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经故事:阿难尊者的梦

阿难尊者(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难陀做了佛陀二十七年的侍者,他很能观机,当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信徒来参拜佛陀时,他总能安排适当的时间。尤其远道而来求见佛陀的比丘,在未见佛陀之前,他们总欢喜先和阿难陀谈谈,因为阿难陀对他们有亲切的慰藉。比丘尼最欢喜听阿难陀的教诫,当阿难陀说:“各位!好好的遵守圣戒吧!”她们总欢欢喜喜的接受。在家男女信徒,也喜欢听阿难陀说法,阿难陀总是教他们尊敬三宝,受持五戒,侍奉双亲,供养僧团。在家善男信女爱听他讲而不愿他沉默,他还是没有开悟的人,就已经具备有这些美德。他跟随佛陀在各地弘法,时光迅速,转眼间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城的普会讲堂对波斯匿王说法时,阿难陀的面色现出忧愁的样子,佛陀问他为何如此,阿难陀说出他在一夜之中,梦见七项稀奇古怪的事,才会心里有些惊慌。佛陀又问道:“你是梦见哪七事呢?” “佛陀!我第一个梦,是梦见大江河海,都被烈火焚烧起来,并且火焰直冲天上!” 佛陀听后,面色一变,像有所感触似的解释道:“阿难陀!圣者本不必说梦,但你的梦确实奇怪,大海江河被火焚烧,这是象征着未来僧团中的比丘,恶逆盛,善心少,取得供养,复起斗争,这就如澄清的净水,变成了火焰一般。你的第二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太阳将没,娑婆世界一片 ... ,天上没有一个星星!” 已经将近八十岁的佛陀,很感慨的解释道:“阿难陀!佛陀不久要涅槃了,诸大弟子也都会涅槃,这表示人天的眼睛即将消灭。你第三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出家僧伽堕落陷坑,在家人踏在他们的头上!” 佛陀喟然的叹息一声,说道:“阿难陀!这是暗示未来比丘开演说经大会,口头宣讲,并不奉行,他们互相嫉害,不畏因果,终于堕落,白衣乘机上座,轻蔑僧宝,他们走进寺院,诽谤比丘,毁坏塔寺,你第四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比丘法衣不全,踯躅在荆棘之中!” 佛陀像有些激动,说道:“阿难陀!这是说未来的比丘,舍弃法衣 ... ,弃戒乐俗,蓄养妻子,这真是大法的不幸!你第五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茂密的森林中,有很多的山猪爬掘着旃檀大树的树根!” 佛陀像忧愁的样子说道: “呵!这是说未来比丘只为生活打算,贩卖如来,鬻经为生。你的第六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大象厌弃小象,百兽之王的狮子死去,名华撒在头上,禽兽仍然恐怖远避,但不久身内生虫,还食狮子肉!” 佛陀无可奈何的摇摇头道:“大象弃小象不顾,这是说未来僧团长老比丘,自私自利,不肯提拔年轻的后进!狮子虫还食狮子肉,这是说没有外道能坏佛陀正法,还是我的出家在家七众弟子,自坏我法!你的第七个梦呢?” “我梦见我头顶须弥山,我并不觉得重!” 佛陀那黯然的样子稍为宽解了一些,说道:“阿难陀!这是说佛陀三个月后,进入涅槃,诸大比丘,诸天人民,要靠你承教启经,结集法典!” 阿难陀的七梦,经过佛陀这么解释,这是预言着未来佛教的衰颓,和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这是讽刺着今日僧俗的弟子,这样的教言,对于我们,是一个酷烈通髓的痛事! 我们可以猜想得出,在佛陀晚年,为了阿难陀的梦,那么感慨的解说,其心情的沉重可想而知,末法时代惭愧的我们,如何才能给佛陀欢喜,就让这些预言,不要成为事实!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经故事:阿难尊者的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闭嘴与演讲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能言善辩。有一个年轻人去向苏格拉底请教演讲术,这个年轻人为了表示自己有个好口才,首先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话。苏格拉底要他交纳双倍的学费。>那年轻人惊诧地问道:“为什么要我加倍呢?”

  2. 天热,就爱吃这个菜,营养不输大鱼大肉,清淡爽口,让你胃口大开

    西兰花的平均营养价值及防病作用远远超出其他蔬菜,名列第一。西兰花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着其他蔬菜难以达到的功效,即促进发育。西兰花焯水时,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失去脆感,拌出的菜也会大打折扣,这道菜肴要现吃现拌,不要做好后长时间放置,这样也会促使维生素损失,口感也不好,吃着不脆爽了。

  3. 少成若性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àochéngruòxìng【解释】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出处】《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例子】【相关】百度“少成若性”

  4. 梦见荷花开了

    周公解梦梦见荷花开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荷花开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往生论注》讲记八

    讲记八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大体上说,人间的日光照在身上,既不会生善心,也不会引恶念,这就是作无记的事。国土名声上成就的功德就是深远、微妙、能发起众生觉悟。因此发愿兴起国土妙声的庄严。彼国贵重梵天,多以梵为赞。】古印度把清净行称为梵行,把微妙的言辞称为梵言。这是名能开悟众生的证明。】(“释论”就是《大智度论》,这是一部解释般若经的大论,简称为释论。三德具足,称为“梵声”。

  6. 正是士兵

    作为一名新上任的步兵中尉,我通过擦拭自己的M-16式自动...给全排作个榜样。我们一块擦枪,一名战士抱怨由于M-16的枪栓枪膛的特别凹形结构,擦起来十分困难。>“中尉,应该制造一种擦这枪的工具。”我十分诧异,纳闷为什么我们没有定购这种工具。>“真的,长官,”军士答道,“它就是士兵。”

  7. ... 天扯地是什么意思?

    【拼音】màtiānchědì【解释】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同“...天咒地”。【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天扯地”

  8. 老吾老:经常胃酸烧心怎么办?了解这5种食物,帮你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很多人来说,有时候会出现胃部烧心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也会使人们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同时也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从饮食的角度出发来帮助自己调理,那么究竟有哪几种食物可以帮助人们调理呢?总之,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经常胃酸烧心的人群来说,不妨适当的从饮食入手,谨记以上五个方面,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更好的改善胃酸烧心的症状。

  9. 含苞欲放的意思 | 成语大全

    花骨朵即将开放。比喻少女的青春。也作“含苞待放”。

  10. 小浣熊童年记忆人物三国江东十二虎臣——上篇

    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1、程普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斩华雄、破吕布。后来,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作战不利,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