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被误解的掌教

尹志平在金庸小说中是一个悲剧性的负面人物。未改版之前的《神雕侠侣》中写道,尹志平对小龙女情有独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玷污了小龙女的清白,最后 ... 身死,很让人惋惜。小说中的尹志平还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角色,他坚决反对蒙古人的敕封,为此与投敌叛国的赵志敬进行斗争,因此死后被师父们追认为全真教掌教。 >历史上的尹志平自然不是这个样子。尹志平生于1169年(比虚构的小说人物郭靖还大了30余岁),祖籍沧州,大概在祖父辈时迁居到山东莱州。尹志平自幼聪明颖悟,十四岁时遇到全真教掌教马钰,就想弃家入道,被他老爸追了回来,反复再三才出家成功。1191年,二十出头的尹志平又参拜丘处机为师,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丘门弟子。尹志平非常好学,他从郝大通学习《周易》,又从王处一学习箓法,成为全真教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学成后居于潍阳玉清观,负责全真教在山东东部的教务二十余年,深受掌教丘处机器重。尹志平不但道学精湛,而且颇通世务,对当时的政治形式有着深入的了解。1219年,成吉思汗派使臣刘仲禄征召丘处机,刘仲禄担心丘处机不肯前往,他打听到尹志平是丘处机的高足,就先去拜访尹志平,尹志平随即陪同刘仲禄一道前去面见丘处机,分析时局,促成丘处机西行。在丘处机接受成吉思汗征召之前,金廷和南宋曾经先后派出使者拜访丘处机,但都被婉拒,可见丘处机绝非小说中写的那样,是一位抗金抗元的英雄人物,尹志平更不可能去 ... 蒙古对全真教的敕封。小说中这样描写,无疑是承继了一直以来武侠小说中盛行的大汉族正统观念,事实上,蒙古大汗的敕封是丘处机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得到的,着实来之不易。 >经过一番仔细的权衡,丘处机于1220年率领18弟子西行谒见成吉思汗。其时他已经73岁,这样的高龄,要经过无数艰难险阻,行程万余里,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个问题,但是对全真教而言,这次西行的意义堪比佛教的玄奘西游取经,所以丘处机还是抛开一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丘处机的随行18弟子里,就有尹志平在内,并且被认为是18弟子之首,其时他也已经年过五旬。丘处机见到成吉思汗后,几次应对都获得了成吉思汗的赞许,被赐予 ... 金牌等物,全真教由此取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24年,丘处机顺利完成西行,返回燕京,而随行18弟子中的赵九古,则在去的路上病逝,就地安葬于西域。因为受到成吉思汗的礼遇,丘处机在已经被蒙古占领的燕京城里,自然大受崇敬。1227年,丘处机病逝于长春宫,尹志平接任掌教。 >尹志平掌教期间,全真教继续发展壮大,当然这都是在蒙古大汗的支持下才会有的局面。他在任时期,着力弘扬全真教,大兴土木,扩大全真祖庭,也就是当年王重阳终南修行的旧址祖庵,又向大汗申请许可编撰《道藏》,这就是后来由宋德芳主持编撰的《大元玄都宝藏》。尹志平掌教11年,1238年,70岁的他传位于师弟李志常,退隐大房山清和宫。1249年被蒙古大汗封为“清和演道玄德真人”,赐金冠法服,地位尊隆。至此,全真教历经三代人数十年苦心经营,终于从白手起家的小小教团演变为影响极大的道教宗派,隐隐为北方诸教派之首。1251年春,志得意满的清和真人李志常去世,时年83岁。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他去世后的1254年,佛教与全真道因为《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发生争执,事情闹到了大汗蒙哥(汉语典籍称元宪宗)那里,全真教败诉,鼎盛局面就此终止。当然,全真教并未就此消亡,此后仍然是北方最大的道教教派,与南方的张天师嫡传的正一教并称。 >所谓《化胡经》事件,起因是全真教徒在编撰《道藏》之后,将《化胡经》与《老子八十一化图》抽出来,印刷之后四处散发,引起佛教徒不满。《化胡经》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有人宣称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为了教化胡人,这就是所谓化胡,教化的胡人首领便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早期的佛教徒为了行教方便,也曾经引用此说,以便宣传,道教徒要贬低佛教,更是力挺这种说法。晋代的王浮便依据此说写了一本《化胡经》。佛教在中国成了气候之后,当然对这种荒诞而且对自己极为不利的说法很是恼火,于是佛教道教之间因为化胡说争论了千余年。全真教在传教过程中,时常抢占兵火之后成为废墟的佛教寺院及田产等物,改为道观,本来这也很正常,但是其时汉地的佛教正在恢复过程中,统治北方的蒙古人也已经开始崇信藏传佛教,利益之争加上名分之争,发生冲突是势在必然。《化胡经》之争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经历了几次辩论,从蒙哥在位一直吵到忽必烈当上大元皇帝,在这二十年间,佛教势力又进一步扩大,因此最后佛教大获全胜。《化胡经》事件的直接结果,是全真教徒历尽辛劳所编撰的《大元玄都道藏》被焚毁,所以现存明代所编的《正统道藏》只有五千多卷,数目远不及7800卷的《大元玄都宝藏》。 尹志平是全真教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当他接任掌教的时候,全真教已经奠定规模,在他手中又有了一定发展,元至大三年(1310年),他被追封为大真人,可谓备极哀荣。 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射雕英雄传》开始写的那个一出手就将郭靖摔了一个斤斗的小道士尹志平,原来是如此一位道教大师,到了《神雕侠侣》故事发生的时代,真正的尹志平早已是名满天下的全真教掌教,年逾七旬,即便想弄点风流韵事,恐怕也有心无力了。 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虽然有些武艺,后来的全真教徒却并不习武,继尹志平任掌教的李志常在小说中也是全真教高手,实际上只是普通的道士而已。据记载,有一次李志常因为兵灾避祸山中,可供躲藏的一个山洞已经挤满了人,不让他进去,结果被盗贼抓住,百般折磨,他还是不肯透露那些人的下落,如果他真是身怀绝技,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这件事也说明他确实是一位忠厚老实、心胸宽广的有道之士,全真教人才济济,绝非虚言。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被误解的掌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吃饭别看!成吉思汗是如何处理战后的尸体?纳粹都自愧不如!

