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朝元图(1)朝元图(2)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因黄河水利工程改迁到芮城县。《朝元图》画在三清殿,有泰定二年作者河南马君祥父子的题名。人图分布在大殿四壁,以八个主像为中心,共画二百八十六人,每个人物高达三米以上,宏伟严密,具有非凡的气魄。其中吕洞宾故事画有至正十八年作者山西朱好古与门人张遵礼等人的题名。
[专家点评] 朝元图(1)
朝元图(2)
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因黄河水利工程改迁到芮城县。这里的元代壁画是道教题材,表现众神朝拜老子及吕洞宾、王重阳传教施法的宗教故事。内容丰富,大部分保存较好,具有高度艺术水平,在我国壁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朝元图》画在三清殿,有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作者河南马君祥父子的题名。人图分布在大殿四壁,以八个主像为中心,共画二百八十六人,每个人物高达三米以上,宏伟严密,具有非凡的气魄。形象生动,如肃穆庄严的帝君,文雅美丽的玉女,威武凶恶的天将,翩翩欲飞的真人,以及把动物形象人格化的星宿诸象,都有鲜明的性格,他们或注视、深思、或对语、倾听,或恭谨复命,都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把如此众多而巨大的神像画在一个构图中,却绝不杂乱或呆板,而是寓复杂于单纯,在统一中见变化。其用笔据考是用猪鬃制的捻子,勾线严谨而流动,继承了吴道子、武宗元的宗教画传统,但比唐宋的宗教画更圆浑、有力。色彩灿烂而沉着协调,富有装饰性。另外两翼殿壁画似连环画和民间风俗画,内容十分具体,复杂,可以从中考察元代社会生活状况。其中吕洞宾故事画有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作者山西朱好古与门人张遵礼等人的题名。这些壁画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和元代日趋衰落的文人画相比较,可以看到:正是象马君祥、朱好古这些在画史上没有名姓的民间画师,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点评人:佚名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