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有的人将佛教当成避难所,当成俗世中不顺后的心灵慰藉之地。可是这不是真正的厌离心,而是灰心,这又岂能感知佛法的真谛?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就是要在俗世里感受佛法的真实不虚。倘若不尽可能的感性直接地感知世界,学着别人说世间是五浊恶世,那不是鹦鹉学舌,盲人摸象吗?不经历世事,怎知五浊恶世到底啥样?佛菩萨都是深入五浊恶世去救人的。
“昨从歌舞场中过,今向林泉僧寺行。”这是拄杖横挑风月,出入自在身轻的解脱。“欲界禅天原无异,青山红粉总无情。”这是放下执着对缘起性空的真实认识。认知水平的高下,宇宙观、世界观和 ... 论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治水之事,有人防洪筑堤,有的人却在此基础上,着手植树培壤之事宜。佛法的伟大之处,也是世俗人 常常误解的地方。真正的学佛不是青灯古佛,不问世事,而恰恰是在入世的基础上,再自然升华出世。这种出离心,才是心甘情愿,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是瓜熟蒂 落,这是开花结果,这是拈花知因果的会心一笑……古人为何说“大隐隐于市”?盖因深知 躲在深山老林里苦修,欲望引诱相对较少。有的人将佛教当成避难所,当成俗世中不顺后的心灵慰藉之地。可是这不是真正的厌离心,而是灰心,这又岂能感知佛法 的真谛?佛教讲静,讲止,讲定,真正的修为不是心如止水,而是止水澄波;是在纷繁复杂的色相里,保持一颗“能婴儿乎”的初心;那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 的定境;那是于事无心,于心无事的静境;那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止境。在俗世中修行着实是很难的,红尘滚滚,物欲横流,多少人能抵住七情六欲?多少人经受得了名利的诱惑?多少人能戒掉贪嗔痴慢疑?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就是要在俗世里感受佛法的真实不虚。不经历世间,不接触各种人,不到过各种场所,你知道人是怎样的吗?人性到底如何?世界到底是啥样的?倘若不尽可能的感性直接地感知世界,学着别人说世间是五浊恶世,那不是鹦鹉学舌,盲人摸象吗?物品是生产之前就知道它的功效,是按照人的使用来生产的,而人却不若此。人是存在先于本质,没谁是定性做怎样的人才生下来的。这样,人是没有本性而言,是人在实践的历史中,去不断给自己定性的。人的性善还是性恶,那也是取决人在实践中,到底做了怎样的人。不经历世事,怎知五浊恶世到底啥样?不感受人间,哪里知道娑婆?不受无常之苦,怎样理解常乐我净,人生八苦?不经人世 ... ,何谈苦集灭道?不经情执,哪里能知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地狱那可怕,地藏王菩萨还发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苦海那么苦,观世音菩萨还在无边苦海救度苦难之人;人心险恶、愚痴无明,佛还欲度尽世人……佛菩萨都是深入五浊恶世去救人的。我们又怎能独自清净,不在人世间行菩萨道呢?广 结四缘而无所求,因为佛法的教导,我得以有不错的人缘,也能够接触不同层次的各种人群。为了丰富经历,感受人世,我也曾在朋友的请客下,去过歌厅、舞厅、 酒吧、会所。如何能在那里“演戏不入戏”,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那才是真正的修为!那才是真正的得定!那是大丈夫能自豪的无愧自心的骄傲!那是“百花丛 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决绝!昨晚好友请客去酒吧,几个人四千八的消费,让我在那足足呆 了三个小时。我照样跟大伙推杯换盏,耳鬓厮磨,内心却一直静静的观察周遭的人群。酒吧里各种颜色的灯光扫射,但是还是十分昏暗。“无明”一词从何而来我不 得而知,但是人们在这昏沉的气氛下,在光线暗淡时常常心生暧昧,倒是让人知道“无光明”给人带来的影响。酒吧里人潮涌动,朦胧的环境下,那些扭动身体的人 仿佛魑魅魍魉。那些各种投射的“五光十色”,怎么跟影视里妖魔鬼怪所在地的场景,那样相似。周 围的高挑女孩叼着烟,跟人划拳喝酒,时而跟着节奏摆动着头,时而豪爽饮尽杯中之酒,时而仰头放声大笑;远处的一个小伙子跟两女孩搂抱在一起,似乎在耳语, 似乎又在卿卿我我;背后的两男生一边喝酒,一边亲密过度;斜后方的那个美女面容姣好,身材窈窕,回头望去,一男人正将双手在她臀部摩挲,慢慢沿着腰部向上 滑过,那看起来很是清纯的女孩,十分享受的轻摇身体,满脸笑容。吃了点水果再回头,那男人已不在了,那女生又跟另一男孩抱在一起,一样的笑容灿烂;酒吧里 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几乎声嘶力竭的喊叫,挨着坐的人都听不见对方的声音。气氛愈渐 ... ,酒吧里表演开始了。几个性感的美女,还有穿着网眼透视装的 帅哥,一边高歌,一边舞蹈,全场都嗨起来了……过了转钟时分,借故离去,回到家里赶紧睡去。今早起来,声音已经嘶哑,耳朵像是蒙着棉花,耳鸣一直未绝。趁着对昨晚的记忆,趁着昨晚在酒吧里打下的腹稿,趁着在酒吧里顿悟的道理还是那样清晰,赶紧写下此文。春节期间唯有今天临时有事不走亲戚,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在家休息。一会,泡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好书,在美文里再次去读别人的人生……当然,我会将房间的灯打开,因为,我喜欢这样的“大光明”……文/曾凡顺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