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长沙人70年穿鞋往事:为何年轻学子们又穿高帮的球鞋了?

70年代湖南橡胶厂工人在制鞋 文/盛绍钧 国人讲的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把衣放在第一位。日本人讲食衣住,把食放在第一位。可能是国人更加顾及面子吧!国人又讲鞋袜三分衣,可见国人对鞋袜也是蛮重视的。 小时候,只有冬天才穿袜子,都是长袜子,还要上袜底,耐用一些。袜子的上面还有箍带,免得袜子掉下来。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尼龙袜子,才是袜子的一个革命划分,但是当时五块多钱一双的尼龙袜子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家里有条件穿的。 下面主要回忆一下长沙人穿鞋子的往事。 50年代中国人穿着自家做的布鞋 上世纪五十年代,春秋两季一般都是穿布鞋,而且是家里做的比较多。下雨天,胶鞋是力士鞋,黑色的面子,还有套鞋,瓦口的。还有一种南光鞋,也是胶底,蛮厚,面子是细帆布的,多为棕色。皮鞋就是奢侈品了,男士的多为舌式和大包头的式样。 1954年,母亲为女儿穿新鞋 皮鞋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的。有的人出席亲戚朋友的婚礼,自己没有皮鞋,为了面子,找朋友借皮鞋穿的事情经常有。女式的皮鞋多是平口系带子的式样,而且多为平跟,半高跟的只有那些非常爱时髦的年轻漂亮女士才敢穿。 农村劳动者在劳动的时候多是穿草鞋,城市里穿草鞋的不多,多的是用报废的轮胎,手工加工成草鞋式样的鞋子,长沙人称为轮胎草鞋。那时,农村里面还有木屐,下面是木板的底子,着地的地方有五个钉子,面子是硬牛皮的,适合在烂泥巴路上行走。 夏天基本都是一双木拖板,就是一块加工成脚板样子的扎木板子钉上一根帆布带子,就是一个夏天的鞋子了。女式有好一些的,上了黑色的油漆,还有金色的描花,木拖鞋的木材也厚蛮多。 到了六十年代,中学生就流行穿网球鞋了,有蓝网、白网,还有一种棕色的,大家都叫为酱网,是我的最喜欢的鞋子。双钱的牌子,还有一个是大中华。 湖南省不生产网球鞋,湖南橡胶厂生产胶鞋是跃进牌的布面胶鞋,还获得了 ... 的优质产品称号,式样就是部队军人穿的式样,劳动者,尤其是建筑工人穿这种鞋子的就多了。 男生中喜欢打篮球的就穿什么鞋呢?心仪的就是回力篮球鞋了,回力鞋是上海生产的,绿色的平底鞋,帆布面子,有白色的和蓝色的两种,尤其是白回力更是蛮 ... 丝的。 60年代经典前进牌回力运动鞋 女中学生主要是平口布鞋,面子有灯芯绒的,直贡呢的,普通的就是青布料的了,开始有塑料的鞋底了。过去的布鞋都是废布料用米汤一层一层的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干,再纳成鞋底的。讲究一些的会让过去称为皮匠师傅的钉上橡胶底,可以在湿地方走,还经穿一些。 1963年开始就有橡胶拖鞋了,大家称为海绵拖鞋。只有两种式样,一种是人字形,一种是十字形。三块多钱一双,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穿的,我记得夏天放暑假,还是打赤脚的时候多一些。 60年代的老皮鞋 过去的工厂凡是在锅炉房工作的都有工作皮鞋发,高帮的翻毛牛皮鞋,也是蛮受人喜爱的。一年半发一双,工人师傅把旧的穿着上班,新的出门做客才穿。 电工师傅也有电工绝缘鞋发,并且橡胶底是耐油的。普通的胶鞋橡胶底不耐油,工厂车间里面地面到处都是机油,柴油侵蚀了地面,胶鞋的底就会变形,一般是前面向上翘起来,样子很滑稽。