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被误解的掌教

尹志平在金庸小说中是一个悲剧性的负面人物。未改版之前的《神雕侠侣》中写道,尹志平对小龙女情有独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玷污了小龙女的清白,最后 ... 身死,很让人惋惜。小说中的尹志平还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角色,他坚决反对蒙古人的敕封,为此与投敌叛国的赵志敬进行斗争,因此死后被师父们追认为全真教掌教。 >历史上的尹志平自然不是这个样子。尹志平生于1169年(比虚构的小说人物郭靖还大了30余岁),祖籍沧州,大概在祖父辈时迁居到山东莱州。尹志平自幼聪明颖悟,十四岁时遇到全真教掌教马钰,就想弃家入道,被他老爸追了回来,反复再三才出家成功。1191年,二十出头的尹志平又参拜丘处机为师,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丘门弟子。尹志平非常好学,他从郝大通学习《周易》,又从王处一学习箓法,成为全真教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学成后居于潍阳玉清观,负责全真教在山东东部的教务二十余年,深受掌教丘处机器重。尹志平不但道学精湛,而且颇通世务,对当时的政治形式有着深入的了解。1219年,成吉思汗派使臣刘仲禄征召丘处机,刘仲禄担心丘处机不肯前往,他打听到尹志平是丘处机的高足,就先去拜访尹志平,尹志平随即陪同刘仲禄一道前去面见丘处机,分析时局,促成丘处机西行。在丘处机接受成吉思汗征召之前,金廷和南宋曾经先后派出使者拜访丘处机,但都被婉拒,可见丘处机绝非小说中写的那样,是一位抗金抗元的英雄人物,尹志平更不可能去 ... 蒙古对全真教的敕封。小说中这样描写,无疑是承继了一直以来武侠小说中盛行的大汉族正统观念,事实上,蒙古大汗的敕封是丘处机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得到的,着实来之不易。 >经过一番仔细的权衡,丘处机于1220年率领18弟子西行谒见成吉思汗。其时他已经73岁,这样的高龄,要经过无数艰难险阻,行程万余里,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个问题,但是对全真教而言,这次西行的意义堪比佛教的玄奘西游取经,所以丘处机还是抛开一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丘处机的随行18弟子里,就有尹志平在内,并且被认为是18弟子之首,其时他也已经年过五旬。丘处机见到成吉思汗后,几次应对都获得了成吉思汗的赞许,被赐予 ... 金牌等物,全真教由此取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24年,丘处机顺利完成西行,返回燕京,而随行18弟子中的赵九古,则在去的路上病逝,就地安葬于西域。因为受到成吉思汗的礼遇,丘处机在已经被蒙古占领的燕京城里,自然大受崇敬。1227年,丘处机病逝于长春宫,尹志平接任掌教。 >尹志平掌教期间,全真教继续发展壮大,当然这都是在蒙古大汗的支持下才会有的局面。他在任时期,着力弘扬全真教,大兴土木,扩大全真祖庭,也就是当年王重阳终南修行的旧址祖庵,又向大汗申请许可编撰《道藏》,这就是后来由宋德芳主持编撰的《大元玄都宝藏》。尹志平掌教11年,1238年,70岁的他传位于师弟李志常,退隐大房山清和宫。1249年被蒙古大汗封为“清和演道玄德真人”,赐金冠法服,地位尊隆。至此,全真教历经三代人数十年苦心经营,终于从白手起家的小小教团演变为影响极大的道教宗派,隐隐为北方诸教派之首。1251年春,志得意满的清和真人李志常去世,时年83岁。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他去世后的1254年,佛教与全真道因为《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发生争执,事情闹到了大汗蒙哥(汉语典籍称元宪宗)那里,全真教败诉,鼎盛局面就此终止。当然,全真教并未就此消亡,此后仍然是北方最大的道教教派,与南方的张天师嫡传的正一教并称。 >所谓《化胡经》事件,起因是全真教徒在编撰《道藏》之后,将《化胡经》与《老子八十一化图》抽出来,印刷之后四处散发,引起佛教徒不满。《化胡经》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有人宣称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为了教化胡人,这就是所谓化胡,教化的胡人首领便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早期的佛教徒为了行教方便,也曾经引用此说,以便宣传,道教徒要贬低佛教,更是力挺这种说法。晋代的王浮便依据此说写了一本《化胡经》。佛教在中国成了气候之后,当然对这种荒诞而且对自己极为不利的说法很是恼火,于是佛教道教之间因为化胡说争论了千余年。全真教在传教过程中,时常抢占兵火之后成为废墟的佛教寺院及田产等物,改为道观,本来这也很正常,但是其时汉地的佛教正在恢复过程中,统治北方的蒙古人也已经开始崇信藏传佛教,利益之争加上名分之争,发生冲突是势在必然。《化胡经》之争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经历了几次辩论,从蒙哥在位一直吵到忽必烈当上大元皇帝,在这二十年间,佛教势力又进一步扩大,因此最后佛教大获全胜。《化胡经》事件的直接结果,是全真教徒历尽辛劳所编撰的《大元玄都道藏》被焚毁,所以现存明代所编的《正统道藏》只有五千多卷,数目远不及7800卷的《大元玄都宝藏》。 尹志平是全真教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当他接任掌教的时候,全真教已经奠定规模,在他手中又有了一定发展,元至大三年(1310年),他被追封为大真人,可谓备极哀荣。 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射雕英雄传》开始写的那个一出手就将郭靖摔了一个斤斗的小道士尹志平,原来是如此一位道教大师,到了《神雕侠侣》故事发生的时代,真正的尹志平早已是名满天下的全真教掌教,年逾七旬,即便想弄点风流韵事,恐怕也有心无力了。 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虽然有些武艺,后来的全真教徒却并不习武,继尹志平任掌教的李志常在小说中也是全真教高手,实际上只是普通的道士而已。据记载,有一次李志常因为兵灾避祸山中,可供躲藏的一个山洞已经挤满了人,不让他进去,结果被盗贼抓住,百般折磨,他还是不肯透露那些人的下落,如果他真是身怀绝技,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这件事也说明他确实是一位忠厚老实、心胸宽广的有道之士,全真教人才济济,绝非虚言。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被误解的掌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吃饭别看!成吉思汗是如何处理战后的尸体?纳粹都自愧不如!

