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高僧X档案1号:失踪的安息国王

东汉桓帝、灵帝的时候,国家的情况实在不怎么样。一会儿外戚专权,一会儿宦官执政,一会儿又党锢之祸,一会儿又黄巾起义,鸡飞狗跳,一塌糊涂。虽然桓帝、灵帝在他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都愿意拨冗支持佛教,然而这跟他们是不是好人乃至是不是好皇帝一点关系也没有。东汉气数已尽,更大的乱世即将到来。 纵观中国历史规律,像这种乱世,一定都会出现天才的。 所以,有一个天才,就放着他在外国的王位不坐,出家为僧,不远万里一路跑到中国,炫了一出又一出奇迹,让后人在阅读历史的时候都不禁要献上膝盖,大呼一声:“神僧啊!”但是,叫他“神僧”,他可能挺郁闷的,因为他最应该被大书特书的正式身份是一位伟大的译经师——也就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唐玄奘那种身份。可即使写《高僧传》的慧皎已经把他列入了“译经”一类——慧皎认为这一类僧人是最高尚、最闪亮、最值得纪念的——在记述他的事迹时,也仍然花了百分之七八十的篇幅在写他的灵异。 没办法,因为他真的很灵异。 他的名字叫安世高。 安世高不姓安,他是安息国(也就是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地区)的国王,按照那时在汉朝的惯例,外国僧侣从哪来的就姓啥,所以他就叫了安世高。名安清,字世高。顺带说一个偶然发现的、说不定能填补历史空白的八卦。为了解安世高,本人查了帕提亚帝国历代国王名录,其中记载公元140年有一位不知名字的国王,这位国王的继任者沃洛加西斯四世在公元147年继位,而安世高到中国的时间差不多是在汉桓帝初年,也就是公元148年左右。因此,如果没猜错,后半生都云游在中国不断玩奇迹的神僧安世高,就是那位在帕提亚帝国历史上“名字失传的国王”。他的父亲是米特里达梯四世,而安世高在父亲死后看透无常苦空,不愿留恋王位,就在做了七年国王之后,把宝座交给了他叔叔沃洛加西斯四世,自己出家为僧去也。(关于这段历史,慧皎说安世高“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行服就是服丧,安息国有没有爸爸死了儿子服丧的礼制本人不懂,如果要服丧,需要多久,本人孤陋寡闻也无从考证。这就留给研究帕提亚帝国历史的专家来解释吧。) 其实,安世高小时候就挺神的,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医方异术,人类知识好像没有他不会的,并且,还会鸟语!有回看见一群燕子,他就对同伴说:“燕子说了,等下有人送东西来吃。”一会儿果然有人送东西来吃,所以小伙伴们都惊奇得不得了。 但这在他的诸般事迹中不过是件小事,他的奇迹多了去了。 安世高来到中国,以神一样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就学会了汉语,听说读写无一不精。本人掰着手指替他算了一下,他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大概只花了不到一年。然后他就开始翻译佛经。据慧皎评价,安世高的译笔“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辩而不华,质而不野”——这话可是班彪用来赞美司马迁文笔的!请大师接受我辈生出来就学汉语、学了三十几年还配不上这般评价的学渣五体投地的仰慕! 勤勤恳恳翻译佛经之余,他有时也给别人讲自己前世的故事。他说,他上一世就是僧人,为了偿还前世恩怨,特地去到广州,找到那个与他前世结仇的家伙,引颈受戮。他说,那一世他还有个同学,很聪明,学问很好,没其他毛病,就是脾气大。施主不称他意了,他就要甩脸子,安世高的前世僧规劝了这位同学很多次也没用,就跟他说:“你吧,也不比我笨,可就因为脾气太臭,来世会投生为很丑的样子哦!”撂下话后他就去广州还命了,死后投生到安息国,荣华富贵玩了些年头,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中国。可能当时听安世高讲故事的人也不会太当回事,毕竟,你前世的事情谁能知道啊,你怎么说就怎么听吧。 汉灵帝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安世高那时已经把想翻译的佛经都译完了,把笔一放:“好了,现在我有空了,我去度化前世那个同学!”说走就走,他就去了江西庐山。安世高当时走水路,到了䢼亭湖(也就是宫亭湖)。《水经注》上说,宫亭湖有一座神庙,很灵,路过的人一定要祭祀,说的就是这座庙。安世高坐的船到了神庙下。同行的都去祭祀,安世高没去。没多久,去祭祀的又跑回来了,说庙里神仙下旨,让请安世高上去。安世高一去,那神仙就激动得不行,说老同学你来了啊,我就是那谁啊,都怪前世脾气坏啊,现在在这里做湖神,马上就要死了啊,下场肯定好不了啊!救救我啊!安世高说那我好不容易来一趟了,你就显个身呗!神仙说,太丑了,不好意思!安世高说没事,你现身吧。于是那同学就现了原形,是一条大蟒蛇。大蟒蛇也就是佛教讲的龙,梵语“纳伽”意为龙,实际指的就是大蛇。龙是掌管水域的。安世高前世这位同学聪明好学,虽然嗔恨心强,但其他也没干啥坏事,堕落为畜生道的龙族,从佛经记载和佛教因果的角度讲倒也合适。大蛇游到安世高面前,哭得稀里哗啦的,拜托安世高用自己做湖神时积累的财富替自己造寺建塔,做些功德,以免死后更加悲惨。安世高安慰了一番,蛇就走了。不久那大蛇果然死去,《高僧传》上说它因为安世高的帮助,从此“得离恶形”,而蛇尸身所在的地方就是寻阳郡蛇村。宋代陈舜俞的《庐山记》援引了这个故事后又把蛇村周围的地理详述了一番。话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庐山记》这本书的评价是很高的,说此书“考据精核”。当然后来也有各路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否定安世高的这段往事,但查其批驳理路,也实在莫名其妙。总之,不管你信不信,本人反正愿意信。 安世高度化了同学,又跑去广州找前世 ... 了自己的那个人。那人还在世。两人相认,那个广州人觉得特别服气,就跟安世高走。安世高说,我还有份债没还呢,我去还。于是两人一路到了会稽(差不多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走到一个集市,正遇上有人打架,安世高一下被误打中了头,就这么华丽地去了。 写到这里,才忽然发现本人竟然也花了这么多笔墨写安世高的神异,真对不起这位大译师!那好歹也写一写他的翻译著作吧。《高僧传》记载安世高译经三十九部,《开元释教录》记载他译经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与后世玄奘等译师相比,安世高的译作不算多,但在当时来说也是不少了。他是佛教传入中国早期最重要的佛经翻译者之一,翻译的经典中最有影响力的,比如《佛说大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佛说月灯三昧经》、《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佛说八大人觉经》等等。各类史传都热衷于讨论他的神迹,能看出他深厚佛学修养的还是他留下来的那些译典。看了故事,好好去读一读他翻译的经书,才不枉他连皇帝也不要做(甚至连他本国的历史都没记下他的名字),千里迢迢到中国来一遭!(文章来源:凤凰号慧灯元照)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高僧X档案1号:失踪的安息国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4.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5.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6.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7.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8.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9.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10. 鬼谷子这个神人他的绝学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学习运用《鬼谷子》?

