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玉石之路(五)

玉石之路(五)

  经过12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的车队终于驶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开进了一个有人烟的地方。

  科考队驶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开进了一个有人烟的地方

  这是一片绿洲——民丰县,眼睛看惯了金黄和灰土色调,此时顿觉一阵湿润,这是绿色与生命产生的共振。

  河滩边的羊群

  远方有几处袅袅升起的炊烟,已经北京时间晚上十点多,这里还是晚霞满天,羊群在河滩边悠闲吃着青草。

  在民丰,我们住了一夜。翌日,科考队向和田县进发。

  和田玉有两个著名的产玉之源,一处就是从于田县向南,进入昆仑山脉,那里有一个著名的阿拉玛斯矿区,目前,最著名的和田白玉山料就产于此;另外一处就是从和田市往南,沿白玉河溯源而上,那里就是盛产历史悠久的籽玉——山流水的源头。

   和田玉

  和田玉可以分成三大类型:籽料、山流水和山料。籽料又名籽儿玉,指原生矿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通常 ... 地表或埋于地下,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籽料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籽玉一般质量较好;山流水的名字本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被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第三类山料又称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籽玉。因此,按照和田玉的等级来说,籽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和田市不愧为玉石之乡,没有到过这里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玉石对当地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没有到当地玉石市场去看一看的人,更无法想象玉石给人们带来那种强烈的诱惑。

   玉石交易市场

  玉石交易,和盐、铁一样,过去一直受国家控制。现在玉石集贸市场看到的兴旺场面,也就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哪儿来这么多的玉石,没有人说得清;多少玉石是真正的玉,更没有人能说得清。和田市是和田玉最大的集散地。这里的商店几乎家家卖玉,价格高得惊人,一粒蚕豆大的山料饰物要价两百至三百元,集市上相对则便宜得多。贩玉人有汉族、也有维族,人人的腋下都夹一个小皮包,先从包里掏出一块,神秘兮兮地向你兜售,你看不中,他就再拿出一块更好的。

  跟我们一起来市场的专家,在人群中很快都不见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玉石的质地。我们这些外来的人,一进玉石市场,就被热闹的交易场面所感染,像发现了宝库似的,看什么都好。到处都是五光十色,花花绿绿的石头,记者小张出发前自称“玉石通”,拿着那点玉石知识或者说见闻,足足给我们炫耀了一路,此刻更迫不及待,很快进入玉石交易状态,一口气就买了上千元的玉石。

  难辨真假的和田玉

  等到大家再次聚齐,小张得意洋洋地拿着半天的收获给大家看,他手中的玉石个个圆润晶莹,一个玉石专家问了一句,“你在哪里买的?”小张一指前面,又赶忙问道:“您看怎么样?”

  专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把他手中的玉石举过头顶,朝着太阳的方向看了看,又还给了他,“这几颗花了多少钱?”

  “每块两百元,太便宜了!”按小张的经验,这些拇指大小的玉石,在北京一颗最少也要上千元。

  专家显出一脸怜悯和无奈:“你上当了,这几颗都是毛玻璃。”

  “毛玻璃?!”小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求救似的把几颗石头又交给其他几个玉石专家,几个专家都挺认真地看了看,但也异口同声地说:“真是毛玻璃。”有一位年纪大一点的专家不忍重复,只是点了点头。

  “哇……!”小张快疯了,大叫着冲入玉石市场。我们大家都同情地目送着他在人群中消失的背影。不一会,只见他又从人群中跑了出来,卖他毛玻璃的人早就找不到了。再说,市场这么多人,上哪儿去找?

