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蜀汉第六猛将「 ”魏延”自白:我的脑后没有反骨,只是想立个功

我哭一声,天地悲恸,我笑拔剑,直指苍穹。戎马倥偬,沙场秋风。大江东去,谁堪伯仲! 嚄唶宿将,百战余生,这位从刘备在襄阳时就投奔的名将,在五虎大将先后离世之后,他依然活跃在北伐前线,前前后后为蜀汉服务了二十多年。他出生入死,在刀光剑影中为刘备拼出了一片天下,虽然他不如关羽张飞那样与刘备亲密无间,但刘备明白这位在他兵弱将寡、势力孤微之时依然投奔自己的将军的一片忠心。可惜可叹,他最后还是败在了自己狂妄嚣张的性格之下,背上了反贼的名声。 魏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候加入的。当时,刘备屈居小城新野,寄人篱下,在曹操大军南下之时挡在荆州的前面,可谓四面征战之地。魏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带着自己的私人武装毅然加入,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所以刘备很喜欢魏延。 遥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在终于在众人的拥戴下做了汉中王,这个时候,刘备体现出了一代枭雄的气魄和独特的用人之道,他毫不犹豫地把汉中太守的要职交给了魏延,而众人都以为可能会是张飞呢!在宴会上,刘备问魏延: "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魏延慷慨激昂地回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此语一出语惊四座,可谓气壮山河。要知道刘备打下的汉中城并不是得到了什么富庶之地。当时曹操情知汉中难免失守,预先迁走了汉中城的大部分居民,粮草物资也没有给刘备留下。拿下了汉中,刘备也无法依靠汉中作为进军雍凉地区的前线阵地了。 面对这样的窘况,魏延深知责任重大,在汉中任上一干就是九年。将一座空城重新变成了粮草基地,为后来的北伐打下了坚实基础。 魏延看起来对刘备忠心耿耿,也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为什么后来被贴上了「 ”反骨仔”的标签呢?他在诸葛亮去世后究竟有没有反叛呢? 王新军版魏延 我的答案是魏延最后不是反叛,也是反叛了。 首先要区别的是《三国演义》和正史中诸葛亮对于魏延的态度。演义里的诸葛亮,好像长着一双透视眼,他一眼就看出魏延脑后长有「 ”反骨”,只因刘备顾忌 ... 害投奔人才影响不好,才姑且留了他一条性命,诸葛亮还特地叮嘱他好自为之,在后来的北伐时期多次打压魏延。然而在历史上是不是这样呢?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杨仪,魏延跟这个人的矛盾非常大,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杨仪同样是诸葛亮爱惜的人才,在管理户籍、调度军粮方面有着过人的能力。如果能够文武相和,对北伐大业定然是很有帮助的,偏偏这俩人谁都不服谁。 而诸葛丞相是什么态度呢?是《三国演义》中那种刻意打压魏延、留观后效的态度么?据《三国志》记载,丞相「 ”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就是说他既器重杨仪,也依靠魏延的勇猛,他并没有偏向谁,只是常常可惜两个人总有矛盾。诸葛亮给魏延加的官职也很大,他被封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来又升为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可见诸葛亮并非像演义中时时刻刻盯着魏延脑后「 ”反骨”的人。 其次,我们想知道诸葛亮去世之前是不是像演义里一样预先知道魏延谋反,安排马岱 ... 掉魏延。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丞相临终前曾经发布了一道遗令,并不是对魏延发布的,内容是: 「 ”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从字面理解,丞相这是在对魏延冷处理。那就是说如果魏延不愿意断后,那就由他去,大军先行撤退。那么丞相会不会另外留一道密诏给马岱等人暗 ... 魏延呢? 个人认为不会。因为诸葛亮行事光明磊落,崇尚法制,处置这样一个功勋卓著、先帝喜欢的老将不大可能会悄无声息。 由此引出最后的问题:如果魏延有谋反迹象才能处置,没有谋反何故要往他身上泼污水呢? 魏延究竟是不是反贼? 从魏延最后的表现可以看出来真相。在丞相逝世后,众人根据丞相的遗令有序撤退。魏延不同意,他说:「 ”岂可为一人之死而废国家大事?”他要自己去北伐,讨伐曹魏。杨仪等人自然根据丞相的指示,先行撤退。还到皇帝刘禅那告了魏延一状,正巧魏延也告了杨仪一状。 然而魏延所部兵少,没有大军支持,如何北伐?他可以自立为王,但是以当时实力来说,不具备谋反条件。蜀国只有益州一州,人口不过百万,平均八、九个平民供养一个士兵,所供养军队极限不过十二三万,从丞相放弃魏延的命令来看,魏延的力量不足以构成威胁,手下的士兵不会过万,可能只有几千,即使自立,也难服众,力量薄弱。 他也可以投降曹魏,谋取一个优厚的待遇。但是他没有,他的做法是跟着杨仪向南撤,而且比杨仪撤的更快,抢在前面将沿途官道、桥梁、栈道全部毁掉。 没有人知道魏延想干什么,因为魏延本身脾气就很怪。魏延并非对杨仪态度恶劣,对所有人都是一副狂妄自大的态度,只是因为偏偏杨仪不买他的账,所以积怨越来越深。这样的结果是,皇帝更偏向杨仪,重臣费祎、董允也都力保杨仪,甚至在南谷口魏延和杨仪两军会面时,因为杨仪手下一人义正言辞的斥责,魏延手下士兵作鸟兽散了。 表面看来,魏延的官很大,凉州刺史、前将军、征西大将军。杨仪不过是个丞相长史。可是杨仪是丞相心腹,是掌握机密的人,在诸葛亮大权独揽的情况下,他等于在中央工作。魏延呢,人缘奇差!经常暴跳如雷,和杨仪对着干,拿刀吓唬杨仪,经常把杨仪吓得痛哭流涕,在诸葛亮面前哭诉。别的文官在魏延面前,也得点头哈腰,称赞魏延最牛,最有本事。表面上别人都服他,可是一遇到大事,就看出人心了。 杨仪 所以大事发生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以为:魏延真的反了。然而魏延仅仅是想诛 ... 杨仪,代替丞相的位置继续北伐大业。没想到落得个身首异处、夷灭三族的可悲下场。 这场内讧无论对错,因为杨仪最后也为他狭隘的性格付出了代价。他把魏延的脑袋当球踩,却并不引以为鉴,他认为新上任的费祎才能不如自己,自己才是丞相最器重的人,整日里忿忿不平,最后口出狂言:「 ”早知道就跟魏延一块反了算了。”被人告发,落得下狱身死的下场。 魏延最终没有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在诸葛亮的面前他像是负上了命运的诅咒,《三国演义》中的他更像是一个木偶,为引诱张郃他忍受巨大的耻辱连输十五阵,最终成就了丞相神机妙算的美名,而自己却有苦难言。 为什么丞相宁可六出岐山也不愿采纳我兵行子午谷的奇招,眼睁睁的看着马谡兵败街亭,连年征战确屡遭失败?为什么我为了大汉天下任劳任怨,劳苦功高,到头来却落一个谋反的千古 ... 名?他不明白。 《三国志》在魏延的这一卷中,同时记载了彭羕、廖立、李严好几位有能之士,他们的共同点是性格有重大缺陷,最后得到身死或者被废黜的下场。假如不计前嫌,合作共赢,而不是像他们一样斗的两败俱伤的话,也许蜀汉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得以施展抱负,不会落得无人可用的可悲地步吧!后人也能从前车之鉴中通晓事理,不再重蹈他们的悲剧。

