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土断,中国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目的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提出的。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10次。
土断(汉语拼音:Tuduan),中国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目的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提出的。东晋、南朝则是针对当时侨人和侨州郡而实行的。东晋建立后, ... 设立了侨州郡县以安置南迁的北方人(称为侨人),各州侨人既和原来的江南土著百姓杂处,又彼此相互混居,却分属于不同的州、郡、县管理,不利于东晋 ... 的统治。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 ... 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为了编定统一户籍,侨州郡县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整其隶属关系,使州郡与所属郡县不至于相互隔越。与此同时,清查隐匿漏户,把逃亡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搜括出来,充作 ... 的赋役对象,这也是土断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后期更为侧重。东晋的第一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间。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10次。土断结果使 ... 增加了收入和兵源。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土断367046” 3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