  以假乱真的毛玻璃

  小张的惨痛教训,着实让我们大家乐了好几天,只要谁想开开心,就点一下小张,“你那几块毛玻璃,现在怎么样呀?”小张立刻就会垂头丧气半天。

  据专家古方说,“和田玉虽说出在和田,但是现在要找到一块真正的和田籽玉,那简直是比沙里淘金还难”。他的话在我们以后的考察中,体会是越来越深。

  在和田集市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法则,就是不要图便宜,一定要请一个行家。因为近几年来,许多人见贩玉有利可图,假冒伪劣随之而起,据当地的有关部门介绍,玉石市场鱼龙混杂,很多的所谓“玉石”都不是和田玉,而是所谓的俄罗斯玉、河南玉甚至根本不是玉的卡瓦石、东陵石。

  骗子的手法繁多,他们把捡来的石头放在废弃的变压器机油中浸泡一天,据说这种油浸透力极强,浸了油的石头手感和真正的玉石差不多。这种造假技巧有的甚至连专家也看不出来,当地有个极有名的玉石收购专家,曾经在市场上用十八万元买过一块假玉石,刨开一看竟然是不值一文的石头。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一点不假。

  昆仑山探玉源,最重要的一项科考工作就是“鉴别”。在玉石集贸市场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蓄着长须,头顶发亮,腋下夹一小黑包的中年男子,他一直跟在我们后面看我们拍摄和采访。我们一直以为他也是一个玉贩子,等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玉石优劣时,他也凑了过来。原来,这位大胡子是一位来自河南的玉石收藏家,此人姓郭,在这个地方已经有五年之久,在这个玉石市场旁还开了一个小玉器店。我们和他谈起如何辨别玉石真伪,郭先生侃侃而谈,显得非常在行,同行专家也听得频频点头。

  “喜欢玉的人,最怕的就是赝品。市场上的玻璃仿制品,恐怕是赝品中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常见的是一批光溜溜、讨人欢喜的被称为翡翠的小圆环、小鸡心、玉牌片的玻璃制品。这种玻璃制品是浇模而成,在高温时的玻璃液在器物的边沿多少会冒溢出一点,冷却后成为隐隐凸起的范线,别说用手摸,肉眼看都会有所发现。如果手上有放大镜,映光观察,其中肯定有大大小小的气泡。”

  老郭还给我们介绍了三种鉴别真伪玉石的 ... :

  一、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一般在玻璃上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必是玻璃。

  三、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色泽虽相近,但这些赝品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

  以高分子材料 ... 的假玉,属于比较难识的品种,其颜色可以任意调配,放大镜也难找到气泡,只有在红外光谱仪上立显原形,一般的目验很难鉴别,如果要辨其真伪,除了进行破坏性检验:敲碎找石质断面或火烧看其反应外,主要是看玉石表面是否有天然石纹。一般假玉在高清放大镜下会暴露无遗。

  玉器的鉴定,分新玉和旧玉两类。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细。而旧玉的鉴定就不一般了,它除了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识得玉器的 ... 时代和在历史上的价值。

  和田玉方壶(清)

  玉器历史价值的证实,是以明确的时代为基础的。这就意味着玉器鉴定家必须熟悉各时代玉器的常见造型、特色工艺、流行色质等。接着再参阅有关论及某一时代玉器特点的论文,互相联系,对玉器的断代水平才会产生一种理性的提高。到这个时候,你应尽可能多地接触实物,以校正书上图画与实物之间的视差。

  另外,时代的判断在有些玉器鉴定上允许有一定的跨度。玉石器比较珍贵,又不易腐朽。玉器自古常被人当作传家宝,早期的玉器出现在晚几百年的墓葬中,也是有不少先例的。

  出于欺诈、牟利之目的贩卖假货,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唐玄宗执政期间,为了祭拜天地,在礼玉失传、又缺少大规模玉材的情况下,命令手下按《周礼》上描述的古代宗璧形式缩小仿制。对今人言,这种玉器是唐代的文物;以先秦器论,就是不折不扣的赝品。

  清宫的藏玉可谓丰富贵重,但谁也想象不到,下面历年进贡上来的玉器中,假冒伪劣者甚多。也不知是手艺百姓愚弄了逼债的官兵,还是贪官污吏愚弄了皇上,反正到了乾隆手上时,真真假假一大堆。