蜀汉第六猛将「 ”魏延”自白:我的脑后没有反骨,只是想立个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梦见粳米 梦见粳米什么意思

    梦见粳米是什么意思?梦见粳米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粳米的详细解说吧。粳米、糯米,都是米。应该说,梦见米比梦见庄稼更好。梦见粳米,预示著有财运和吉祥如意。已婚女人梦见吃大米,要分娩。未婚男子梦见吃米饭,很快要喜结良缘。梦见买大米,是好的征兆,要为孩子举办婚礼。梦见得到大米,是吉兆,会受到国家的尊重。WWW.7624.Net原版周公解梦梦见粳米,有贡献事。

  2. 家庭里的“四摄法”

    家庭里的“四摄法”尔时,彼佛复告精进行童子:“……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来四摄之法。由是法故,菩萨摩诃萨恒处长夜摄诸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名为四种摄法。”>夜读菩萨四摄法中的“同事”一条:同事,就是置身大众,与众生做朋友、同僚,不间断地为他们说法,成就其利益。

  3. 枝别条异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ībiétiáoyì【解释】比喻头绪纷乱。【出处】汉张衡《求合正三史表》:“臣伏见陛下思光先绪,以典籍为本,而史书枝别异,不同一贯。”【例子】无【相关】百度“枝别条异”

  4. 梦见坏了的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坏了的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坏了的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上古神话:应龙和旱神魃

    上古神话:应龙和旱神魃  为黄帝助战的双翼应龙和旱神魃。常言道,等人者心焦。熬过了两三天,援军还不见踪影,黄帝不免焦虑;一日,端坐中军帐与风后商讨军务,猛听得唿哨声嘹亮,抬头望去,一条生着两扇金色翅膀的神龙摩云而至。“呵!应龙来了。”黄帝大喜,未及起身,辕门外又连珠般传...

  6. 梦见老公跟别人偷情

    周公解梦梦见老公跟别人偷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公跟别人偷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有东西咬自己头

    周公解梦梦见有东西咬自己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东西咬自己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房子漏雨 -周公解梦

    点击进入更多梦境查询>>>>梦境重现:梦见自家房子漏雨梦境解析:周公解梦详细介绍关于梦见漏雨,梦见房子漏雨,梦见家里漏雨的梦境预兆各是什么意思:1、梦见漏雨:是一家人之中会出现病人或自己为病魔所缠的凶梦,然而,如用容器接受漏下的雨,则收入会增加,家庭经济会逐渐宽裕。梦到被猫咬-周公解梦

  9. 关于爱情受伤的说说心情-感人的情话

    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三十六、人生最糟糕的不是失去最爱的人,而是太爱一个人,失去了自己。四十六、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

  10. 刘海粟: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汉族,江苏常州人。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189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回国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后又先后应邀在德国、英国、印尼、新加坡等国举办画展。>1979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