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01 产生于晚清时期、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亦称义和拳,或者贬称为「拳匪」。既然是「拳匪」,那义和团运动自然又被称为「拳乱」。 比如,日本学者佐原笃介所作《拳乱纪闻》,就将义和团运动贬作「拳乱」。其在《拳乱纪闻》中,对拳坛中的一些底层组织,做了不少介绍和...
01
产生于晚清时期、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亦称义和拳,或者贬称为「拳匪」。既然是「拳匪」,那义和团运动自然又被称为「拳乱」。
比如,日本学者佐原笃介所作《拳乱纪闻》,就将义和团运动贬作「拳乱」。其在《拳乱纪闻》中,对拳坛中的一些底层组织,做了不少介绍和详实描叙。
最具名气的,当属红灯照。
02
红灯照,是义和团在天津独有的一种专收妇女的拳会,也作红灯罩,均由年轻女子组成。《拳乱纪闻》中称:参加红灯照者众,她们经常于夜间出没,习练飞行和纵火术。
为什么称红灯照?是因为该组织里的女性,皆身着红衣,手提红灯。穿红衣,是因为义和团成员认为他们的法术是神灵附体给予的,污秽的东西,比如女子月事,甚至女性本身,会使法术遭到破坏,因而要求妇女必须穿着红衣,遮住自己。
不过,也非人人都能习练飞行和纵火术。据传,只有未出阁的黄花少女,即保全处子之身者,方能练习。其练功法门,说来堪称神乎其乎:
「红灯照者,皆选室女未嫁者为之。室中祀九逵道人,以铜盘贮水置神前,绕行叫『飞』字不绝。自言练四十八日,即能飞行空中。 」
据称,经七七四十九天的练习之后,神功告成,便能凌空御风,日行千里;或步行水上而不鞋不湿(这倒生生打了「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那句老话的脸);战斗交火中,手中扇子一挥,则洋人大炮哑火,船舰自燃。
不过,至于到底有没有女子练成,百余年来,始终不得而知。
03
此外,有些红灯照的大师姐多擅「灵魂出窍」之术,能于千里之外取洋人首级——
「能远取人首级,且能屹立不动;魂出交战,一切军器,皆不畏惧,枪炮迂之即不能燃。」
在红灯照一众首领中,最出名的当属「黄莲圣母」林黑儿。彼时,林父因触犯洋教,遭活活打死。恰逢天津城外有人习练红灯照,林黑儿便决然加入,很快被推举为首领。她带领红衣成员飞檐走壁、灭洋反教的神迹故事流传甚广。比如用香灰疗伤,敷上即愈;
比如带领成员上街 *** ,高喊「妇女不梳头,砍去洋人头;妇女不裹脚,杀尽洋人笑呵呵」等口号;
比如突然入定,灵魂出体,少顷,便从千里外斩了一颗洋人头颅回来。等等。
而对红灯照林林总总的神异说法,佐原笃介在《拳乱纪闻》中却如是写道:
义和团「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竟冲头阵,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乃后队存区区之数,尚不畏死,倏忽间亦皆中弹而倒,西人皆深悯其愚。」
一个「愚」字,倒似道出了所谓神功秘术的箇中玄机。
04
义和团中,除了坛口红灯照,还有蓝灯照。
「天下蓝灯照,住在玉皇庙;谁不杀毛子,当夜把头掉。」蓝灯照的成员,多为已婚中年妇女,全身着蓝装;
青灯照。传说由在战斗中失去男人的寡妇组成,身穿青衣,下手尤其狠辣,个个胜似《复联》里的黑寡妇。也是,你害我男人,我焉能惯着你;
黑灯照。传说由老年妇女组成,全身着黑衣;
花灯照。由官妓暗娼组成。单看一个「花」字,花枝招展,应该对着装不做具体要求;
此外,还有乞丐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组成的沙锅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义和团民众募集钱、粮,用沙锅做饭,供应一日三餐而得名。
05
每每说及以上种种,史料也罢,传闻也罢,很多人对彼时遭受蒙骗的民众,报之以调侃和讥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但,我们必须承认,初始,「他们大多出于纯粹的爱国之心,加入与外来侵略者之间的战斗,本来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只是他们的这份爱国之心,这份高涨热情,不幸被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晚清腐朽皇室所利用——
「不但大肆助推他们的野蛮暴力行为,等到局势失控,又将他们送上战场当炮灰。而那些年少无知,自以为练成了神功的少男少女们,更是成了最前线的牺牲品。可叹那时的当朝者们,为了一己私利,竟误尽了天下多少苍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