  玉石之路自商周时期形成,其主要的路线和后来的丝绸之路基本上一致。我们在考察玉石源头之前,曾经对整个玉石路线的重要地段进行了走马观花似的考察。我们参观了很多地方的文物博物馆,以及与玉石有关的古迹。在大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宝玉石中,有一个现象非常地引人注目——从东往西,沿玉石之路一路出土和发现的玉石以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美这样一种梯次出现。从甘肃武威地区边关守将的墓中发现的玉器,其中有许多玉器的 ... 精美程度远远比同时期皇宫中的要好,而且质地纯正得多,这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呢?既然玉石被誉为官方采办,犹如 ... 钱币,由国家统一控制,从采购到运输,以至到制成器物,全部都是控制在官家手中,按理说,最好的玉石应该是贡献给皇上的,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就说明,严重的 ... 腐化现象同样存在于当时,驻守边关的将领在玉石运输线上大肆揩油,他们胆大包天,竟然把品质好的玉石留下来,供自己使用。这一现象除说明当时吏政的 ... 以外,还反映出中央 ... 对他们的控制已经非常薄弱。沿途出现的边关守将的佩玉好过王室,无意间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政治和经济状况的一个侧面。

  中国古代的制假手段实在高明,有些 ... 说来简直是匪夷所思。

  比如,要使新玉做旧,他们把新玉石放进牛奶里浸泡,在锅中反复蒸煮几次,玉石就会产生一种古灰色的旧玉效果。

  一般来说,古玉的价值远远高于新玉,而古玉的成色又决定它的价值。如伪制古玉器“其色灰死如鸡骨”,其实是把新玉放在火里烧烤而成。不过这种 ... 风险很大,一旦火候掌握不好,就会造成崩裂,那就可谓玉石俱焚、人财两空,太不划算。还有,他们为了达到血丝玉的效果,“割生羊腿皮,将玉石纳于其中,以线缝固,数年取出,则玉上自有血纹。”

  带深红色皮子的古玉

  另一种使新玉产生“土花血斑”的古玉色相的办法是先“ ... 狗,不使出血,乘热纳玉器于其腹中,缝固埋之通衙,数年取出,则玉上自有土花血斑。”

  还有使新玉产生深红色桔皮纹效果的办法,是由乾隆年间无锡一个叫阿叩的人发明的。先“做毛坯玉器.用铁屑拌之,热醋淬之,置湿地十余曰,再埋通数月。然后取出,则玉为铁屑所蚀.遍体桔皮纹。纹中铁锈作深红色,且有土斑灰。不易褪,宛如古玉”。

  为了提高玉石的鉴别能力,古人制定了一系列的鉴定标准。如古人谓之玉的“五德”,也是鉴定标志,其主要包括质地、光泽、声音等方面,并把和田玉称为真玉,其他玉叫为非真玉。

  在现代,国际上把和田玉列入软玉矿物学和玉石学范畴后,有人把鲍文玉(蛇纹石玉)和糟化玉,也称为软玉,显然是把非真玉混为真玉了。

  古人用火烧的 ... 来试验玉。《淮南子 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放言》诗中说:“试玉要烧三日满。”据测试,和田玉具有高热稳定性,约1000—1100度时才释放出水,使结构发生改变。古人可能就是根据此特点,用火烧试玉的。

  现代玉石行业在古人基础上,已制定了科学的和田玉工艺等级标准。检验和田玉的质量,主要有质地、颜色、块度重量等方面。

  质地玉石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形状、质地细腻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是综合性的表现。工艺界根据用和田玉的经验,以至用坑、形、皮、性来鉴定和田玉的质量,特别是质地的质量。

  坑——大部分玉石虽然产在新疆,但是,具体产地不同,质量也不一样。人们经过长期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从玉的外表判断玉的产地和质量,后来人们就习惯以产地(即坑),作为玉质优劣的代称,如说“坑子好”,就是质量好的意思。

