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当佛陀遇到孔子:比较二人之教育观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采取什么样的教学 ... ,往往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对此,孔子与佛陀二人都深得个中三昧,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 ... ,两人所用的主要 ... 又差不多是一样的。这是不是“英雄所见”,可以“见仁见智”地讨论,但其“行之有效”,却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而佛陀则认为要“对机说法”。因材施教,其意是说,教育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 ...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机说法,则是指要善于把握弟子不同的根性而运用相应的教化方式,如此才能有效地传达教育者的意图,而受教者也能准确及时地领会其中的精神。为更清楚地表述孔子与佛陀二人的教育 ... ,下面略作展开加以说明。

孔子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他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智力有高中下之别,并且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对中等以上智力的人,可以对他说高深一点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智力的人,则不可以讲过于高深的内容。为此,孔子总是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善于掌握每人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教育。《论语》里记载着不少孔子对弟子的评语,如《先进》篇说:“柴(高柴)也愚,参(曾参)也鲁,师(子张)也辟,由(子路)也喭。”同篇还列举弟子的专长,如:“德行:顔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他曾对冉求说,凡事要抓紧做,不要拖延,此是因为冉求胆小怕事,所以孔子这样鼓励他;子路胆大莽撞,孔子怕他冒失惹祸,故教他遇事先退一步,等请示父兄后再去做。再说,同样是问孝,孔子对孟懿子、樊迟、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子游、子夏等人的回答,也各不相同,此乃因人因事之异而易其说,而其根本旨趣未尝有变。

作为老师的典范,孔子“好学不厌,诲人不倦”,而又“循循然善诱人”。《论语·述而》提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正是他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特点的具体表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思考问题不到急切求解时不去启发他,不到想说而无法表达的时候不去开导他。假如教学生一种知识之后,他不能运用这种知识去解决类似的问题,那就不再教他新的知识了。孔子认为,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 ... 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动脑筋,深刻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此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孔子还主张学与思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与思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不是疑惑不解就是一无所获。此外,孔子从教多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等有关学习方面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是历久常新。

佛陀是觉悟的大智慧人,其教育 ... 像孔子一样也很多,且能随机应变,对机说法,倘以《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话来说,是谓:“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亦即如孔子一般因对象不同而异其说,言词巧妙,生动形象,使不同出身及知识深浅不一的对象都能各得其所,从中获益。

从总体上说,佛陀说法是戒、定、慧三学并施。他先教戒学——戒律之学,培植学生的品德修养,此与孔子教学首重德行的做法是一致的;次教定学——禅定之学,使弟子们的身心得到锻炼,此与孔子教学除“六经”之外,又设“射”(射箭)、“御”(驾御马车)之课相类似,所不同者,在于射、御之术,系动态的体育训练,而禅定之学是以打坐为主的,以静态的方式进行的,二者均可达到强筋壮骨、和人心血之效;最后教以慧学——智慧之学,注重开发弟子先天本有的智慧,即佛教常说的“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如果用儒家经典——《大学》开头的一段话表示,是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意则庶几近之。戒、定、慧三学,先后一贯,秩序分明,而佛教经、律、论三藏正是依此精神编辑的,是为四众弟子修行实践及研究之准绳。

具体而论,佛陀教化弟子不外言传、身教两个方面。就言传方面来说,他主张“对机说法”,通俗一点讲,就是针对弟子的各自特点进行化导,这与孔子“因材施教”完全一致。比如,佛陀有一弟子,名叫周利槃特,他禀性愚笨,近于痴傻,同参(同学)们教他四句偈子,他学了几个月也记不住。为此,佛陀决定亲自来教,并只让他学“拂尘除垢”四个字,又让他做拂拭比丘鞋上尘土的工作,一边拂拭,一边念诵这四个字。时间一长,心里的烦恼业障渐渐消除,人开始变得聪明了,不但记住了偈子,领会了其中的含义,而且智慧日长,终于在某日忽然开悟,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人们熟知的“十八罗汉”之一。又如另一位弟子名为闻二百亿,原先为弹琴的乐师,家境富有,出家后精勤修道,由于用功过度,损伤了身体。佛陀知道后,便对他说,修行如同弹琴,琴弦太紧容易绷断;琴弦太松又弹不出声,所以,必须松紧适当,取其中道,方能奏效。闻二百亿依之而行,身体很快复原,进而遂有证悟,成为佛弟子中精进第一的长者。