    蒙古帝国在1206年,成吉思汗被选为的大汉的那一天就诞生了。

  4.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5. 成吉思汗死因被揭开,难怪史书不好意思记载,臣子们闭口不提

    通过参考一些资料可以得出:成吉思汗的死因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说法是被刺...野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西夏国王觉得自己国力孱弱、不能对抗,为了求和,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娶了西夏公主后,西夏公主将其刺...。

  6.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7.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8. 「 ”铁木真找马”的传说有什么疑点?与身份不符,博尔术莫名出现

    铁木真之所以能够建国立业,除了其个人素质出众之外,同样离不开优秀手下的帮衬。而铁木真的第一个手下,据说是博尔术。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铁木真十三岁那一年,他们家仅有的八匹马被人偷走了,于是铁木真就去找寻这些马。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却在路上遇到一个仗义的少年,就是与他同龄的博尔术。最终在博尔术的帮助下,铁木真又找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回了那八匹马。

  9. 成吉思汗的西征部队仅15万人,为何却能击败拥兵40万的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疆域花剌子模崛起后,它基本控制了丝绸之路。为此,花剌子模曾和中亚的霸主西辽举行过数次会战。正当花剌子模准备乘胜攻击时,蒙古攻灭西辽的消息传来了。在花剌子模和西辽纷争不已时,蒙古已经统一了漠北各部,并在1211年的野狐岭之战中击败宿敌金朝。他从各国商队的口中听说花剌子模人口繁盛,是中亚首屈一指的大国。先前,成吉思汗通过花剌子模的商队向花剌子模表示了两国通商的愿望。

  10.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随机推荐

  1. 李守贞是谁?李守贞结局为何自焚而死?

      后汉隐帝刘承祐真不算一个好皇帝,他在位的那段时期,不断有人反叛,比如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再比如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巡检使、节度使王景崇。这些人反叛也就反叛了吧,反正汉隐帝手底下还有非常多的优秀将领,他最大的底牌就是他的老师郭威。可是,汉隐帝的猜疑之心太重了,最后众叛...

  2. 关于七夕的空间说说 七夕情人节祝福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今年七夕定终身,情深意重两依依。七夕情人节快乐!老公们,2013年七夕情人节快到了,别忘了给你的老婆送上七夕情人节祝福语哦。七夕送上我持久的爱,让相爱的人相扶到永远。七夕将至,不知道今年的七夕情人节你准备怎样度过?

  3. 【曼延】的意思是什么?【曼延】是什么意思?

    【曼延】的意思是什么?【曼延】是什么意思? 【曼延】的意思是:曼延màn yán 1.  连绵不断。  ●《墨子•号令》:「火发自燔,燔曼延燔人,断。」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4. 中德双方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结果,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之前,中德考古专家通过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他们不但清楚地掌握了墓穴结构,而且,还发现在地宫中埋藏了大量的建筑群。最近,工作人员正在对编号K9801,面积1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进行试挖掘,根据出土的物品,相关专家推测这是一个“军备库”。而经过初步估计,陵墓里的石甲胄起码有上千件,甲片多达五六百万。另外,这些甲胄出土时叠放整齐,反映了秦朝军队的严明军纪。

  5. [专家点评] 宋 大插手砚

    [专家点评]宋大插手砚北宋歙石大插手砚(底足)歙州旧坑石琢制,石色青灰微绿。金、银星、眉子细罗纹,质坚密细润。砚琢制规矩,砚面大于下部,高足内斜,墨池深广,落潮处丰满呈弧状。歙州旧坑石十分难得,通常石材较小,如此之大的大插手砚在旧歙州砚中并不多见。插手砚亦称抄手砚,携带方便,实用简单,符合宋人的审美品味,因此在宋代很流行。明代亦有仿制此类抄手砚的,但大多以端石制成。

  6. 描头画角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miáotóuhuàjiǎo。

  7. 刘晔简介_刘晔为什么不在蜀国_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

    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战后曹操辟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8. 周公解梦 梦见贮水池的寓意全解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梦见贮水池的寓意全解梦见贮满水的水池,预示身体康健。梦见干涸的水池,意味着生活要过得非常节俭。梦见和妻子一块在贮水池里洗澡,表示夫妻生活和谐、幸福。梦见仇人在贮水池里洗澡,表示容易上当受骗。周公解梦梦见陵墓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祝福语_朋友元旦结婚微信祝福语

    朋友元旦结婚微信祝福语1、新人携手踏红毯,越过花海幸福园。祝福语不断,欢笑声飞扬。朋友,新婚快乐!敬祝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10. 不用钱的功德

    佛说:“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他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六样东西:第一,颜施,就是以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就是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祝福的话;第三,心施,就是对人心存诚恳、心存恭敬、心存谦让、心存和乐、心存感恩、心存善悯、心存宽恕;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别人;第五,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第六,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