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衣服的功能,并不只是具备遮羞防寒保暖的功能。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衣服的功能,并不只是具备遮羞防寒保暖的功能。现代人爱穿满身logo的高定来体现高「 ”贵”的身份,古代人也经常爱规定什么阶层穿什么样的衣服,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身份。 就像咱们皇帝的龙袍,一般人穿了或者是私藏了,那都是掉脑袋的事。毕竟大家都不希望在自己的政权内出个黄袍加身的赵匡胤。 自上古的黄帝及尧、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冠服就超越了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 ”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 作为九五之尊,天下的首领。皇帝穿的衣服,自然全都是实打实的高定。 古代的帝王们,受到《周易》的影响,崇尚「 ”九五之尊”,《易·干》中说:「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 所以皇帝穿的龙袍上,一般都绣了九条龙,然后从前后看上去龙的数量都是五条,正好象征着「 ”九五至尊”,像这样: 但这样数来数去只有8条龙,还有一条在哪里呢?在衣服里面,藏着的。 不过也有超过9条的,明朝万历皇帝的「 ”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十二条龙。 而嘉靖的「 ”燕弁服”,前身有一个盘龙团纹,后身有两个盘龙方纹,领子和袖子上的龙纹加在一起是45条,衣襟上的龙纹是36条。这个……简直跟嘉靖给自己起的道号有得一拼嘛…… 而且,在皇家的建筑、装饰、吃喝拉撒中,到处都可见象征着地位的龙。这就是明摆着说「 ”这是我的,这也是我的,全都是我的”的意思吗! 另外,在明朝,公务员们可以穿着少了一个爪的龙袍,称蟒袍。明代人沈德潜在《野货编》中说:「 ”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因此有「 ”四爪蟒、五爪龙”的说法。 而且到了清朝,这种蟒袍一般有钱人都人手一件。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辞岁》中记:「 ”凡除夕,蟒袍补褂走谒亲友者,谓之辞岁。”所以说到了清代,这种有龙纹的袍服,几乎变成了街款。 清中盘金绣四爪龙蟒袍 我们现在看到的龙袍,都是明黄色的,但龙袍的颜色也并不是从一而终的黄色。 在隋朝以前,皇帝穿的龙袍并不只有黄色。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秦又崇尚黑,到汉朝又崇尚红,一般崇尚什么颜色就会拿这个颜色做龙袍,所以基本一朝一个色。 隋朝以后,黄色被默认为皇帝身份的象征,一直到封建社会结束都保持着黄色为龙袍主色。 皇帝作为天下的老大,穿的衣服自然不能马虎。 他的龙袍一般都会交给专门的制衣机构去 ... 。这种机构的头头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除了帮皇帝 ... 衣服,还会帮他打听当地的情报,顺便还要给皇帝敛财收集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 从周朝开始,这种专门为王室 ... 服饰的机构就存在了。而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还属江南的三织造处,三织造处即是江宁、苏州、杭州织造处。这三个地方在织造服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讲究。 《钦定大清会典》记载:「 ”凡上用缎匹,内织局、江宁织造;赏用缎匹,苏杭织造。” 清朝曹雪芹的家族在没落之前,就担任的江宁织造一职。这个职位虽然不是什么一品大官,但却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官职。想想曹雪芹描写的大观园有多壮观,大家就可以脑补一下他们有多有钱了。 大观园 一件龙袍的 ... ,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呈银子。 想想衣服上不是金丝就是银线的,肯定便宜不到哪里去。有人算了一下,大概是现在的十五万人民币左右。而这笔钱,一般都是从国库支出。 像咱们的精致boy乾隆皇帝。不仅亲自为自己的衣服做设计,多次提供自己的设计图纸,还千叮咛万嘱咐,要往细致里做。 有时候金丝银线放多了,他还会不高兴,给个差评后送回去返工。有时候,做的让人满意了,还会再来一单。 乾隆画像 作为一件消耗大量时间金钱完成的龙袍,皇帝会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它。 由于龙袍上不是金银线就是珠宝,衣服颜色也是染上去的,洗一洗还掉色。所以放在那个没有洗衣机没有干洗店的时代里,龙袍穿了之后就不会洗了。 虽然不能洗,但有专人护理,也不至于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干净,毕竟人家是皇帝嘛! 而且,龙袍只是皇帝多种衣服中的一种。除此之外,皇帝的衣服还有很多。 就拿清朝来说,清代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 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 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 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龙袍,是上下连属的通身袍,比礼服略低一等。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皇帝有时候一天要换两三套衣服。而且皇帝也不可能只有一件龙袍,平均下来,一件龙袍一年穿个十几二十次就够了。洗不洗的,也无所谓。 平时皇帝都穿得比较得体舒服,没啥事的时候就穿个常服就行。 想想皇帝也是普通人,整天里外三层被裹得像个粽子似的,谁也会受不了。 康熙皇帝常服画像 常服基本除了帽子上那一颗珍珠,全身没有任何的金银珠宝修饰。这可能是皇帝想传达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吧。不过当然了,那颗珍珠也挺值钱就是了。 像乾隆这种自诩为「 ”十全老人”的皇帝,在每天记录他穿什么衣服的档案《穿戴档》中也可以看出,他平时穿的也很简单,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浮夸。 由此可见,在衣服上,雍容华贵还是没有简单大方的受欢迎啊!就像乾隆,虽然人家是出了名的农家乐审美,但穿衣服还是走的清爽路线嘛! 毕竟每天穿金戴银的,也很累的好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两夏子,一个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众号,每天让你意想不到。(ID:y2xz6666)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文标签:龙袍中国古代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