    最后与其妻子莘姒夫人得道成仙。其主要作品为《鬼谷子》、《本经阴符号七术》、《关令尹喜内转》。其主要作品《鬼谷子》共十二篇: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其显为人知的是纵横术。如果要形象权利人事,就要动用心思,运用谋略影响关键人物,达到目的。

随机推荐

  1. 谁是野蛮人?

    野蛮人——这个词今天常指不文明的人或邪恶的人及其罪恶行为——起源于古希腊,最初只指来自外地或不讲希腊语的人。今天,这个词的意思与它最初的希腊词根相去甚远。

  2. 形容痴情的诗词 | 历史新知网

    形容痴情的诗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3. 家人的感应

    下面说说我家人的一些情况。而且家人学佛之后,家运也日渐兴隆,几件大事情都顺利解决了。而妈妈还出现了几次的感应梦。用她的话说是无法形容那种感受,是从没有过的一种快乐。后面目睹和经历了家中的这些事,她们也开始有了向佛之心,我就劝导她们念观音。诸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庇护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4. 洞房之夜,纪晓岚随口说出一句诗,就让围观群众一哄而散

    >曾经有人在沧州挖开了一座古墓,整个墓室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墓室里面发现了七具女尸,对此,有人认为,这就是纪晓岚的墓地,而里面的女子就是当年纪晓岚的小妾。>>众人一听,就立即明白了纪晓岚的用意,于是识趣的纷纷离开了纪晓岚的洞房,给纪晓岚腾地方了!

  5. 我想未来去爱一个能给我正能量的人

    和ta在一起,有足够安全感,不会担心下一秒就失去;和ta在一起,我变得积极乐观,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爱;和ta在一起,我不用小心翼翼生怕说错做错换来争吵和冷战;关键是,和ta在一起,我终于又笑容常挂脸上了。这样的ta,让我很知足安心。

  6. 郝鹏举是谁?背信弃义的 ... 将领,最后兵败被俘

    蒋介石亲自下令,羁押严惩。就这样,在日军投降后,郝鹏举摇身一变成为国民...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1月15日,郝鹏举以开会为由,逮捕了几名亲共的高级军官,并下令抓捕新四军联络处的十几名代表。但郝鹏举在苏联的老同学,新四军秘书长朱克靖同志却被其抓获,送到徐州邀功。

  7. 梦见自己是蛇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是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是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过生日是什么意思梦境解析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破解,梦见过生日是什么意思梦境解析:生日就是寻找自我存在的意思,如果生活中感觉自己受到冷落,就可能梦见生日。梦见生日,意味着希望得到观注、关怀,过生日的时候,朋友亲人都围着。或暗示著确定自我,生日是自己的节日。梦见母亲过生日,意味着著自己非常关心母亲。周公解梦梦见...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燎如观火是什么意思?

    【拼音】liǎorúguānhuǒ【解释】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例子】无【近义词】燎若观火【相关】百度“燎如观火”

  10. 中國之一善書《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爲“中國歷史上的之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爲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中國人的骨子裏,始終存在一個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袁了凡認爲,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財得財,求子得子,萬事如意。在這本書中,袁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