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武则天时期,武家或者说武则天的娘家人,是仅次于控鹤监近臣的掌权派,出了4个宰相,2个亲王,近20个郡王,其中最主要的是以武承嗣、武三思兄弟二人为首的武则天的几个侄儿。当时武则天的同父异母哥哥武元庆、武元爽,以及堂兄弟武惟良、武惟运都在朝中为官,还都是官位不低的四五品官。当年这几个小子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不尊重,据说还欺负过小萝莉武则天。

武则天时期,武家或者说武则天的娘家人,是仅次于控鹤监近臣的掌权派,出了4个宰相,2个亲王,近20个郡王,其中最主要的是以武承嗣、武三思兄弟二人为首的武则天的几个侄儿。 【先让大家知道谁在武家说话算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就给自己家人加官进爵,给自己老爹武士矱追赠为司徒、周忠孝王,母亲杨氏为代国夫人,姐姐武顺为韩国夫人。 当时武则天的同父异母哥哥武元庆、武元爽,以及堂兄弟武惟良、武惟运都在朝中为官,还都是官位不低的四五品官。当年这几个小子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不尊重,据说还欺负过小萝莉武则天。 一次杨氏举办家宴,喝得高兴的时候,杨氏问这几个小子,「 ”若等记畴日事乎?今谓何?”这就是暴发户要显摆一下,问他们记不记得原来欺负杨氏的事情。这时候如果武元庆等人说几句软话,过去的事情可能就过去了,但这几人竟然说「 ”幸以功臣子位朝廷,晚缘戚属进,忧而不荣也。”意思是说我们是以功臣后代当的官,要是靠武则天的关系成为外戚,那就是耻辱了。 既然嘴硬,新仇旧恨就一起解决吧。杨氏让武则天打着回避亲属的旗号,把这几人外放到地方当地方官,在地方上大哥武元庆最先反应过来,自己竟然在和掌权皇后做对,于是「 ”忧死”。 (武则天) 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据说和李治也有一腿,和她女儿贺兰氏一起撬武则天的墙角,「 ”帝皆宠之”,这个事情被武则天发现,武顺身亡,具体死因不详。 李治准备纳贺兰氏入后宫,正在犹豫中,武则天发现这个小蹄子竟然敢动她的禁脔,就鼓动李治去她母亲的府中,并让武惟良等人进献食物。武则天私下让人把毒药放在贺兰氏的食物里,毒死了贺兰氏,武惟良、武惟运兄弟俩顺理成章的被李治 ... 掉。 这是一石三鸟之计,武则天二哥武元爽这只呆鸟虽然不在京城也受牵连,因此被流放到振州(现海南三亚)后死去。 到此为止,凡是出现过的武则天兄弟姐妹都死了,包括2个亲哥哥,2个堂兄弟,1个亲姐姐,武则天这一辈儿没剩下什么人了。 可谓是十步 ... 一人,千里不留行,曾经欺负过武则天的,敢于打武则天东西主意的,一概都只有死亡一个下场。 【武氏双雄,武则天的两个亲侄子】 在介绍武承嗣和武三思这武氏双雄之前,要先说说武则天的亲外甥贺兰敏之。 武则天老爹两个儿子都死了,武则天就把大姐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改姓武,继承武士矱的香火。贺兰敏之,现在叫武敏之,开始走上了前台。 贺兰敏之还算是有才的,组织一批文士编撰过一部《三十国春秋》,年少俊美,很得自己外祖母杨氏喜欢。但这小子为人放荡,不干好事儿,武则天又怀疑他知道自己害死贺兰氏的事情,等母亲杨氏死后,就从这小子干过的坏事当中随便找了一件,发配到雷州(现广东雷州半岛)。贺兰敏之走到韶州(现广东韶关)用马缰绳自尽而死,终年29岁。 这小子死了就死了吧,一点不冤枉。 (韶关,死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贺兰敏之也该知足了) 贺兰敏之死后,武则天觉得自己身边没有自家人了,就把二哥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从三亚召了回来,继承了他爷爷武士矱的爵位。 武承嗣不傻,在天涯海角、椰风习 ... 三亚生活了几年之后,知道了谁是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于是,武承嗣一直是武则天的忠实打手,为武则天摇旗呐喊,官位也逐渐提升,竟然是武家当中第一个当上宰相的人。 但武承嗣能力既低,人品又很猥琐,后半辈子就是在鼓动武则天当皇帝。武则天当皇帝之后,他又把心思放在了自己当皇太子上面。但武则天最后确定了李显为皇太子,武承嗣人生最大理想破灭,「 ”怏怏而卒”,终年50岁。 (三亚风光) 武三思是武则天大哥武元庆的儿子,武则天提拔他也是一路升官,也当过武周的宰相。 武三思比武承嗣强一些,在文史方面有些学问,加上性格好,「 ”性倾巧便僻,善事人”,也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 武承嗣、武三思哥俩都想方设法讨好武则天,包括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都是他哥俩讨好的对象。武承嗣死后,武三思就成了武家这一辈儿里挑大梁的了,但所能做的只是争权夺利、打击异己。 