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公元220年正月,三国时期北方的一代雄主曹操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世子曹丕继承魏国的王位。初登高位手掌大权的曹丕,面对突而其来的权力交接,心理上不免有些激动和志满意得。面对从乃父手中接管下来的国家,深感完成乃父复兴国力和实现统一之遗志,将是他人生今后任重而道远的责任。于是曹丕为了权衡国家内部各家势力,向世家妥协,许以利益分配以获得世家的支持,从而获取更大的权力。也就是三国时期第一个登上帝位的皇帝。

公元220年正月,三国时期北方的一代雄主曹操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世子曹丕继承魏国的王位。初登高位手掌大权的曹丕,面对突而其来的权力交接,心理上不免有些激动和志满意得。面对从乃父手中接管下来的国家,深感完成乃父复兴国力和实现统一之遗志,将是他人生今后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于是曹丕为了权衡国家内部各家势力,向世家妥协,许以利益分配以获得世家的支持,从而获取更大的权力。在诸方面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在同年的十二月十日,汉献帝在曹丕的授意下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辞让,走走过程后,曹丕就不再掩饰自己了,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也就是三国时期第一个登上帝位的皇帝。 而在得知曹丕称帝的消息后,打着兴复汉室旗号的刘皇叔也紧随其后于公元221年称帝,定都成都,国号为「 ”汉”,定年号章武,也就是章武元年。 而三分天下的 ... ,曹丕跟刘备都已经称帝了,但是吴国的国主孙权却迟迟不肯称帝,难道他就不想当皇帝? 第一名分 并不是孙权不想,而是他没有那个名分称帝。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再怎么乱,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汉朝的臣子,打着大汉的旗号进行土地兼并。到了曹丕通过汉献帝禅让的方式篡汉称帝是顺理成章,这在大义面前是站得住脚跟的。 而刘备呢,汉室后裔,有汉献帝所封的皇叔之名,自荆州丢失以后,国力受损,刘备打出「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目的是振奋人心。刘备坚持自己是汉室宗亲,是皇叔,在汉献帝下台之后称帝名正言顺。 而孙权呢,只是一个诸侯,既没有天时又没有人和。所以达不到称帝的条件,上一个妄自菲薄想称帝的袁公路已经消逝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了。 第二外界压力 在刘备拥有荆州大部分土地的时候,孙权一直想着如何夺取荆州,终于在公元219年,乘着关羽北伐之际,孙权袭取荆州,擒 ... 关羽,吴、蜀两国结仇。 失了荆州,刘备就是去了一夺天下的资本,于是,在刘备称帝的同一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孙权为了避免,曹魏给自己带来压力,早早地像曹丕称臣,接受其吴王封号。目的是借此张大自己声威,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兵力西进。 那么后来孙权为什么又称帝了? 因为刘备攻打东吴的时候,孙权虽说获得了胜利,但是两家的消耗都不算小。两家的资本都比不过北方的曹魏政权。所以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重新巩固了孙刘联盟,以共同对付曹魏为中心思想。 同时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即位。诸葛亮抓住新帝登基的契机于228年两次北伐(是为第一,第二次北伐)。而孙权则利用魏蜀交战期间筹备称帝。并于229年在武昌正式登基,国号吴,改元黄龙。 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因为没人可以对他造成威胁了,蜀汉是要团结的队友,自然会承认孙权的帝位,而曹魏是敌人,称不称帝都要打。而且对孙权有威胁的英雄人物都已经离世,人心也不在思汉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被世人所接受。 三国历史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微妙的平衡。孙权是在夹缝中被「 ”挤”上了帝位,无论他选择去做哪一方的臣子,似乎都不合情理。
本文标签:孙权刘备三国三国人物曹丕曹魏君主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