  皮——玉的外皮。工艺上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并用以判断玉制质。白皮、黑皮、枣红皮、秋梨皮、鹿皮等籽玉料,皮不侵入内部,内部仍是白色,只要润泽,都是上等好料。

  玉的质地细腻滋润方面,工艺界有很多表示缺陷,反映质量的专业用语。如说“阴”,即玉有阴暗的感觉;“油”,即非凝脂的油性感觉;“嫩”,即透明度大但不灵;“瓷”,即如瓷一样。有了这些表现,质量就不好。细腻滋润是鉴别玉和石的主要依据,人们爱玉也正是喜欢它的温润性质,因此,质地细腻滋润的才是最好的。

  颜色玉的颜色在工艺鉴定中非常重要,和田玉的颜色鉴定,一是色调,二是色纯,三是色浓。色调指什么颜色,色纯指色纯正,没有其他颜色,色浓指色的色的深浅。

  白玉是高档品,以质纯、润和、色白来鉴别优劣。按颜色分,白玉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最珍贵的是羊脂玉,其色白如脂,质地极纯极润;其次是白玉,色也白,但纯和润白不如羊脂玉,特别是润差一点。白玉以纯白最好。白玉如脂如酥,洁白无瑕,古人正是以这种玉质悟出人的品德,玉即人,人如玉,把玉捧为至贵至尊。加拿大、新西兰都产玉,但少白玉;辽宁老玉、河磨玉、南韩玉也少白玉。近几十年出现了俄罗斯白玉和青海白玉,其润美程度也略逊于新疆优质白玉,惟新疆白玉独占鳌头。

  羊脂玉“质地细腻,白如截脂”,因色似羊脂而得名,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黄玉是非常稀少的品种,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最珍贵,其他次之。古人以“黄侔蒸梨”者最好。黄玉十分罕见,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古代玉器中有用黄玉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琢制的黄玉三羊樽,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岫岩黄玉等黄玉品种,是与和田黄玉完全不同的。

  墨玉为黑色,比较少见。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鉴定墨玉要看墨色的分布,一般在整块料中,墨的成分有多有少,深浅分布不均匀,“黑如纯漆”的圈黑色也是珍品,十分难得。如在白色中墨的分布聚集,这也是比较好的,如果墨的分布零散,如星星点点,散于白玉中,就比较次。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

  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年,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

  块度重量和田玉的块度重量是工艺鉴定中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色泽质地的和田玉,块度重量越大,品级就越高,价格也就越贵。块度大的玉十分难得,历史上重量大于100公斤的白玉屈指可数,而且作为珍宝进献朝廷;即使现在,大玉也十分难得,1976年所采的重178公斤白玉就送给毛主席纪念堂,1980年所采的重472公斤白玉,现由扬州玉雕厂琢成“大千佛国图”玉山,由国家加以珍藏。

  现代和田玉工艺等级标准中,按不同品种分等级,其中重量是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如白玉籽,特极品块重量达6公斤以上,二级品块重量在1公斤以上,白玉和青白玉山料特极品块重达10公斤以上。当然,和田玉工艺品鉴定是综合性的,看一块玉石要多方面分析,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

  对和田玉的古玉器进行鉴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专家告诉我们,鉴定古玉的 ... 也不外乎是肉眼鉴定法、矿物鉴定法和化学分析法三种。

  我们在对一件古玉器的玉质进行鉴定时,首先要进行肉眼鉴定,意思就是对它的物理性质,如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等进行观察,并辅以一些建议测试,如用小刀或硬度笔测试硬度等,以初步判断玉质种类,这种 ... 比较简单。但是,这种 ... 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不可靠,对于一些性质相似的玉质判断更难。

  和田玉摩氏硬度为6.5——6.9,用钢刀刻不动。与其硬度相近的玉石有翡翠、南阳玉、玉髓等,翡翠的硬度为6.5——7;南阳玉硬度为6——7.5;玉髓为6.5——7。

