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阳明与曾国藩:读书做人最要紧,为人切忌一「 ”傲”字

家书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家庭书信的形式,根据家中子弟的具体情况,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一方面娓娓道来,亲切温和,一方面旁征博引,高屋建瓴,既有理论上的高度,又有亲情上的温度,往往比系统的教育理论更加见效。而在中国古代家书方面,王阳明、曾国藩可谓是两座高峰,这两位经历相似,思想亦有交集,但具体而言又有区别,那么他们的家书又有何异同,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呢? 王阳明故居 关于考试:不必过于看重,读书做人要紧 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博得个人出身。王阳明二十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二十二岁时考进士,未中,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对他说:「 ”你这次没中状元,不过你写个状元赋试试看。”王阳明马上一挥而就,震惊当场。又过六年,公元1499年,王阳明考中进士,赐二甲进士第七。 再来看看曾国藩的功名路。曾国藩天资不算聪颖,「 ”笨小孩”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相传曾国藩有天夜读,把一段文章反复读了若干遍,还是记不住, 连躲在暗处的小偷都忍不住了,说:「 ”连我都记住了,怎么你还没记住呢。”这个传说虽不能辨明真假,但是也从侧面说明曾国藩并非天赋异禀。虽然曾国藩天资一般,但他在功名路上也算是一帆风顺,一路考取秀才、举人,二十七岁考取进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比王阳明还早一岁。 王阳明和曾国藩对科举的态度又如何呢?王阳明年少时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认为「 ”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当年第一次会试不中,王阳明父亲鼓励他再接再厉,他却说;「 ”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在王阳明的家书里,也表达了这种思想,他的《寄正宪男手墨》这样寄望于儿子,「 ”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当时是1527年,王阳明在率师出征的路上,把儿子托付给亲戚,他对于儿子的期望不在科举功名上,在信中,王阳明认为,读书考取举人进士,并非他对儿子的期望,只要儿子能够立志向上,他就觉得很高兴了。 同样,曾国藩对于弟弟和儿子的期待,也不在考试中进士上。1842年,曾国藩尚为京官,在正月十八写给弟弟们的信中,他认为弟弟们只要能够「 ”发愤自立”,即使没有在科考场上得志,但也能成为他的帮手,「 ”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曾国藩举例说老家湘乡有许多大贤大儒,并无功名,但照样怡然自乐,乡里闻名。既然不以功名为念,那么曾国藩对于弟弟和子孙的期许是什么呢?在1856年(咸丰六年)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里他这样说:「 ”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成为「 ”读书明理之君子”。 王阳明和曾国藩二人的家书一对比,他们对于子弟的要求很明确: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考不考功名倒在其次。 曾国藩故居 关于修养:为人切忌一个「 ”傲”字 「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做人原则,说到底就是做人不能傲,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家书里都提到这一点,而且都把「 ”傲”作为重点防范对象而来告诫子弟。 王阳明的《书正宪扇》有这么一段:「 ”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当今人品德上的缺陷,主要就是「 ”傲”, 很多不良行为和罪恶都是因为傲慢产生的。因为傲慢,就会自以为是,不肯低下身姿。如果作为儿女傲慢,就不能尽孝;如果作为弟妹傲慢,就不能很好地和兄长姐姐相处。王阳明对于「 ”傲”的危害,罗列得很详细,同时也认识得很深刻。分析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王阳明又谆谆教诲:「 ”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你们想要学习进步,必须要除掉「 ”傲”这个病根。 无独有偶,曾国藩对于「 ”傲”也是极为警惕的,在道光二十四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他语重心长地说:「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国藩见过一些颇有才华却不得志者,原因何在?就在于傲慢蒙蔽了他们的眼光,阻碍了他们的进步。曾国藩亲眼看到这些人的傲慢姿态,自己文章「 ”实亦无过人之处”,但是却心高气傲,乡试的时候 ... 乡试题目一窍不通,会试的时候 ... 会试题目一窍不通, ... 了同学 ... 考官,一路 ... 下去, 「 ”见乡墨则 ... 乡墨不通,见会墨则 ... 会墨不通”,因为傲慢,不肯谦虚求学,最后把自己的前途也 ... 完了,「 ”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因此曾国藩在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总结了这么一句话:「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句话传自他的祖父星冈公,他曾对曾国藩说:「 ”尔若不傲,便好全了。” 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把谦虚戒傲列为品格修养的头等大事,只要不傲慢,其他良好品格就会随之而来,不傲是做人的基础。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藏书楼 关于人生始发点:最重要的是立志 王阳明从小就重立志,他小时候听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拉俘虏,就痛下决心立志,一定学好兵法,强国强兵。后来王阳明能率兵平定宁王的内乱,和他早年立志学兵法有很大的关系。他在《示弟立志说》提到:「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学习一事,首要在于立志。如果没有立志,就如同种庄稼,没有先培植好植物的根,却徒然进行灌溉,再怎么辛苦,也无非是白白劳作一场。 曾国藩也把立志当成人生的根本和出发点,他认为人如果能立志,哪怕做圣贤豪杰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有志之人何必去借助他人成事呢?在道光二十二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提到读书之道,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立志,「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了志,读书就会求上进,不会自甘于落后。只要立志,哪怕是在「 ”旷野之地,热闹之场”,都能精心读书。 ◎本文原载于《广州日报》(作者刘黎平),图源网络,原文有修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阳明与曾国藩:读书做人最要紧,为人切忌一「 ”傲”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喝粥的好处-经常喝粥有哪些好处

    喝粥的好处-经常喝粥有哪些好处喝粥有什么好处1、防止便秘: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2. 饶宗颐的书画 饶宗颐书法作品

    饶宗颐饶宗颐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曾经是西泠印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获得过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法国汉学儒莲奖、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荣誉。饶宗颐的书画>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饶宗颐教授的书画艺术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

  3. 浅谈德化碗坪仑窑的黑釉器

    本文就碗坪仑窑的黑釉器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由此可见,碗坪仑窑址堆积上层的黑釉器除部分内销自用外,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白瓷一起销往外地,乃至国外。

  4. 写给女生的空间留言-感人的情话

    爱情骗子运用口甜舌滑伎俩向无知少女说。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等你直到你出现。给喜欢的人的话。相信我真的好爱你。男人对他求之不得的女人恳切地说。你说的,是我永不相信的谎言。

  5. 2017唯美的爱情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爱你,愿牵你的手一直向前。思念的帷幔再次被无情的掀起,在岁月深处的街道,却依然篆刻着当初美好的记忆。不相见,并不等于分离;不通音讯,也并不等于忘记。

  6. 斯文扫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īwénsǎodì【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例子】完全应当......!真是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近义词】声名狼藉【反义词】显亲扬名

  7. 爱一个人的心情说说感悟生活-感人的情话

    履行一份责任,往往要比一句空洞的承诺对婚姻生活更有效。爱是一种责任,不可以轻易的离开。

  8. 传奇 ... :经济“四大名旦”之一

  9. 仰屋窃叹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ǎngwūqiètàn【解释】窃:私自。仰望屋顶,私自叹息。形容处于困境,无可奈何。【出处】《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例子】【相关】百度“仰屋窃叹”

  10. 早就裂缝了

    一天,阿凡提的儿子问爸爸:“爸爸,...是用什么东西缔造人的?”>“和成泥再做的。”>“哎,我的傻儿子,如果在泥里不加麦草的话,你爸爸早就裂缝了。”

返回
顶部