    蒙古帝国在1206年,成吉思汗被选为的大汉的那一天就诞生了。

  4.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5. 成吉思汗死因被揭开,难怪史书不好意思记载,臣子们闭口不提

    通过参考一些资料可以得出:成吉思汗的死因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说法是被刺...野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西夏国王觉得自己国力孱弱、不能对抗,为了求和,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娶了西夏公主后,西夏公主将其刺...。

  6.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7.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8. 「 ”铁木真找马”的传说有什么疑点?与身份不符,博尔术莫名出现

    铁木真之所以能够建国立业,除了其个人素质出众之外,同样离不开优秀手下的帮衬。而铁木真的第一个手下,据说是博尔术。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铁木真十三岁那一年,他们家仅有的八匹马被人偷走了,于是铁木真就去找寻这些马。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却在路上遇到一个仗义的少年,就是与他同龄的博尔术。最终在博尔术的帮助下,铁木真又找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回了那八匹马。

  9. 成吉思汗的西征部队仅15万人,为何却能击败拥兵40万的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疆域花剌子模崛起后,它基本控制了丝绸之路。为此,花剌子模曾和中亚的霸主西辽举行过数次会战。正当花剌子模准备乘胜攻击时,蒙古攻灭西辽的消息传来了。在花剌子模和西辽纷争不已时,蒙古已经统一了漠北各部,并在1211年的野狐岭之战中击败宿敌金朝。他从各国商队的口中听说花剌子模人口繁盛,是中亚首屈一指的大国。先前,成吉思汗通过花剌子模的商队向花剌子模表示了两国通商的愿望。