  鉴别和田玉最好有和田玉的标本,肉眼鉴定中经验也很重要,所以最好尽可能由玉石专家鉴定。

  古玉的鉴赏研究,过去附属于金石之学。现代科学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以前,识物难以准确,过去的鉴赏家仅能依据形制文饰的风格大致将古玉分为周玉、汉玉和宋玉,并且尤其重视周玉和汉玉。这一方面是由于古人高超的工艺、技艺确实到了令近世之人惊奇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历代玉器文饰怪诞,造型奇异,多属礼仪之器,关乎“先王典章制度”,有敬天法祖传统的中国人自然视古玉为珍宝,甚至祥瑞。

  问题是如何在成千上万的古旧玉器中将其鉴别出来。在这方面,老一辈的鉴定家如傅忠谟先生、傅大卣先生、张永昌先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们主要依据绘画及其他雕刻工艺,将历代古玉从形制文饰到玉质刀工,进行大量严谨细致的分类排比研究,找出了唐、宋、元、明玉器的特点。杨伯达先生又依据文献对宋玉的朝代背景进行了阐述,特别是考证出春水、秋山等大量北方游牧民族的玉器。在此基础上,有限但很重要的唐、辽、金窖藏和墓葬又相继发现,中古时期玉器的面貌日益清晰起来。

  这种变化是渐变,始于晋唐,定型于五代两宋,延续至明清。汉玉中仍大量存在所谓礼器形制,而后代的玉器则几乎都是陈设和饰物了。加之先秦两汉考古取得了很大成就,标准器多,因此将唐以后的玉器与之区分开来比较容易。

  从古至今,崇尚玉石、把玉石当作宝物的国家并非只有中国,还有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如 ... 、泰国、缅甸以至印度等等,除此以外还有澳洲、美洲,美洲玛雅人和印第安人对玉的崇尚和喜爱完全不弱于中国,甚至其程度有过之,然而真正构成像我国这样完整而宏大的玉石文化体系,恐怕也只有我们中国了。有人说,对玉石的喜爱早已固化在中国人的灵魂里了。就算是到了今天,那些时髦的“哈日”、“哈韩”少男、少女们,尽管他们再行为出格,你也会在他们的身上发现玉石的踪影。也许这些玉饰并不很值钱,但是这些饰物在他们的手腕上、脖子上、甚至是肚脐眼儿上,都长久地佩带着。

  在这次玉石溯源科考之前,专家们特地为我们搞了一次古今中外玉文化比较的讲座。我们认为这次讲座拓宽了我们的考察眼界,在此不妨也摘录几则,以飨读者。

  我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从下列比较中可看出其特征与地位。

  采玉时间上比较:

  这里有两个可比点,即采玉时间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大约12000年以前,我国辽南原始居民就开始用蛇纹石打制砍砸器。7000年前的新乐文化出现了磨制较精的彩石石凿,河姆渡出现了彩石玉玦,距今4000到6000年的新疆罗布淖尔先民已经采用和田玉磨制无孔石斧。在此后4000年里,我们祖先的治玉活动从未间断过。

  国外最早使用玉器的是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的西伯利亚原始文化,他们用软玉制造工具和圆盘,但此后销声匿迹,未再重现。日本古代硬玉大珠出现于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300年);碧玉管出现于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公元300年),到了古坟时代(公元300年——440年)治玉工艺便衰落以至消亡。印第安人玉器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900年趋于消失。关于采玉时间的早晚,虽因检测手段不同,可能出现一定的误差,但可以肯定,中国是用玉最早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用玉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玉色上比较

  国外各产玉地点所出之玉,色泽均较为单调。日本、印第安玉器以翡翠为主,其软玉亦呈深浅绿色;欧洲软玉呈青、绿色;贝加尔湖附近所出玉石上带有墨点;孔东原始文化出白色软玉。而我国和田玉除了青、碧、墨色之外,还有黄、白等色玉,其中尤以羊脂白玉最优。日本硬玉和碧玉、毛利人碧玉、印第安玛雅硬玉之质地均缺少温润晶莹之感,而我国和田玉质地细腻缜密。因此,从玉质、玉色上比较,和田玉亦是国外玉石所不及的

