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元代山西霍窑白瓷辨识霍窑瓷一般指元代山西霍县陈村一带烧制的仿宋定窑白瓷器,在北方省份收藏市场上经常可以遇到,每每被当作宋金定瓷出售。“元时彭均宝于霍州烧造。土脉细白,埴腻体薄,尚素。仿古定器,制折腰样甚整齐,当时以彭窑称焉。其佳者与定相埒,因亦呼新定器。”霍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产品以白瓷为主。
元代山西霍窑白瓷辨识
霍窑瓷一般指元代山西霍县陈村一带烧制的仿宋定窑白瓷器,在北方省份收藏市场上经常可以遇到,每每被当作宋金定瓷出售。霍窑又有霍县窑、彭窑之称,明洪武时曹昭《格古要论》记有:“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比青口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买骨董者,称为新定器,好事者以重价收之,尤为可矣。”
清谷应泰《博物要览》载:“元时,彭均宝仿定窑烧于霍州者,名曰彭窑,又曰霍窑。”清宋琰《陶说》中说:“山西窑,在太原府榆次县,平定州。平阳府霍州。霍州所出者曰霍器。”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述:“霍器有三:一为宋霍州本来窑;一为元彭均宝仿造窑,其一则唐昌南镇霍仲初窑也。彭为上,仲品次之,霍州本来者又次之。”“元时彭均宝于霍州烧造。土脉细白,埴腻体薄,尚素。仿古定器,制折腰样甚整齐,当时以彭窑称焉。其佳者与定相埒,因亦呼新定器。”
霍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产品以白瓷为主。其鉴定要领为:
(1)胎体白而细腻,釉色洁白,但胎体薄而脆,甚至可以用手掰断;
(2)产品有仿定釉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等,口沿极薄, ... 规整;
(3)装饰大多光素无纹,有的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
(4)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元代产品挖足较浅。
(5)装饰 ... 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宋定瓷碗盘足部满釉,而口部为无釉芒口的装饰法绝然不同,此为元霍窑白瓷在外观上最大的鉴定特征;
(6)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少有。
(7)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
(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