸣”:“大家小派”,交相辉映

  战国时期,学术领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这一时期到底有多少学者?这个问题谁也无法明确回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战国学者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者众多,且“各引一端,崇其所长,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汉书·艺文志》),必然会形成一个个学派。战国时期有多少个学派?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有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班固则说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因小说家涉及学术较少,算不上重要学派,“其可观九家而已”(《汉书·艺文志》)。后世所说十家、“九流”或源于此。

  九流十家之说有较充分的事实依据,故广为流传。但放宽视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国学派显然不止十家。

  “一级学派”

  在刘歆的《七略》中,“诸子略”之后,紧接着是“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与“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并列的是,“凡诗赋百六家”“凡兵书五十三家”“凡数术百九十家”“凡方技三十六家”。据此,广义的战国“百家”,除上列十家外,至少还有诗赋、兵、数术、方技四家。

  将兵家列入战国“百家”之中,应是毫无问题的。春秋时期已出现兵家。战国时,涌现出孙膑、吴起等一大批杰出军事家和《孙膑兵法》《吴起兵法》等一大批兵书,说兵家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学派,理由充足。如今,将兵家作为战国时期一个重要学派,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余下的问题是,能否将诗赋、数术、方技视为“家”,亦即作为学派?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属于文学范围”的小说家是战国“百家”中的一家,同属“文学范围”的诗赋家自然也可忝列其中。当代学者中就有人是这样认识的。不过,大多数著述乃是将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分开论述的。就广义的或传统的学术而言,将诗赋家同小说家一样作为战国学派是可以成立的。同理,既然重技术重操作的农家可列入战国“百家”之中,那么,具有同样特点的数术家和方技家不是也可以列入吗?如杨宽著《战国史》第十章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安排专节介绍数术家和方技家。

  总之,广义的战国“百家”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诗赋、兵、数术、方技等十四家。

  “二级学派”

  按现今的说法,各成一体的上列十四家均为战国时期的“一级学派”。中外历史上凡大学派无不是派中有派,上列十四个“一级学派”自然不会例外。他们内部的学术流派属于“二级学派”。研究战国学派的构成和数量,不能忽视“二级学派”。

  战国时期各“一级学派”内的流派分野,大体如下——

  儒家:孔子在世时,儒家已出现分化的迹象,当时即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分化更为明显。荀子按品德将儒者分为贱儒、俗儒、雅儒、大儒等;按观点及行为倾向分为仲尼/子贡之儒、子思/孟轲之儒、子张氏之儒、子夏氏之儒、子游氏之儒等。《韩非子·显学》更明确地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有子张氏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之儒。(这里所说的孙氏之儒即荀卿之儒。)

  墨家:《韩非子·显学》说,墨子之后,“墨离为三”,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派。

  道家:学术界普遍认为,“道家是一个庞杂的大学派,内部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和派别。”对其流派分辨,学术界无统一的说法。一些学者指出,老庄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宋尹学派(一称稷下道家)、黄老学派等是战国道家的几个重要流派。

  名家:主要有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异同”和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别同异”两派。

  法家:韩非之前,主要有任法、重势、用术三派。韩非综合三派而自成一家。

  纵横家:大体上可分为合纵、连横两大派。

  兵家: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有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家。

  诗赋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赋、杂赋、歌诗三家。

  数术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家。

  方技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家。

  至于阴阳家、农家、小说家和杂家,因资料有限,其内部流派本文只好付阙。

  综上所述可知,粗略算来,战国时期的“二级学派”当有三四十个乃至更多。

  十多个一级学派加上三四十个乃至更多的二级学派,说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绝非夸张。以往我们都以为战国“百家”纯为虚指,现在看来应是虚中有实,亦虚亦实。

  当我们对战国学派的构成和数量有了新的认识后,对战国“百家争鸣”的理解也会更全面更深入一些。这就是说,战国“百家争鸣”,既包括儒、墨、道、法等十多个一级学派之间的“争鸣”,也包括各一级学派内二级学派之间的“争鸣”。两种争鸣交相辉映,使战国学术空前活跃空前繁荣,写下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辉煌的篇章。(来源:《文史杂志》,冯一下)


战国“百家争鸣”:“大家小派”,交相辉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2. 周天子和战国七雄的实力相比 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幸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改立褒姒之子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别说战国时代的东周有多么弱,和战国七雄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周天子已经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甚至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战国初期,三家分晋之后,东周王室已经势单力薄,几乎不能和任何诸侯国相提并论。

  3. 战国漫谈:蔺相如「 ”完璧归赵”壮举实为赵国灭亡的导火索

    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完璧归赵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知道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位于山西榆次的蔺相如祠堂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故,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4. 东周:我有孔子、老子、墨子,西周:我一个子都没,我不要面子吗

    引言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风云变幻的东周时期,在一系列的大变革、大动荡之后,文化思想较西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同想法,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了。东迁之后的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子们便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相对于平淡的西周,东周就好比是沸腾的水