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长沙塑料厂生产了一种女式塑料凉鞋。黑色的,前面是一个工字形的构图,长沙市满城女孩子,女青年人脚一双。男式的就是一撇两捺的,还有一种式样和部队 ... 官兵的凉鞋一个样子,前面的是封闭了的,有几个孔透气。 70年代长沙市机床设备维修厂钳工留影,两人均穿着黑色凉鞋 文革时期还有一种布鞋,应该是从北方传来的式样,称为懒鞋(懒汉鞋)。男女青年人人都有,面子也分为灯芯绒和青布的,一律是黑色的。讲究一些的还要有白色的边,大部分都是塑料底。望城靖港布鞋厂生产的望江楼商标的懒鞋还蛮有名气。 懒汉鞋 慢慢的通过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大串连,长沙人鞋子的式样也多起来了,女式皮鞋有丁字皮鞋了,男的是三接头。 1972年在当知青的时候,有一次偷听台湾省的广播,讲台湾省当年光是女式的白色塑料凉鞋有六百种式样,听了觉得蛮不可思议的。 1975左右,长沙第二制鞋厂生产一种女式的猪皮短靴子,半高跟,价格不贵,但是就是买不到。每天上午在坡子街对面的鞋厂门市部发售,天还冒亮就要去排队。为了老婆的心愿,排队两个早上,终于买了一双。 1973年的中国街头,行人穿着解放鞋。摄影:布鲁诺·巴贝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慢慢的高起来了。最开始变化好大的就是鞋子,东南沿海的合资鞋厂的旅游鞋,硬是把内地很多几十年不变的老牌鞋厂搞垮了。 过去不敢奢望的皮鞋成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当然还是上海和广州的品牌是人们的最爱。女士喜欢的上海皮鞋是花牌的,男士的是牛头牌。牛头牌的皮鞋也是30多块钱一双,一般职工的月收入也才50-60元,买一双也是要咬一咬牙的。 花牌女鞋 1993年10月,上海的一次时尚活动,每人穿的鞋子样式都不同 我记得1988年,市里一个部门干部到当时郊区的岳麓山乡观沙岭制鞋厂去捡查工作,厂长吴奇给每个去的干部一双出口到沙特 ... 的运动鞋,也就是塑料鞋底,合成革的面子。大家都很喜欢,一个干部晚上因为鞋子打湿了,放在煤火上烤,结果鞋底烧坏了,还想方设法让郊区的干部帮忙去换一双。 80年代时男士穿着皮鞋 在穿皮鞋时髦的年代,因为皮鞋贵,就有大量的合成革做面子的鞋子作为皮鞋的替代品面世。当时把合成革称为人造革,商店营业员写价格牌的时候为了省事,常常写成人革,我看了就想,人革不就是人皮嘛!觉得好笑。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期,年轻学生穿回力鞋的就很普遍了。 80年代回力鞋 九十年代国外的大牌子像阿迪达斯,耐克等等大量进入了我国市场,年轻人穿的就多了。 现在鞋子的式样,品种多,老百姓哪一个不是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各的鞋子,爱美的女士高跟鞋都是很多双。 不过,年轻学子们又穿高帮的球鞋了,这是轮回吗? 新中国70年,中国人关于鞋子的记忆还有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够谈谈自己的回忆,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分享~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盛绍钧,编辑 | 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文中小标题及部分图片为编者所加,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