现代教育讲究启发式教学,此种 ... 不但在孔子那里已见其雏型,而且在佛经里也常能看到,以《大宝积经》第三十回《妙慧童女会》为例,妙慧童女问佛“云何得端正身,乃至临终诸佛现前”等一系列问题,宾主双方相互问难,辗转反复。最后,佛陀揭示出十点有关人生的妙谛,即属此类。再如《楞严经》里“七处征心,十番显见”一节,则是由佛陀发问,命弟子们分别解答,然后随其所答,佛陀再作恰当的评判与指正,这种做法既与孔子 “循循善诱”的作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颇与现代俄式西门纳尔教学法——先由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再针对问题解答--相合。由此可见佛陀在教化弟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说到身教,佛陀总是以身作则,堪为弟子的表率。此类事例散见于许多佛典中,一位比丘平日里不肯照顾病人,到了自己生病时,别人也不理睬他,他感到很痛苦。佛陀得知后,亲自为他喂药,替他擦洗身体,并讲道理给他听,要他康复后多为病人着想,尽自己的爱心。与此相对应,《论语·卫灵公》记载的一件事,表明孔子为人做事的态度。其中说:“师冕见。及价,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这段话说的是,乐师冕来看望孔子。乐师是盲人,孔子出来接他,扶着他走,上台阶时,告诉他这里是台阶。等到了席位,又告诉他这里是席位。大家坐下来之后,孔子又说某某坐在左边,某某坐在对面,都一一仔细介绍。师冕走了,子张就问老师接待他为什么有这么多规矩,是因为他是乐师吗?当然,孔子回答说,不仅因其官位要如此待他,对盲人也更应如此。此外,有一次佛陀受阿耆达国王之请,赴该国结夏安居。由于中途变故,佛陀与五百弟子没有受到供养,加上该国遇上灾荒,谷米昂贵,乞食难得,弟子们饿得东倒西歪。此时恰逢一贩马的佛教信徒经过此地,见此情形,遂将随身带来喂马的麦子供养佛陀。佛陀高兴地接受了,并带头津津有味地嚼食马麦,使弟子们深受感动。就这样佛陀与弟子们一起在树林里安居,以马麦充饥,度过了三个月的艰难日子。佛陀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教育弟子在遇到特殊困难时,所应取的态度及如何克服之 ... 。对此,《论语·卫灵公》所说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其情况与上述类似,当时弟子及随从不免有不满情绪,但孔子却很镇静,一如既往地讲学、弹琴、唱歌不止。这种情绪立即感染了大家,共同度过了难关。佛陀与孔子以他们自己的身教表明:身教重于言教,此举对弟子的教育无疑是极为有效的,至今仍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概而言之,孔子的教育观与佛陀的教育观确有许多相似、相近或类同之处,也在相当程度上涉及到现代教育学的内容及其对教学规律性的认识,困此直到今天他们的许多思想和 ... 依然被运用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比如因材施教、对机说法、教学相长、言传身教、温故知新等等,均富有深刻而精到之内涵,成为宝贵的教书育人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孔子与佛陀都十分重视教育,并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总结经验,所以他们的教育事业都取得了足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且不论他们各自弟子众多,桃李满天下,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最高的思想理论皆深得传人,师徒间最根本要义之传承(指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已达到心心相印、密契无间的程度。本来,孔子学生中堪于传道者有两位:一位是顔渊,可惜早亡;另一位是曾参,孔子晚年传道给他。《论语·里仁》如是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刚说了一句“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心里就已明白了,两人之间不用再多说一句话,但孔门其它弟子却不明白,因此纷纷围上来询问。这点与佛教禅宗的传法情形颇为相似。佛陀晚年,住在印度的灵鹫山(简称灵山),有一天说法时,他一反常态,不发一言,而是拿起一朵曼陀罗花,向大家示意。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佛陀是何意,人群中唯有上首弟子大迦叶对此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于是,佛陀向大家郑重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联灯会要》卷一,《卐续藏经》第136册。)

此即禅宗门庭流行的“拈花微笑“的传法典故。虽然,佛陀堪于传道的弟子有不少,但数禅宗一系的传法境界最高、最有意思,因而流传也最广。

孔子与佛陀,一位传道,一位传教,其最高宗旨相去无几;他们的教育观点及成果也难分伯仲,所不同的是,前者深入人心,备受国人注目;后者尚有待发掘而已。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当佛陀遇到孔子:比较二人之教育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4.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5.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6.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7.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8.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9.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10.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随机推荐

  1. 周末祝福短信

    周末祝福短信1、来了,来了,不远了,就像一个风雅的女人,却又浓妆艳抹的,越来越近,牵引著无数伎痒的人儿,不再故意思使命,兴奋吧!今天我就要把三种幸福全部送给你,祝你周末快乐幸福!周末又思念,祝福送上前,愿你福连绵!