  5. 战国七雄先祖,皆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每个战国的追求

    仔细研究战国七雄的传承,会发现他们都是黄帝之后,因此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是争霸战争,而变成了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秦国、赵国的共同先祖是伯益,均为嬴姓。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国以黄帝后裔自傲,因此楚国尊土德,旗帜颜色是黄色的。魏国始祖毕公高跟乃周室宗亲,周武王封姬高于毕国,故称为毕高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战国七雄皆国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七兄弟的份内之事。

  6. 忠义无双战国智将真田安房守,上田之战击败德川

    失去主家的真田昌幸迫不得已在织田,北条,上杉,德川和丰臣势力之间游走,凭借自己的智慧保全真田家。真田安房守真田昌幸在北条家征服神流川之战中击败泷川一益之时,真田家立刻归顺北条家。对于这样的结果真田昌幸表示难以接受,予以拒绝。德川家康派遣大久保忠世,鸟居元忠,平岩亲吉的谱代家臣和信浓国的国人众,动员八千士兵逼近上田城。

  7. 赵边骑、齐技士、魏武卒、秦锐士,哪个才是战国争霸中的最强力量

    咱们先来说说赵国,赵国是当时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在刚刚的建国的实力很弱小,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且还有一个中山国在背后时不时的捅刀子,在和别的国家的对阵中也是屡屡失利。

  8. 鄢郢之战,楚王经历战国最坑的励志,热血抗秦却招来白起、司马错

    「”励志”一词出自汉朝班固的《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而在现在励志渐渐成为了一门学问,旨在唤醒人们对成功的渴望,激活人们生命中的能量,激发人们努力创造的热情,为人们成就一番大事业提供必要的内在能量,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所谓的「”打鸡血”。而励志故事则是为励志而服务的,充满哲理性的小故事。一般来说,励志故事的初衷总是好的,能让浑浑噩噩的人,迅速找回自己,努力向上,进而取得成功,但并非

  9. 战国一太子眼看父王被活活饿死,不屑一顾,后来却将该国推向第一

    战国时期,赵国赵雍即位时,国力早已虽弱,并备受中原大国的欺凌。

  10. 西周:你看看人家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咱西周一个子都没有

    引言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风云变幻的东周时期,在一系列的大变革、大动荡之后,文化思想较西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同想法,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了。东迁之后的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子们便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相对于平淡的西周,东周就好比是沸腾的水

随机推荐

  1. 梦见没有玻璃的窗户

    周公解梦梦见没有玻璃的窗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没有玻璃的窗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北极小姐

    “我把她当做北极看待!”>“她冷得像冰一般,又像磁石那么能吸引我。”。

  3. 推舟于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uīzhōuyúlù【解释】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推舟于陆”

  4. 王阳明的封圣之战:无能的领导,强大的对手?我照样干出好成绩

    在明朝,不乏藩王起兵的事件,如朱棣「”靖难之役”,仁宗年间朱高煦的反叛。但有一场藩王叛乱,成就了一位圣人,间接害死一位皇帝,虽然处心积虑却以草草失败告终。正德年间的「”宸濠之乱”,表现了大明王朝的正反两面,也为大明王朝的国运走势埋下伏笔。明初藩王分封图一、宁王与皇帝的世仇大明王朝的第一代宁王叫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位儿子,在洪武皇帝大肆分封诸王时,被册封到了大宁(今唐山市喜峰口),所以被称为宁王。

  5. 不改其乐是什么意思?

    【拼音】bùgǎiqílè【解释】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例子】(孔子)称赞颜回吃喝不够,‘不改其乐’。(朱自清《论吃饭》)【相关】百度“不改其乐”

  6. 职场中哪些星座的人最会察言观色

    可是在职场中,双鱼座的人只要自己愿意,见风使舵也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有察言观色的本领,很轻松就可以从环境中收集到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进行选择。罗鸣老师认为,毕竟天蝎座的人是很会保护自己的,这点没商量。

  7. 梦见被关起来了

    周公解梦梦见被关起来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关起来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唐太宗李世民愧对千古一帝的称号,揭秘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唐太宗李世民愧对千古一帝的称号,揭秘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后世标榜为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其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二十三年五月...

  9. 梦见买菜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买菜是什么意思,梦见买菜会有哪些寓意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梦见买菜是什么意思(摄图网)已婚者梦见自己买菜,预示着你会有外出旅行的机会,但会有小困难,记住心静者安。孕妇梦见买菜摔跤,提醒孕妈咪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意外的出现。孕妇梦见买菠菜,预示孕妈咪将会生下白白胖胖的男宝宝,是吉兆。梦见上学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10. 幸福中最完美的画面,只能定格在我记忆的时光-感人的情话

    十三、不要执著的为谁沦落,不要在等待中让沧桑爬满脸庞。该破碎的都还是会破碎,我阻止不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