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柳下惠是真实存在的吗?坐怀不乱的真实性有多大?

人们常说柳下惠是坐怀不乱,男性很难抵挡得住所谓的“诱惑”,但其实说白了,还是内心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冲动,所以人们常常拿出柳下惠来说事。不过,虽然说的很多,但是柳下惠这个人难道真的是存在过的吗?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过柳下惠这个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他坐怀不乱的真实性有多高,真的可信吗?

逸民和圣真君子,坐怀不乱柳下惠。“坐怀不乱”这一典故可谓是脍炙人口,我们熟知,它是形容男女之间尤其是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的正派作风。

很多朋友觉得这实在匪夷所思,男性荷尔蒙极度旺盛时会很大程度上支配现实行为,许多孤男寡女同处一室都未必能克制自己,更何况这都已经坐到怀里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柳下惠坐怀不乱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坐怀不乱”这件事本身是有据可考的。《荀子·大略》中记载:“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毛亨在注释《诗经·小雅·巷伯》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独居男子,他的邻居则是一位同样独处一室的寡妇。一天夜里,寡妇的房子不幸被暴风雨摧毁,这位妇人便来到男子这里想要借宿。可早在西周就已推行礼法制,男子出于男女授受不亲之礼拒绝了妇人。

妇人从窗户里质问他:“你为何不让我进去呢?”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十六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一样,所以不能让你进来。”妇人说:“你为什么不能像柳下惠那样?即便是用身体温暖入门避寒的女子,别人也不会认为他有非礼行为。”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但我不能开门。之所以不开门,也正是我向柳下惠学 ... 方式啊。”

虽然说这个故事并没有直接说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经过,但至少从侧面佐证了,在西汉初年时就已经有了柳下惠的民间传说了。至于真正意义上详细叙述这件事原型的文献,直到元代胡炳文在《纯正蒙求》中对此事才有了正面描写:

“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很多读者在这里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这里又说柳下惠“姓展名禽”?

事实上在古代,姓氏名称的概念还不成熟,很多习惯上就直接用所处的地方或者身份来称呼,比如“柳下”,是因为展氏的食邑在柳下这个地方,且他的谥号为“惠”,所以人们就有柳下惠之称。事实上,展氏本为姬姓,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

平阴县孝直镇展洼村保留有“和圣柳下惠故里”的明代石碑、“和圣祠”等遗迹和几部有关族谱,也就说明了这里应该就是他的故里了。如此多的史料都或多或少地记录了这样一件雅事,我们不禁就想问:这些记载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少?是不是后人为了树立一个道德标榜专门去牵强附会的呢?那样古老的时代,展获是否真能有这样高尚的道德操守?

对于此事,必须先要从时代背景来考虑。春秋时期的圣人孔子曾做过这样一件事,他周游列国,携弟子三千,目的就是为了“克己复礼”,这里的礼也就是“周礼”。

《史记·周本纪》载:“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也就是说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并普及到了全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形成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因此,至少从文化环境来说,展获是具备了“坐怀不乱”的时代要求。但是仅凭外部环境远远不够,在这样极具诱惑力的环境下,一个生理功能完备的成年男子完全具备逾越外在礼法的动机。然而他之所以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长达一夜之久,已经不足以用定力来解释了,而这恰好也是后人对该事抱以质疑态度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历史的记载和流传在很大一方面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个好的史官可能能够保持对历史人物客观的评价态度,但事物俱细,多少免不了有选择性地有详有略。展获恰好就是这样地因一个事件被熟知,却淹没了其它事迹的流传。

史书记载,展获虽然做过的最大官不过一狱官,还因为直道事人而屡次遭贬。在位期间,他曾三番五次对臧氏当权派的一系列执政措施进行批判和斥责,直言不讳地用圣王礼制来指摘臧氏。隐居之后,他开始在民间广招门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

正因为展获对礼制的熟悉和推崇符合了儒家思想的根本义理,所以历代儒家门人都对他的事迹褒扬备至,如孔子称他为“逸民”,说他是儒家心目中的贤人,亚圣孟子也为他冠以“和圣”的雅号。所以说,展获的个人人格在当时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是完全具备“坐怀不乱”的道德修养水平的。

柳下惠是真实存在的吗?坐怀不乱的真实性有多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刘备落魄时期先后投奔过七人 他是怎么拿下大汉的半壁江山的

    眼看这性命不保,聪明的刘备果断选择离开曹营,投奔在袁术帐下。所以说,刘备投奔过的主子,还真的太多了。说到刘备自己真正的谋略,是比不上同时期的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的。在这两场战役中,皆是刘备亲力亲为,无论任用人事还是战事布局,无不没有他的影子。而这三场战役下来,基本上让刘备拿下了大汉的半壁江山。

  2. 梦见不上班了

    周公解梦梦见不上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不上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喂猪梦到喂猪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喂猪好不好

    做梦梦见喂猪好不好?梦见喂猪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喂猪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喂猪人是自己,预示的是你的财产会越累积越多,而生活安稳又幸福。单身的人士梦见自己喂猪,那就是爱情在慢慢靠近,只要给点耐心追寻即可成功。梦见猫生小猫梦到猫生小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猫生小猫好不好商人梦见喂猪,请不要担心,这是吉兆,生意会有起色,收获不少。

  4. 李贺很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充满了豪情壮志,鼓舞了无数人

    古人讲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于是常常会出现避讳的现象。

  5. 大鸿胪

    新莽改为典乐,东汉时复称大鸿胪。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少数族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大鸿胪秩为中二千石,有丞。魏晋至明清,大鸿胪职掌屡有变化。魏晋及北魏,大鸿胪在掌一般殿廷礼仪的同时,仅负责夺爵削地事务,其余权力分归尚书省吏部、礼部、刑部。

  6. 时过境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íguòjìngqiān【解释】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出处】【例子】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之一0六回)【近义词】时移俗易【反义词】一如既往,依然如故【相关】百度“时过境迁”

  7. 梦见订亲

    周公解梦梦见订亲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订亲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西周是什么时期?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完备的程度。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罚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

  9. 少年壮志

    少年壮志   经典少年壮志励志文章一:   题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今日再徘徊,明日必伤悲。在这如花的年华,咱们有的是时刻,但是咱们却在时刻上输不起。不管你怎样,时刻依旧在走,你我无法将它停止,也无法使它倒转,既然咱们都无能为力,那何不逆而顺之...

  10. 韩山片石

    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庚信,受梁明帝派遣出使北周。很喜爱北魏文学家温子升所作《韩山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