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据称,邹九岁即通“五经”,被称为“神童”,万历五年中进士,擢刑部给事中,为人直谏敢言,也屡次遭到贬谪。但是“夺情”乃特例,不是谁都可以“夺情”,而且一般“夺情”都是要由皇帝出面恳求,不能自己说“夺情”就“夺情”。邹等以“清流”自居的朝臣,不满张居正专权,把持朝政,企图以“丁忧”之名打击张,而张自然不愿就此离开中枢,所以希望通过“夺情”留下。

原标题:神童邹元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 >邹元标,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生于1551年,卒于1624年,与赵南星、顾宪成并称,被后代史家认为是东林党中人物,目为其中领袖之一。 >据称,邹九岁即通“五经”,被称为“神童”,万历五年(1575年)中进士,擢刑部给事中,为人直谏敢言,也屡次遭到贬谪。 >清人绘《邹忠介公先师遗像》 >万历五年,时任内阁首揆的张居正丁忧返乡,为不削弱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他企图以“夺情”为名,重入中枢。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夺情”,所谓“夺情”指的是古时大臣父母丧期循礼制理应回乡守制,是谓“丁忧”,期间不能参与社会活动,更不要说处理政务。但重要的枢臣长期不在朝中对国家政治不利,在此忠孝不能两全的地步,要先国后家,所以礼制从权,允许他们依旧在朝中为官。但是“夺情”乃特例,不是谁都可以“夺情”,而且一般“夺情”都是要由皇帝出面恳求,不能自己说“夺情”就“夺情”。邹等以“清流”自居的朝臣,不满张居正专权,把持朝政,企图以“丁忧”之名打击张,而张自然不愿就此离开中枢,所以希望通过“夺情”留下。邹就应卷入此事,被张报复,“被当场廷杖八十,发配贵州”,自此离开中枢,只得去“潜心钻研理学”。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张居正未应此受到直接打击,但是“夺情”之事引发巨大争议,张居正倒台后,继任者张四维当上首辅不到一年就遇到“丁忧”,缺受舆论影响,无法“夺情”,只得默然离开中枢,结束政治生命。 >此外,万历十一年,张党倒后,邹重新回到吏部,但又因上疏改革吏治,触犯天颜,被贬南京行在,后称病归隐,自此真的将全副身心倾注于讲学之中,计三十余年,直到天启年间重新出仕,又因为与魏忠贤及所谓“阉党”的争端去职。后崇祯帝追谥忠介,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邹元标所立故祖墓碑 参考文献:《明史》 "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 杨培超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邹元标张居正改革张居正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