长沙人70年穿鞋往事:为何年轻学子们又穿高帮的球鞋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回眸:流血的花轿——整整100年前的赵五贞命案

    明天是11月14日,整整100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919年11月14日,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命案。本期大锤说史,大锤就带列位读者听友,重新回顾整整100年前的这桩著名案件。出嫁的,是城里眼镜店老板赵海楼的女儿,赵五贞。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由赵五贞之死引发的空前的舆论风暴,就此爆发。

  2. 黄兴、 ... 、仇鳌……长沙北正街的风云人物录

    文/刘曙文明清时期长沙古城定型,在东起今建湘路、南至今城南路、西抵湘江、北至今湘春路的不大范围内,拥挤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形成「”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的基本框架。紫东园就在离北门不远的老城区内。20世纪20年代长沙地图这是一片拥挤却四通八达的区域。民国时期,一批又一批显赫人物走进这里,又匆匆离去。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们为紫东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韵,甚至传奇色彩。我们普通百姓,则为它增

  3. 此人四十岁入仕,建千秋功业,被梁启超誉为「 ”五百年来第一人”

    1850年,长沙城外湘江之上,一叶小舟漂浮。两人正秉烛而坐,彻夜长谈。其中一位是年已六旬的老者,正是晚清名臣林则徐。他此次因回乡养病,途中路过长沙,想起一人来。

  4. 他是毛主席最敬佩的老师,辛亥革命前就砍断手指明志,后为 ...

    1937年,毛主席在给徐特立60岁寿辰的祝贺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员都离开了...,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了...……”而此时,徐特立作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已经奔赴湖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徐特立是湖南长沙人,生于1877年,比毛主席大16岁

  5. 南宋最精锐的部队:辛弃疾「 ”飞虎军”

    耿京被叛徒谋害后,辛弃疾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而,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期的辛弃疾绝不尸位素餐,庸庸碌碌。在任期间,最为人们所乐道的是为南宋王朝建立了一支当时最精锐的地方部队——飞虎军。外患未弭,内忧不绝,作为南宋统治阶级一员的辛弃疾忧心如焚。

  6. 长沙古井图志,有些已经看不到了……

    文/汤武长沙古城,历朝历代由于城区扩大、人口增加,开凿的水井逐年增加。水井与长沙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自来水出现前,人们的生活用水绝大部分来自水井。另有不完全统计,长沙市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8万余平方米范围内,自1998年至2004年底,清理发掘古井已达五百余口,这还没有算上未被清理的古井。作者拍摄了长沙市的部分水井与大家分享,其中有的已列为文物,有的已被拆除,再见不到它们的靓影。

  7. 太平天国罕见的败仗,老幼妇孺伤亡殆尽,各种辎重补给全被烧毁

    提到太平天国,或许很多人会说出很多头头道道,毕竟这段历史距离现在不过100多年。其他更多是在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上上下下一片混乱之际造成的。在太平天国前期,除了孤军深入的北伐军全军覆没之外,几乎罕见败绩。

  8. 刘备手下大将魏延,为什么会遭到诸葛亮排挤,并被说成反骨之人?

    一说到关于魏延的评价,很多人当即想到的便是诸葛亮所说的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在《三国演义》当中,魏延也确实如同诸葛亮所言,拥兵自重、意欲谋反。后来关羽将魏延引荐给刘备跟诸葛亮时,诸葛亮大声怒斥,想要...死魏延。

  9. 写历史与创造历史哪个更有趣?蒋廷黻一句话妙答

    蒋廷黻先生是近代学者,史学家,外交家,湖南邵东人。《蒋廷黻回忆录》1蒋先生的家世并不很好,只是邵东一个普通人家。当蒋先生五六岁时,他的二伯父便郑重开办了一个家族私塾,并延揽名师。21905年,值得注意。蒋廷黻的二伯父在长沙城中,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深陷到烦恼之中。于是,在1906年的冬春之际,10岁的蒋廷黻第一次离开故乡邵东,徒步赶赴省城长沙。青年时期的蒋廷黻。

  10. 小探读历史之晚清重臣曾国藩:年少不知曾国藩,读懂已是不惑年

    曾国藩在晚清政权摇摇欲坠,油尽灯枯时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关注|窥探历史成就未来|*每日更新让您了解历史的秘密*千古男神,也是金句大V从我年少时起,曾国藩就一直是地摊上的刷屏级网红,历史课本上却是相关的负面评价。我买了很多写曾国藩的书,一套一套。曾国藩绝对算不上天分高的人,考了七次才中举,年轻时还非常激进暴躁,...同僚,...皇帝。

