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今天火遍大街小巷的烤肉串,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性的休闲美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朝时期人们是如何烤肉,并且为何认为吃烤肉和升仙得道有关系?烤肉串一、汉朝画像石中的烤肉场景1980年,在山东诸城前凉台发掘到了东汉时期的孙琮墓,该墓出土了一方有关庖厨图的画像石。

今天火遍大街小巷的烤肉串,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性的休闲美食。其实早在汉朝,烤肉串就已经是流行全国的美食。在公元前后至6世纪左右,烤肉串就已经在中国黄河流域及其周边的广大地区流行开了。有大量的考古资料展现了中国古人在烧烤时的热闹场景,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饮食风俗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朝时期人们是如何烤肉,并且为何认为吃烤肉和升仙得道有关系? 烤肉串 一、汉朝画像石中的烤肉场景 1980年,在山东诸城前凉台发掘到了东汉时期的孙琮墓,该墓出土了一方有关庖厨图的画像石。这幅图中的庖厨人员多达43人,分工明确,场面好不热闹,包括:切肉人(3人)、取肉人(1人)、烤肉人(4人)、汲水者(1 人)、炊煮者(2 人)、屠宰者(9人)、剖鱼者(1人)、劈柴者(1 人)、酿酒者(3 人)、运送食物食具者(9 人)、其它人员(9 人)。整个庖厨队伍庞大,但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庖厨图: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 图画的右上方重现了烤肉的场景:长方形的烤炉上架着5串肉串,并且每串有4块。右边的人双膝跪地,一手摇扇扇风掌握火候、一手翻动烤扦认真烤肉。烤炉前面的两个人也是保持跪姿,其中一个人正在弓着腰等待接取烤好的肉串,另一人旁边的盘子里已经装有两串烤成的串。引人注目的是,站在切肉块旁边的那个人正在指手画脚,据推测应该是庖长之类的厨房头头。 《山东嘉祥南武山汉画像石》第三石(第三层为庖厨图) 山东地区发掘出来数量众多的庖厨图,画面丰富,不仅有生活烤肉的场景,还有步辇车辙流水马龙的情景。例如《山东嘉祥南武山汉画像石》上最上一层的中间是主人在和宴请的宾客说话,左边是厨师们打水、舂米、捣 蒜、烤肉串……在第三层有烧锅的、有洗菜的、有切菜的、有用大对窝子和面或者做糯米糕的、有压井取水的,所有的人都在为马上进行的宴席辛勤劳作。 二、汉朝人烤肉串时使用的工具及肉类 根据出土的考古文物来看,方炉和圆炉是汉朝时期常见的一种烤肉装备。《说文解字》的「 ”金部”篇有「 ”鑪,方鑪也”、「 ”镟,圆鑪也”的说法。可见方炉和圆炉在当时被称作「 ”鑪”和「 ”镟”。 圆炉 一般来说,方炉是一种呈长方体形状的器具,四壁或者前后两壁有镂空的条形排气口,炉体前后两端安置一堆衔环。炉体内部由镂条形气孔或箅子将方炉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炉体的外壁设有方形出灰口。平底,下附四蹄足。方炉没有固定的形体尺寸。圆炉是一种外观呈半球体的炉器。直壁,圆底,器身及底部有条形镂孔,三蹄足。炉体下面有托盘,折沿,折腹,平底。 方炉 汉晋烤肉串所用的烤炙工具主要是烤扦,和现在新疆烤羊肉串的烤扦与其相类似。在《齐民要术》中,这种竹烤扦被写作「 ”竹丳”。烤扦为铁质,4组烤扦捆作一扎,每组3-5根。扦长28~35厘米,直径0.4~0.8厘米,中段稍粗,两端尖细,为长条形。 烤扦 从出土的庖厨图来看,汉朝人在烤肉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炭和薪。炭作为一种燃料,在汉朝就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说文解字》的「 ”火部”篇说道:「 ”炭,烧木余也。” 炭具有着火早、升温快、不受潮的特点,在炊事活动中可用于烤制食品。 薪就是木材,又称「 ”栝”,是烹饪的必备物品。《说文解字》「 ”木部”:「 ”栝,炊灶木。”《四民月令》规定,在「 ”霖雨将降”的五月,应储备薪、炭等燃料,「 ”以备道路陷滞不通”。诸城前凉台庖厨图有劈柴的画面,由此可以判断,汉代人使用的薪材多为树木旁枝。 然薪画面 烤的肉主要是哪些种类的呢?有学者认为,汉代人的肉食品可分为兽(畜)、鸟(禽)、鱼三大类。秦汉时期,饲养业有了长足发展。肉食种类和数量不断增长。而且可以从上面的图中能够看出有许多屠宰的场面,食物架上悬挂着各种各样的肉类食品,因此,笔者认为汉朝人在烤肉时使用的主要是猪肉等兽类食材。 三、为什么古人认为吃烤肉和升仙得道有关系 汉朝人讲究厚葬,认为灵魂不灭,因此墓葬中出土的画像表达的是汉朝人对死后世界、人的灵魂升仙得道后的美好想象。有趣的是,烤肉的画面经常出现在汉墓中,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享用烤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普通大众并不能像今天这样随意品尝到烤肉的滋味。 烤肉场景 汉画像庖厨图源于真实的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文中所展示出的考古画像石,是古人刻在石头上、放置在墓室中的。一般只有贵族甚至王侯将相的墓室中才能出现,奢侈品。墓里为什么要放置汉画像石呢?这是因为王孙贵族或王侯将相们眷恋活着时候的美好生活,希望死后也能过着同样美好的生活,甚至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把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让人画出来,刻在石头上,石头是坚固的,可传世千千万万年,永远不朽。就如同他们的美好生活一样,可以千万年不要改变。 烤肉画面 与汉朝人所信奉的道家思想有关。汉初与民生息,实行无为而治。道家讲究享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尽心修炼以求成仙得道,可得永年。其中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刻画,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好像一幅幅汉代生活风俗画,简练概括的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中许多生动的生活细节刻画。 四、总结 画像石中关于庖厨生活的刻画确是曾经存在的,画像石是源自生活的鲜活艺术记录,更概括、更简练、更艺术。汉画像石的刻画内容有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有对未来成仙得道的想象,还有对上古神话传说的描绘。笔者认为,汉朝人将吃烤肉视为天堂生活的图景,这与道教修仙得道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文物》1981年第10期。 王恩田:《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文物》1985年第3期。 王仁兴:《汉晋北朝烤肉串图像研究——兼及当代烤肉串的世界分布》,《美食研究》2017年第1期。
本文标签:汉朝烤肉串升仙中国古代史文化文物说文解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