  10.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随机推荐

  1. 如何鉴别和阗玉

    如何鉴别和阗玉世上白玉种类繁多,就中国来说也不下10种。和阗玉大体上分为山玉、山流水玉和仔玉三大类别。仔玉由于长时间受到河水浸泡、冲刷,所以质地异常细腻滋润,油性极佳,密度极高,因而它是和阗玉中最好的。接下来我们说说与和阗玉相似的一些玉料。和阗玉钢刀根本吃不动,岫玉却能划出明显的刀痕。

  2. 史蒂文·索德伯格简介

    安德里亚·拉芬/Shutterstock职业:导演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史蒂文·索德伯格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导演、编剧、电影摄影师和编辑。索德伯格26岁时凭借其独立电影《性谎言与录像带》一举成名,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棕榈奖得主。他曾执导过《艾琳·布罗科维奇》、《交通》等好莱坞电影,并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魔术迈克》。索德伯格还执导了乔治·克鲁尼主演的《海洋三部曲》,这是一部鼠包电影《海洋11》的翻版。

  3. 佟丽娅罕见“学生时代”照片曝光,曾遭导演吐槽:怎么能长成那样

    虽然都已经为...为人母了,但佟丽娅还是一如既往的完美,最近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些佟丽娅学生时代的照片。那时的佟丽娅并没有现在这么性感成熟,更多的还是清纯和甜美,毕竟学生时期的她是比较青涩的,所以和现在相比肯定有一些差距。之前佟丽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有说过,曾经因为长相的问题遭到了某位导演的吐槽,她当初去剧组面试的时候,就有一位导演问她怎么长成这个样子。你们觉得佟丽娅漂亮吗?

  4. 一束秀发救三木

    三木武吉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战后他建立了一个保守政党,组成鸠山内阁。然而,他太缺乏经济头脑了,三木公司终因屡遭诈骗而负债累累。正力松太郎如果以欺诈罪...三木,三木不仅可能会坐牢,还将给他蒙上万劫不复的污点,断送其政治前程。就在三木举足无措的时候,一位十分关心三木的女性救了他。该女子的举动终于感动了正力,同意撤回诉讼;而三木武吉则因得力于那位女人的救助,避免了一场灾难。

  5. 梦见礁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礁石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礁石是什么意思梦见礁石,代表即将到来的危险。男人梦见礁石,表示危险会来自仇人。梦见礁石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6. 暴衣露盖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ùyīlùgài【解释】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暴,晒。【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例子】陛下暴衣露盖,栉风沐雨,曾不顾惜此。明·杨慎《丁丑封事》【相关】百度“暴衣露盖”

  7. 科差

    科差,官府向民户征收财物或派劳役。

  8.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钦定窝阔台为继承人。1162年,受金朝支持的塔塔儿人与蒙古人发生激战,也速该俘获塔塔儿首领铁木真,正值成吉思汗出生,便用俘虏的名字为婴儿命名,以纪念胜利。西夏成为成吉思汗首先侵略的目标。1205年和1207年,成吉思汗侵入西夏,掠走大批骆驼和财物。在浍河堡决战中,成吉思汗实行中央突破,全歼金军主力。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

  9. 历史上的4大贤后,每一位都母仪天下,一人甚至改变国家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自己当上了皇帝,可是他的一生都没有立皇后,后人对此是众说纷纭。历史上出现了四位贤后,每一位都是母仪天下的。卫子夫成为了太史令司马迁唯一赞美的皇后。由此说来,卫子夫担任皇后期间,甚至是改变了西汉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在玄武门之变当天,长孙皇后亲自勉慰诸将士。当上的朱温没有加入起义军时,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子。经过朱温一方打听之后,此女子就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张惠。

  10. 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经常听到人说:压力很重,得抑郁症的人很多。“和谐”这个词提得非常好,这就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而是身体和精神同时都是健康的,身心和谐一致。古人讲的福报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终,拥有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状态。这是为了防止贪心、嗔心和痴心,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第三福是指康宁,就是健康安宁。一个有德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