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曾经有一位传记作家这样评价隆美尔:“他的一生有三大悲剧。第一,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第二,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第三,当“7·20”事件发生时,他躺在了战地医院里。”这个“悲剧”其实是三段公案。1942年9月19日,隆美尔因为疾病回到德国...
曾经有一位传记作家这样评价隆美尔:“他的一生有三大悲剧。第一,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第二,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第三,当“7·20”事件发生时,他躺在了战地医院里。”这个“悲剧”其实是三段公案。1942年9月19日,隆美尔因为疾病回到德国修养,10月24日英军在北非发动进攻时隆美尔并不在前线,接替他职务的施登姆将军又因为心脏病突发死亡,德军陷入了无人指挥的混乱。而1944年6月4日,也就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前两天,原本应当在指挥部值班的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驱车回到了家中,因为6月6日是他爱妻露西的生日,结果就在这一天盟军在诺曼底登陆。“7·20”事件发生时,隆美尔正在医院养伤,可这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又称他是“二战纵火犯”。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1940年初,隆美尔在希特勒的安排下调任第7装甲师的师长,他终于和自己最喜爱的装甲兵结了缘。当年5月10日,希特勒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闪击法国的行动,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一马当先,成了德军的“先锋官”。5月12日下午,隆美尔率部抵达马斯河,此时河上的两处桥梁已被撤退的法军所炸毁,德军前进的步伐受阻。隆美尔不但和步兵们一起第一批渡过了湍急的河流,还指挥着坦克通过浮桥渡河,打退了法军的反冲锋。在此以后,隆美尔的装甲师一路高歌猛进,与友军部队的距离越拉越大。而隆美尔则是亲自乘坐着坦克,冲锋在全师的最前方,又将第7装甲师的主力部队甩在了自己的身后。隆美尔的这种骁勇表现让他的主子希特勒都感到不安,元首先生不得不一遍遍地给隆美尔发电报说:“你让我夜不能寐,所有人都在担心你的安全。”6月6日,隆美尔的装甲师已在索穆河南岸像演习一样,以疏开的战斗序列,越野前进。装甲车打头阵,一面走,一面战斗,前进的速度恰好使步兵可以跟得上。这一天,德军前进了十二英里,第二天前进了三十英里。隆美尔装甲师于1940年6月20日攻到瑟堡,把法军打败。在六个星期的战斗中,隆美尔的装甲师仅死伤二千余人,而俘获敌军则共计有九万七千余人,由于这次进攻的胜利,隆美尔荣获了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隆美尔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内容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
英雄末路,最终难逃一死
以刺杀希特勒为目的的“7·20事件”震惊了全世界,逃过一劫的希特勒下令大肆搜捕反对他的军官们。8月12日,参与刺杀希特勒的军官戈台勒被逮捕,盖世太保从他箱子里搜出一个文件,上面赫然写着让隆美尔出任未来 *** 陆军司令的字样。在此之前,隆美尔就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联合英美对抗苏联的计划,但被希特勒严词拒绝,盖世太保怀疑隆美尔因此加入了密谋集团。不久,希姆莱将调查报告向希特勒作了汇报。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下达了屠杀令,让盖世太保给自己的陆军元帅保留一个体面的死法。10月14日中午,两名盖世太保驱车来到隆美尔的住处。
他们给隆美尔带来了希特勒的最终判决——要么自杀,家属不受牵连;要么在审判后被处决。最终,隆美尔选择了自杀。由于没有详细的资料证明,隆美尔到底是不是参与了刺杀案,以至于他的死亡原因成为一个悬疑。有人认为他可能是希姆莱等人栽赃陷害;也有人认为,他可能参与刺杀案,孰是孰非,得由历史去评说了。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