  2. 我才是那个没教养的贼

    我才是那个没教养的贼一天晚上,她在机场候机。她更生气了,暗自思忖:“如果我不是这么好心,这么有教养的话,我早就把这个无礼的家伙的眼睛打肿了。”她接过那半块饼干,想道:“这个人真是太没教养了!甚至连声谢谢都不说!我没有见过这么厚颜...的人。”她急忙把书塞进包里,拿起行李,直奔登机口,看都没看那个“贼”一眼。她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自己才是那个傲慢无理、没有教养的“贼”。

  3. 陈康中将简历 陈康将军的夫人子女

    陈康中将陈康出生湖北广济,早年加入红军和...,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参加了四次“反围剿”斗争、...、反“扫荡”斗争、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滇南战役、渡江战役等,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那么,陈康将军的夫人、子女是谁呢?陈康中将简历>陈康,湖北省武穴市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3军军长。>陈康将军的夫人子女>夫人郭青,1928年生于山西省沁水县,18岁参加淮海战役,任译电机要员。

  4. 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_周公解梦梦到阳光照得您目眩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好不好

    做梦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好不好?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是告诉您前途充满困难的梦。若你身心俱疲时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是病魔即将降临的危险讯号。梦见星星之火_周公解梦梦到星星之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星星之火好不好升学考试者梦见阳光照得您目眩,成绩将不尽如人意。

  5. 梦见大门坏

    周公解梦梦见大门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门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古德诺评价袁世凯称帝失败:除非他能带领中国打赢对日战争

    1915年8月30日,蔡廷干通知古德诺,袁世凯送给他一对清雍正年间的花瓶,向他致意。1915年8月31日,袁世凯的内务总长和复辟骨干周自齐便写信给古德诺,称「”因为您对我们国家做出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因为您对我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美好友谊,谨代表所有签名者(签名谨附另页),为您再次来我国访问,特向您赠送此纪念品”。签名者包括梁敦彦、汪大燮、梁启超、伍朝枢、梁士诒、周自齐等人。在古德诺之前和之后,有很多

  7. 死不蔽辜

    死不蔽辜浙江平湖台浦镇,有一位大绅士,经营木材行起家,拥有资金二、三百万,为人也勤劳认真,没有一般市侩气派,只是对于饮食,特别考究,无论宴客或自己日常食用,都非常奢侈,尤其常买麻雀塞满鸭腹内烹煮,当食用时,用筷拔开鸭腹,从鸟罗列,味道特别鲜美,命名叫“百鸟朝王”由此不知残...了多少生命。

  8. 害人就是害己

    害人就是害己从前有一个愚痴的人,因为他和别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出...来报复。那人听了,哈哈笑道:“这很简单,你只要学持一种秘密的咒语叫毗陀罗咒的,但可以害他致死。不过,持这种咒,有一种毛病,就是持了以后,你自己也要死去,我看你还是不要持吧!免得仇人未害,你自己却先死了。”瞋嫉怨结为害的严重性,往往人未被害,却先害了自己。有些人为了瞋心,不惜毁损身体,他们为瞋恨心所驱使,自害害人,今世后世,沉沦不已。

  9. 曹魏名将徐晃的简介 徐晃最后是被谁杀死的历史名人

    徐晃的人物生平简介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他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也是古代的优秀战将。刘备就任汉中王后,关羽发起荆州攻防战,守将曹仁被围困城中,曹操派遣徐晃为援军前往救援,解除了曹仁的危机。徐晃最后是怎么死的在正史中是徐晃病死的。徐晃杀到新城的城门边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部,当晚身死。却说徐晃被孟达射中头额,众军救到寨中,取了箭头,令医调治;当晚身死,时年五十九岁。

  10. 有带云字的成语 | 历史新知网

    有带云字的成语腾云驾雾吞云吐雾耸入云霄停云落月彤云密布雾鬓云鬟望断白云望云之情行云流水巫山云雨烟云过眼响遏行云闲云野鹤响彻云霄烟消云散野鹤闲云云过天空云龙风虎月地云阶云消雾散云霓之望云泥之别云龙井蛙月露风云义薄云天云鬟雾鬓游响停云云起龙骧云兴霞蔚游云惊龙瞻云就日云雾迷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