随机推荐

  1. 梦见兽穴梦到兽穴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兽穴好不好

    做梦梦见兽穴好不好?梦中出现兽穴,预示会与人发生争斗,要小心预防。梦见狗窝,是不好的预兆,预示著家里将有丧事。梦见野兽,预示梦者内心的情感,可能是对某个事物十分的惧怕,把某个事物当成了野兽,十分的恐惧,十分是对死亡的恐惧。梦见解释梦到解释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解释好不好病人梦见野兽,预示梦者对自己的病情不够了解,十分的惧怕生病,所以十分的难以治疗,这样下去只会愈来愈严重。

  2. 转发分享:巢湖籍新四军老战士方少祥

    方少祥在此危难时刻加入革命队伍,成为方集联络站秘密交通联络员,此时他只有14虚岁,尚属少年。当方必银通过关系顺利当上柘皋调查室会计后,方少祥又安排地下党员宋帮国在柘皋东门开设一个木匠铺,作为一个联络点,专门调查了解敌人动态。新中国建立后,方少祥积极投身到地方政权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中。1992年,方少祥离休后曾担任巢湖市首届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为研究新四军历史,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很大努力。

  3. 史上真实鳌拜,你还是被电视剧给坑了,真相是这样的

    但真实的鳌拜并不是这样,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鳌拜。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是满族最高荣誉的称号。由此可以说鳌拜是清朝的忠臣。当时多尔衮军绩显赫是对地位虎视眈眈,但是鳌拜作为皇太极的大臣,对继承帝位仍是拥立皇太极的子嗣。鳌拜入狱后不久便大病,死于牢中。

  4. 总字结尾的成语

    总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 总 ”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 总 ”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林林总总——形容众多。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5. 梦见 ... 人被抓 梦见 ... 人被抓什么意思

    梦见...人被抓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人被抓好不好?梦见...人被抓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人被抓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暴动梦见暴动什么意思梦见...人被抓,你最近心理压力过大,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事或者不愉快。而警察抓人都是用手铐的,但你梦中的却是铁链,你是不是心里对什么事情,有阴影?梦见自己...人了被抓,爱情有可能停滞。最好避免常去的情人座、咖啡座等地方。

  6. 冬日的阳光撒进房间,午后的咖啡慢慢冷却

    冬日的阳光撒进房间,午后的咖啡慢慢冷却,这个冬天因为你变得很温暖。

  7. 梦见尴尬_周公解梦梦到尴尬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尴尬好不好

    做梦梦见尴尬好不好?梦见尴尬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尴尬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别人因为尴尬而脸红,提醒你不要多嘴搬弄是非。梦见自己当众很尴尬,意味着你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了。

  8. 个性说说 能让许多人评论转载的 ... 空间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六十三、哭给自己听,笑给别人看,这就是所谓的人生。

  9. 最好听的说说 失去了也没关系,对自己我只想问心无愧-感人的情话

    了解的,对方会说你不知道的部分;不了解的,对方会问你知道的部分。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是懂得你进我退和你退我进。彼此包容,彼此原谅;相互接受,用心珍惜,感情才有不离不弃。

  10. 孙位的画 孙位的高逸图

    《高逸图》局部>孙位的画>孙位的人物画受顾恺之的影响很大,虽然顾氏的图像真迹今已不存,后学无法对照,但从名称上,我们依然可以体会二者之间在绘画图本、风格、技巧上的继承关系。>孙位在他艺术风格成熟的道路上必然会受到许多先贤画风的综合影响。>孙位的高逸图>《高逸图》又名《竹林七贤图》,画名“孙位高逸图”为宋徽宗赵佶所题,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