  编辑:之谦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玉石之路(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代蓝田玉是和田玉?从古籍记载和历史痕迹来看还真有可能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玉偏爱有加,单单从汉字命名来看,凡是带王、玉的字基本上都和玉石有关,评价君子的时候也会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2. 西域一国,它是玉石之路的源头,还可能是西域自产丝绸的发源地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3. 英国这件文物长21厘米,所用材质证明,部分中国人有个认知是错的

    古迹背后的秘密第26期《说文解字》中提到「”玉”时,是这么说的「”石之美者,玉也”,给「”玉”赋予了「”美”的性质。正因如此,中国诗句每当要提到「”美丽”之时,玉的身影都会穿插其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忆起杨贵妃的倾世容颜,他写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用「”玉颜”代指贵妃「”风华绝伦”的美貌。诗经《国风·秦风·小戎》中,形容一个标志男子,也写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可见在中国

  4. 玉器到了明代为什么会在民间大放异彩,以及陆子冈玉器的巧夺天工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代玉器,其实明代玉器可以用一个墓葬、一句俗语、一个人来简单概况。一个墓葬,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一个皇帝的墓葬被...允许发掘,谁的墓葬呢?这一时期上到皇帝贵族、下到黎明百姓都能鉴赏、把玩玉器。这定陵里的玉器正好在这一时期,有玉碗、玉带钩、玉佩、玉腰带、玉壶、玉爵杯等等。而这种玉质粗糙、呆板、没有灵气的缺陷正是明代玉器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5. 出土最强编钟的墓,会有怎样绝美的古玉?

    曾侯乙墓于1978年发掘于湖北随州擂鼓墩,这是战国早期的一位姬姓曾国君主曾侯乙的墓葬。曾侯乙墓以出土了一套大型编钟而闻名于世,这套编钟共有65只,为中国出土之最大最全编钟,并且,编钟上还铭刻有中国古代的乐律,这是一套青铜铸就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曾墓出土的玉器亦极负盛名,可与编钟、兵器等并称擂鼓墩出土文物之三绝。

  6. 大汉王朝:气势非凡的汉代古玉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先秦,不同地区的文化兼收并蓄,并开时代之新风,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汉代文明。所以说,汉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汉代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

  7. 最难盗的墓室,随葬品多得惊人

    一生既无显赫战功,也无骄人政绩,死后还因无子除封。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亲王,墓内出土珍贵文物5100多件,堪居已发掘亲王墓之首。随葬的金玉腰带数量竟超过了皇帝,并且拥有迄今全国已见的七顶金座帽顶中的六顶。这座墓的主人就是明代的梁庄王。

  8. 两汉时期佩玉风气形成与思想内容

    汉代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社会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都繁荣一时的汉朝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尚玉风气,自先秦以来流传下来关于佩玉的风气在汉代继续延绵并发展,并作为汉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而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9. 清朝官印用什么材料做的?有的用玉石有的用木头

    俗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民间发生经济...,必须以文契字据为根据;官场中的公事交往,则均以官印为根据。所以,有时候人们把当官称为「”抓印把子”。正因为官印的重要性,朝廷对官印的材料进行了严格限制。清朝时期,官印自上而下,分别由玉、金、银、铜、木等材料制成。最高级的官印,当然得是皇帝所用的御宝大印了。御宝大印使用的材料,绝大多数是玉石。乾隆皇帝一生共用了25块御宝大印,其中玉石大印有23块,

  10. 簋釜神工?来看看中国第一位女战神吃饭的家伙长什么样

    她不仅是尊贵的王后,还是能沟通天地的女祭司,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有了这些光鲜还不够,妇好还有一个中国第一的头衔,那就是第一位玉器收藏家。在出土的数百件玉器中,两只玉簋和一件玉盘格外引人关注。这件精美的白玉簋可能用于祭祀等盛大的礼仪活动,出土时内有骨勺、骨匕、贝形铜器各一件。

随机推荐

  1. 摇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摇”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摇嘴掉舌——犹摇唇鼓舌。同“摇鹅毛扇”。同“摇席破座”。摇头叹息——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摇头麰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同“摇头摆尾”。摇头幌脑——脑袋摇来摇去。同“摇头稾脑”。摇头晃脑——晃:摇动。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摇身一变——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

  2. 【猫儿食】的意思是什么?【猫儿食】是什么意思?

