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唐代诗人中,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就被诬陷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之后,他又摄海盐令。不久后,又被贬,之后他又遭人诬陷获罪,贬为睦州司马。遭贬之后的一个严冬,他写了一首诗,短短20字,却被后世评为最凄苦却又最温暖的诗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

唐代诗人中,号称「 ”五言长城”的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 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就被诬陷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之后,他又摄海盐令。不久后,又被贬,之后他又遭人诬陷获罪,贬为睦州司马。 遭贬之后的一个严冬,他写了一首诗,短短20字,却被后世评为最凄苦却又最温暖的诗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寥寥二十个字,本是白描,但就像马致远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不费力气,景情意境都已经跃然在读者心里。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表面上是说赶路的辛苦,其实也是说诗人人生道路走到了极难极贫处,天色将过黄昏,远处的山已经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了。诗人此时身遭寒冷,避无所避,诗人所见,是大雪漫山,路稀人少,是天色将晚,是白屋寥落…… 这一切,似乎就是诗人生平现状,他自己正被害得走投无路,是「 ”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他希望获得一席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呢?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读出了人情味、温暖还有一种微微的感激,正如在风雪交加的夜里能够有所投宿,虽然简陋,但是至少把风雪挡在了身外,这对于此时被贬后的刘长卿,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想必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品尝到生活的奔波与不易,才会被万家灯火所感动,希望人们白天不管怎么辛苦,晚上都能够有栖身之所来包容自己所有的疲惫。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整首诗如图一幅画,没有一句感情抒发,但「 ”风雪夜归人”却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诗人在这里确实是过客,是行人,是路人,但在这天寒地冻之中,在这荒山野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象征着诗人的人生困境,就在此时,能找到一个同样贫寒的小屋,一处可能一样穷困的山村人家,却有一间茅屋可避风雪,也有一处灯火可见光明,一碗饭食可藯饥寒,因此,诗人发出了对人世风雨吹打之后的回归温暖的一种感叹,这种感叹,古今同慨。 试问,在人生漫漫路上,谁又不是孤独的「 ”风雪夜归人”呢? 我们都是这人生旅途中的归人。对漂泊的浪子而言,这清贫的白屋既是温暖和食物的源泉,也是被想象美化了的精神居所。这是用诗句虚构出来一个极美的境界。
本文标签:读书文化刘长卿诗歌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