武三思有句名言:「 ”不知何等名作好人,唯有向我好者,是好人耳”,意思是只有对他好的人才是好人,与慈禧不痛快一时不痛快一辈子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神龙革命后武则天退位,武三思与儿子武崇训、武延秀、儿媳安乐公主掌握大权,又勾结了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竟然控制了朝政,连神龙革命功臣张柬之等人都被武三思迫害致死。 这是这段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疑案,唐中宗李显纵容韦皇后、安乐公主还可以理解,但仍然保持武三思等人的权势非常奇怪。尤其是景龙政变,太子李重俊 ... 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后,李显竟然废朝五天,给武三思追赠太尉、梁王,安乐公主还把李重俊的头颅祭拜在武三思父子灵柩前。等到唐睿宗登位,才把武三思父子挖坟暴尸。 《朝野佥载》这部唐人笔记小说中记载了武则天对武承嗣、武三思二人的评价,武则天问狄仁杰:「 ”卿曾为我占梦,今乃应矣。朕欲立太子,何者为得?”狄仁杰和稀泥说:「 ”陛下内有贤子,外有贤侄,取舍详择,断在圣衷。” 武则天来了一句:「 ”我自有圣子,承嗣、三思是何疥癣!”压根儿就没瞧得起这哥俩。 (有疥癣的动物) 【武家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人】 武懿宗是武则天的堂侄,也是武则天发迹之后才青云直上。 武懿宗在清除异己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办了很多案子,不少人被定罪,当时人把武懿宗认为是仅次于周兴、来俊臣的著名酷吏。 武懿宗最有名的事情是带队讨伐契丹叛乱,结果拥兵数十万不敢与契丹叛军交战,任由契丹在河北屠 ... 掳掠。之后契丹兵退,武懿宗安抚河北诸州,对被贼人胁迫的百姓就是一个 ... 字。而且手段残忍,以屠 ... 为乐,「 ”仍生刳取其胆,后行刑,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当地百姓把武懿宗和契丹最好 ... 的将领相提并论。 武则天退位后,武懿宗被打发到外地当刺史,死在地方上,死因不详,终年66岁。 武攸宁、武攸暨[ jì ]是亲哥俩,也是武则天的堂侄。 武攸宁是第三个当过宰相的武家人,也是对皇位有想法的武家人之一。武则天后期,曾经因为李显、李旦与武三思、武攸宁不和,武则天让他们几个在明堂立誓保证兄弟友好。 武则天自己都是这个样子,她怎么能相信这种誓言?难道是拿武则天起誓? 武攸宁是给武则天管钱的,还和一场大火有关系。「 ”建昌王武攸宁置内库,长五百步,二百余间,别贮财物以求媚。一夕为天灾所燔,玩好并尽。” 武攸暨是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的丈夫,这人算是比较低调,史书上没有什么恶事记录,也曾经推辞过给他封亲王的旨意,只接受了郡王封号,后来受太平公主牵连坟墓被平。 (洛阳明堂) 老武家还不都是蠢人,有个叫武攸绪的,是武则天弄死的武惟良的儿子,也曾经在诸武封王的时期被封为安平郡王。后来弃官不做,在嵩山隐居,弹琴、读书、服长生药,日子很是悠闲。唐中宗登上皇位后,专门来征召,武攸绪出来当了个小官,不久又辞官回嵩山,躲开了后来武三思、武延秀两次武家遭受的重大打击。武攸绪开元十一年才死去,终年六十九。 另外,武则天母亲杨氏的侄孙,也就是武则天的表侄(有点乱,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杨执柔,在武则天时期先当地官尚书(户部尚书),又当上了宰相,是武则天娘家人当中的第四个宰相。 武则天曾说过,武家和杨家,宰相位置要留一个给这两家,「 ”要欲我家及外氏常一人为宰相。” 武家权势最盛的时候,男子均为王,女子均为公主,武承嗣是魏王,武三思是梁王,其他还有近20个郡王。如果不是这些人实在没有像样的,武则天绝对不会把李显重新立为皇太子,历史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如果有人要写穿越小说的话,可以考虑武家人,当皇帝的可能性很大。 后来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先是把武三思的亲王改成郡王,其他郡王降级为国公或郡公。之后武三思死在景龙政变,武延秀死在唐隆政变,武家两代的带头人都没了,武家这座高楼从此开始坍塌,「 ”延秀伏诛后,武氏宗属缘坐诛死及配流,殆将尽矣”。 到了先天二年,李隆基削去武士矱皇帝封号,标志着武则天时代的真正落幕。从武则天当上皇后开始计算,一共是58年。 一来唐王朝之后的所有皇帝都有武则天的血脉,彻底否定武则天会影响皇位正统性;二来这段历史对老李家来说实在太恶心了,没脸再提。估计这才是有唐一代对武则天没有进行清算的真正原因。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朝野佥载》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本文标签:武则天武三思武承嗣唐朝历史贺兰敏之中国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