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6.饮食方式经常进食高热量及高胆固醇、高动物脂肪、高盐食物者易患冠心病,同时食量多的人也易患本病。防止冠心病的发作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是防止冠心病发作的关键。所以控制冠心病的发展的关键就是控制高胆固醇食品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采用低胆固醇饮食方式,合理膳食安排。它们是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

我们常说的冠心病指的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于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研究表明,本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易患因素。 让我们看看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哪些? 1.年龄、性别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女性的发病率增加。尤其60岁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甚至大于男性。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2.血压 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血脂异常 脂肪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降低都与本病有关,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的人易患本病。 4.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有糖尿病者发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2倍,糖耐量减低者发病率也增加。 5.吸烟 吸烟者与比吸烟者相比较,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6.饮食方式 经常进食高热量及高胆固醇、高动物脂肪、高盐食物者易患冠心病,同时食量多的人也易患本病。 7.肥胖 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明显,有学者提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者,10年之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些都说明肥胖肯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损害。 8.性格 性情急躁、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A型性格者易患冠心病。 9.工作方式 从事体力活动少,经常从事有紧迫感的工作,和脑力劳动者发病率明显比体力劳动者高。 10.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在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比无这种情况的家族高5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高脂血症是这些家族成员易患本病的因素。 应积极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已发生动脉硬化者,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应及时治疗冠心病,防治恶化,延长寿命。年龄、性别、遗传因素是不可改变的易患因素,那么我们要通过改变其他的易患因素去更好的日常预防冠心病,请看以下几点日常预防小常识。 (1)防止冠心病的发作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是防止冠心病发作的关键。我们的一些日常习惯是防止冠心病发作的关键,如避免室内外温差 ... ,增强御寒能力的锻炼,应避免过早晨练,晨练时间宜选择在上午九点至十点期间,晚间锻炼应选择在晚饭前,且时间不宜过长。应随身携带冠心病急救药品,如 ... ,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 (2)阻止冠心病的发展是关键 冠心病的最危险病因就是脂质代谢异常。简单来说就是常进食高热量、高胆固醇、高动物脂肪的。所以控制冠心病的发展的关键就是控制高胆固醇食品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采用低胆固醇饮食方式,合理膳食安排。 (3)加强经常性的体力活动 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预防肥胖,并改善心脏的功能。 (4)合理营养 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避免高胆固醇食品摄入,限盐,限糖,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小麦面包增加膳食纤维食品摄入。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和有关的内分泌疾病早诊、早治。它们是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 (6)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要遵循医生的医嘱服药,不要自我感觉无症状就不服药。定期复查血脂和各项冠心病检查指标,了解疾病的发展及更好去预防。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冠心病的症状心血管病健康养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