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七十年代末期,北京大学的周围还有大片的农田;校内的很多建筑是五十年代建造的。】据卡梅伦·贝蒂女士自己介绍,来北京时是一家四口;图中有同事的孩子。1978年底,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在中国大陆建设了首家装瓶厂。五十年代,北京新建制冰厂生产的北冰洋汽水,曾经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家庭电冰箱普及率已很高。】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组建了西方语言文学系,共有来自燕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师近百名。

【外教公寓的卧室,老式木窗缝隙上贴着密封纸条。】七十年代末期,北京大学的周围还有大片的农田;校内的很多建筑是五十年代建造的。老式木窗的密闭性较差,冬季时贴上纸条可以有效保持室内温度。这间卧室内的装修及家具虽然比较简陋,但远超当时的普通家庭。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英语外教卡梅伦·贝蒂(左)和丈夫】卡梅伦·贝蒂老师的右手边,放着一个单卡盒式录音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这种录音机的价格逾百元,在普通人家算是大物件了。很多中国人学习外语,就靠单卡盒式录音机。估计外教当时也用它练习中文。 【外教公寓,卡梅伦·贝蒂孩子的房间。】据卡梅伦·贝蒂女士自己介绍,来北京时是一家四口;图中有同事的孩子。孩子房间的左墙贴有孙悟空画像,窗户右边挂有北京风筝。风筝在国外的知名度很高;五十年代末,北影厂与法国电影公司曾经合拍了著名儿童片《风筝》。 【外教公寓的厨房,桌上有可口可乐和北冰洋汽水的玻璃瓶。】民国十六年(1927年),可口可乐饮料进入中国上海。1978年底,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在中国大陆建设了首家装瓶厂。五十年代,北京新建制冰厂(原北平制冰厂)生产的北冰洋汽水,曾经风靡了近半个世纪。 【外教公寓的厨房,碗架上有中式砂锅、韩式菜坛等。】厨房内摆放着单门电冰箱,并由木架垫高。三十年代,美国的家庭电冰箱普及率已很高。开放以前,普通中国家庭基本不了解电冰箱;那时需要保存的食品,夏天放冷水盆、冬天放户外。八十年代,电冰箱开始热销。 【外教公寓的卫生间,抽水马桶、洗手盆、浴缸等设施齐全。】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组建了西方语言文学系(英、法、德三个语种),共有来自燕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师近百名。中国开放后,许多美国外教来华工作;卡梅伦·贝蒂老师一家,来自美国纽约曼哈顿。 【外教公寓的厨房,液化灶具。】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部分家庭并不接受使用方便的煤气罐;到了八十年代,人们纷纷接受了这个新鲜事物。因当时气源不足,到供气站换煤气罐需要持有换气本;当年,煤气本很难办下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管道煤气走入千家万户。 【外教在北京使用的小轿车,此车的黑色车牌为31-00112。】1973年至1986年,北京市使用第四代车牌;由数字31+五位数字构成。黑色的车牌照多为外籍车辆使用;各国驻华使馆使用的车辆,黑色车牌照上多了个「 ”使”字标志;编号靠前的使字车辆,通常有外交特权。 【外教公寓外,聚餐的外教们在喝北京五星啤酒。】民国四年(1915年),民族资本创办的双合盛啤酒汽水厂(北京五星啤酒厂前身)在北京市广安门外落成。北京五星啤酒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经是国宴用酒。《北京老照片,1980年-1981年。摄影资料:卡梅伦·贝蒂》
本文标签:外教中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