    【猫儿食】的意思是什么?【猫儿食】是什么意思? 【猫儿食】的意思是: 1.指人饭量小,食无定时。★「猫儿食」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74页 猫儿食是什么意思 1.指人饭量小,食无定时。 ★「猫儿食」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74页...

  3. 一支八百人的起義軍 如何敲響唐朝滅亡的之一聲喪鐘

    (文史專欄作家徐志鵬獨家授權勇哥讀史釋出,請勿轉載)事情得從南詔國的叛亂說起。大唐盛世時,南詔國的留學生不花錢就可以在帝國中央得到培訓的,食宿免費。大唐帝國威名赫赫,不差錢。但在安史之亂的打擊下,漸漸支撐不起這份“天朝大國”的面子,終於不再做這個冤大頭。所謂鬥米養恩人,生米養仇人,南詔國對大唐王朝,從尊敬變成蔑視。不再服從命令,於863年侵入了交趾(今天越南),南方震動!此時的唐朝帝國,整個山東、

  4. 他是孙权帐下“狼将”仅有吕布几人可以匹敌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优良。原为刘繇手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上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治理南方的要务托付给他。

  5. 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 、书法家王僧虔人物生平简介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书法家,出身“琅邪王氏”,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侍中王昙首之子。当时王僧虔连续下棋十二盘,既不坠落,也不重作。有人说王僧虔采烛珠做成凤凰,王弘称他为长者。宋孝武帝初年,王僧虔出京为武陵太守,带去了各个儿子、侄子,哥哥的儿子王俭中途得病,王僧虔为他废寝忘食,同行的宾客对他进行慰问开导。不久,王僧虔迁豫章内史。王僧虔因此而被免去官职。

  6. 梦见孕妇河卵石_周公解梦梦到孕妇河卵石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孕妇河卵石好不好

    孕妇梦见河卵石好不好?孕妇梦见河卵石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孕妇梦见河卵石的详细解说吧。孕妇梦见捡到美丽的河卵石,将来生儿子会顺产。

  7. 苏联曾秘密建造“运兵潜艇”,谋划袭击美国本土

      美国东海岸海面上浮起一艘庞大的潜艇,并向海岸接近。潜艇两侧敞开黑洞洞的大口,坦克、装甲车以及大量士兵蜂拥而出。负责国内防务的美国国民警卫队根本无法阻挡这些装备有装甲车辆掩护的精锐部队。几小时内,美军在东海岸的有组织抵抗便宣告崩溃,这支装甲奇兵直取华盛顿,摧毁五角大楼...

  8. 鳌愤龙愁是什么意思?

    【拼音】áofènlóngchóu【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出处】无【例子】这是一首鳌愤龙愁音乐,你想听吗?【相关】百度“鳌愤龙愁”

  9. 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

    有一天,严延年的母亲从家乡去河南看他,没住几天就要回去。严延年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把儿子的遗体拉回去埋葬。>我们先来看看严延年为什么受汉宣帝器重。严延年最早担任御史属官,后来被推荐为侍御史。严延年立刻就弹劾霍光,说他“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照一般的情形,汉宣帝应该处置严延年。汉宣帝立刻授予严延年平陵县县令的官职。>严延年在《汉书》中,被称为“酷吏”。汉宣帝也没有保护他,判了他弃市之刑。

  10. 精短个 ... 情语录 女人不必太美,只要有人深爱-感人的情话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二十五、你的不在线,让我缺失了那份安全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